王玨黌
本文采用辯證分析的策略,從正面、負面論述了室內裝飾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并從營造和諧良性色彩氛圍、制造色彩的心理適應性、注重自然色彩三個方面出發,提出了室內裝飾色彩心理設計的優化建議,以期為室內色彩設計理論和實踐的進一步完善給出一些參考。
室內裝飾色彩對人心理的影響分析
1.正面影響
(1)美化環境,增強心理幸福感
在室內色彩搭配中,設計師應該懂得利用色彩增加人們心理上的滿足感,并通過色彩美化室內環境,使人們在居住環境中體驗到放松的感覺,并獲得舒適、自然、溫馨的額外享受,從而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認識,增強心理的幸福感和愉悅感。例如,在裝飾中,使整個臥室的色彩以粉色系作為主題,窗簾、櫥柜、壁紙都以粉色為主旋律,配以粉色相襯的電腦桌椅、小玩偶、床上用品,使整個室內空間顯得異常溫暖、親切、舒適,對臥室環境的美化起到了促進作用,置身于其中,讓人感受到放松的同時,平添許多溫馨的感覺,從而增強了住客的心理幸福感。
(2)和諧氛圍,促進心理健康感
室內色彩對于和諧氛圍的營造,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和諧的室內居住氛圍,也能夠給人帶來心理健康的感受。例如,裝飾中,在書房的窗臺處,放置一盆綠色盆栽,當住客上網娛樂、看書工作疲憊后,盆栽的綠色能夠使他的視疲勞得到有效緩解,讓他的眼睛得到休息,在無形中為住客營造出了一種綠色、舒適的和諧分為,從精神、心理兩個層面使住客得到放松,長此以往,能夠幫助住客消除心理疲勞,促進心理健康感的體驗。
2.負面影響
(1)抑制情緒,產生消極心理
瑞士色彩學家伊頓曾經指出:“不合趣味的色彩會給心理敏感的人造成嚴重的壓力,使他們產生消極厭世的心理。”
(2)沖擊視覺,產生悲情心理
悲情是一種心理體驗,通過色彩的刺激,這種體驗能夠在不經意間被激發出來。悲情意味濃厚的色彩通過人類的瞳孔,影響人類的視覺思維,使人產生悲情的心理。
例如,我國的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便是色彩沖擊視覺,使人產生悲情心理的典型。為使游客置身其中,充分感受到日軍當年的暴行,設計師在進行館內色調搭配時,采用了黑色、灰色為主題色彩,并混入了一些強烈的光束效果,黑暗與強光的強烈反差,使人們的視覺蒙受巨大的沖擊,悲情心理油然而生。倘若人長期置身其中,不免會感受到深深的心理壓抑,對心理情緒會帶來顯著的負面效應。
室內裝飾色彩心理設計的優化建議
1.營造和諧良性的色彩氛圍
和諧良性的色彩氛圍,能夠給人帶來精神上的享受,為人們健康心理素養的養成奠定基礎。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根據室內環境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各類色調的搭配,營造和諧良性的色彩氛圍。例如,在客廳設計中,墻壁、吊燈和沙發,應用乳黃色,構成同類色調體系,給人以明亮、寬敞之感;門、茶幾、桌椅等家具,可適當采用鄰近色調,如褐色、灰色等,給人以沉穩、舒適的感覺;而沙發靠背、燈帶則可選用一些對比色調,突出豐富多樣性,讓人感受到室內色彩所帶來的生氣。總之,營造和諧良性的氛圍,讓人們能夠快速、深刻地體會到色彩帶來的心理愉悅。
2.還應最大化滿足人們的心理適應性
設計師在操作過程中,應圍繞“以人為本”這個中心,在色彩的運用上以滿足人對色彩的適應性為前提。例如,就性別心理適應性來講,男性大多粗放、不拘小節,因此,在色彩選取中,設計師應考慮到男性的這種心理特征,多選取莊重大方的色系;而女性則更多地注重細節,喜好豐富多樣的色系,因此,在色彩選取中,設計師可選取富麗、高雅、明亮、溫馨的顏色,滿足女性的心理需求。此外,在色彩選取上,設計師還應從職業、年齡、民族等多個角度出發,結合住客的心理需求。
3.注重引入大自然的色彩
大自然的色彩體系豐富多元,絢麗多姿,是很多人為色彩所不能比擬的,在室內色彩設計中,設計師應注重融入自然色彩元素,用最富自然韻味的色彩,緩解都市人在工作、生活、學習中的壓力,給他們帶去心理上的舒適享受和愉悅情感。
例如,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假山、碎石、水池等物,都可以作為裝飾點綴室內色彩的載體,將她們適時地引入室內色彩設計中,容易讓人們產生“身在室內,心系自然”的聯想心境,產生莫名的心理愉悅之情。此外,自然元素的色彩大多代表生命力,如綠色、天藍色、純白色等,置身其中,人們容易感到純凈、自然、放松,心理上的憂郁、不滿、憤恨很容易一掃而空,淳樸、和諧、親切的心理美感隨之產生,這對于人們健康心理的養成也有著積極的促進效應。
結束語
本文詳細分析了室內色彩對人類心理的正面、負面影響,并提出了室內色彩心理設計優化的一些措施。隨著人們審美理念的不斷進步,對居室色彩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因此,在室內設計中,設計師應善于運用好色彩,調節人們的心理效應,讓色彩促使人們的心理向健康、和諧的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上饒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