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平 游培丹
文章介紹了立體綠化營造的重要性,通過對一些城市立體綠化的調查,從多方面闡述了立體綠化對于城市的環境生態改善具有重大意義,總結了現存的形式,并對今后如何發展立體綠化提出建議。
立體綠化的特點和意義
立體綠化是垂直面綠化、地平面綠化以及屋頂高層面綠化的多層綠化總稱。主要指豎向空間發展的綠化,是綜合利用建、構筑物或地形的垂直面、坡面、懸空空間來盡量多的增加綠化量的綠化形式。根據實際的情況,來盡可能的去利用室內、室外、墻體、地面、樓頂等一切條件形成一個不同層次立體的綠化網。城市立體綠化,就是在城市范圍內,利用不同的立地條件,選擇相應的植物種植于人工改造的環境中,以有效的增加城市單位綠化量,改善城市景觀和生態環境。相比較,立體綠化具有以下優點:
1. 調節生態環境
在現如今狹小的城市空間構造中,立體綠化的植入不僅具有降溫效果,一般可降10~20℃,同時還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為城市節省降溫能源的消耗,有效的減少熱島效應。立體綠化在降溫的同時還如同城市加濕器一般,為城市增加了水分含量。一般可增加8~10%。于此同時,還可以成為空氣過濾器,釋放氧氣來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用來改善空氣質量。對于建筑物來說還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如果可以的話,還可以創建一個小氣候,加之這些小氣候足夠的話,還將有助于來改善整個城市的氣候。
2.占用面積小
立體綠化占地面積非常甚至可以不占地,卻大大的提高了綠化率,增加了城市的綠化量。如種植纏繞攀援、下垂植物,都是沿著墻壁向上、向下生長,不過占用多余的土地資源,不會妨礙交通,也不會影響整體的布局,特別適合栽種在擁擠的鬧區,用最少的地方,創造更大的價值。
3.美化城市環境
立體綠化相比較一般的綠地綠化,立體感更強,可以隨建筑物構建的位置和形狀變化而變化,可以將建筑美和自然美很好的融為一體,組合出多種多樣綠貌,使建筑具有柔和感,使枯燥的物體變得生動活潑。同時還可以通過空間立體模式,從仰視、俯視等不同視角觀看綠色風景,豐富人們的視覺環境。立體綠化不僅可以帶來正面的環境,還可以美化城市,并且對于老化的建筑物來說會起到“遮丑”的作用。
4.經濟效益
綠化的生態環境功能是維持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條件之一,也隨著綠化建設成為一個新的產業體系后,也變為了潛在的生產力。綠化建設會拉動一系列的市場如:建材、裝潢、勞動力市場等,有效的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繁榮,帶來“因綠興市,以綠引資”的連鎖反應。另外,立體綠化本身的養護費用也不高,還可以根據園林結合生產的原則,進行特殊綠化,如農作物的墻體綠化,可以收獲瓜果、蔬菜等帶來經濟效益。
立體綠化的主要表現形式
1.屋頂綠化
屋頂綠化就是栽植各種植物將屋頂裝飾起來的一種立體綠化形式。屋頂綠化不僅可以增加城市綠化量,還可以為建筑物增添生機,柔化生硬的建筑線條。屋頂綠化以多樣的形式存在,但相對于地面差異很大,要選擇適應性強且生命性強,耐熱、抗旱、抗風、耐寒的物種,常見的形式有種植藤本、擺設盆景及花卉,或結合場地實際情況設立種植壇、藤架以及攀援植物。
2.墻體綠化
墻體的綠化主要是利用藤本、攀援類植物的覆蓋,對構、建筑物進行綠色美化。由于墻體的結構以及采用的材料不同,在進行綠化時所采用的形式也不同。如表面粗糙的墻體可以不另設支架,直接使用有吸盤或喜攀登墻壁向上生長的植物,如爬山虎、地錦、常春藤和絡石等;表面粉飾精致的墻體則需要采用簡單的支架,植物選擇上用薔薇、木像和藤本月季等。
3.橋體的綠化
在城市大力建設的今天,各種橋體也不斷增加,所以橋體的綠化也成為了立體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在橋體種植時條件較惡劣,對植物的選擇要求更高。主要植物有:金銀花、絡石、南騰蛇和藤本忍冬等。在面積允許的橋體周圍,可以設置種植槽,種植一些攀援類植物。
4.棚架綠化
棚架綠化就是指借助一系列構建利于植物的攀援生長,組合成多種多樣的綠化形式,是立體綠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如綠廊、花架、綠亭、花門等。觀賞性的棚架一般選用觀葉開花觀果的植物,如凌霄、紫藤和薔薇等;經濟型的棚架普遍選擇葡萄、葫蘆、絲瓜及南瓜等,在綠化的同時還創造了一定的經濟價值。
5.圍欄綠化
圍欄的綠化,一般用灌木、小喬木以及攀援植物利用一些構建來攀援成長。主要用于鐵絲網、矮墻、欄桿等處的綠化。通常綠籬會選用小喬木或灌木,如黃楊、冬青等;比較常用的常綠開花植物為:金銀花、月季和薔薇類等;鐵絲網、籬架可以選用蔦螺、牽牛花、香豌豆等。
6.立體花壇
立體花壇近幾年新型的一種立體綠化的表現形式,主要采用不同特性的植物,如小灌木或草本類植物,在立體構架上修建出二維或三維的綠色造型。通常會在節日慶典采用,或商場、公園、會所、廣場、景區的入口及中心表現,其造型豐富,形式多樣,備受各階段人群喜愛。
對城市實施立體綠化的建議和具體措施
1.相關部門的重視
各地政府應加快確立扶持綠化立體的政策,提高綠化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另外,對墻體綠化及屋頂綠化應納入綠化面積折算比例。同時,還應有意識的強調在建筑的施工應預留垂直綠化的設施及空間。
2.提高對立體綠化的認識
綠化方面相關管理部門以及政府,在加強自身對立體綠化重視的同時,還要以各種形式提高人們對于立體綠化的認識,使人們知道立體綠化所帶來的重要作用,并成為一個公識,讓立體綠化覆蓋到城市的每個角落。
3.應加強對立體綠化引種及技術的研究
我國可以做立體綠化的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合理地引進優良品種,進行試種和推廣;另外要加強栽植、繁殖、灌水、施肥、修枝、防蟲、治病等技術養護,直接影響植株的成活。還可以在外墻面上建立網欄式的栽植器,將適應性強的矮牽牛、三色堇以及半枝蓮等放入容器,在外墻開闊的空間進行垂直綠化,這種組合在克服綠化植物不利垂直的生物學特性,又給垂直綠化開辟了新的空間。
4.各方面立體綠化的具體措施
(1)圍欄和圍墻的綠化。實體墻的綠化可以利用爬藤植物進行簡單裝飾;在墻基的下部留有了650mm的種植槽,對于植物的生長有利;可以借助于模塊的方式栽培植物,在工廠生產好綠化的模塊,墻體的模塊圖案可以進行設計,將植物栽培于模塊中,可以立竿見影的完成景觀綠化,還可以可以植入廣告,美觀的同時也體現了墻體綠化的獨特性;圍欄部分可以采用攀援類,將觀葉類植物和觀花類植物間斷植入,進行垂直綠化。
(2)屋頂的綠化。在技術大力發展的今天,防水隔根層的應用,使得屋頂綠化在防漏方面很有保障。要大力的推廣和宣傳,打消樓頂居民的顧慮。據統計,北京三環內的建筑超過一半以上是1980年之前建設的,樓頂可承載值小,此類樓層可以種植屋頂草坪的綠化。在80年代之后的建筑,屋頂的承載在每立方米150kg以上,完全可以承載不同方式的綠化種植。就當前的立體綠化技術講,覆土深度分別為:灌木35-50cm;喬木60cm;薄層土種植20cm,在此條件下就可以生長的很好,不僅可以減少深埋,還可以節約造價。
(3)交通沿線道路的綠化。在立交橋的橋柱及橋壁下方設立500-900mm種植帶,就可以利用攀援植物進行立交橋的垂直立體綠化;高速公路的隔離帶,寬度一般為1-3m,設計時應選用淺跟系、窄冠型常綠的灌木;利用新型的混凝聯鎖土塊進行護坡的立體栽植,選擇落葉小灌木或攀援植物來覆蓋,觀花植物和常綠植物并用,改善護坡景觀的單調性。配備自動灌溉系統,解決后期養護問題。
(4)建筑自身墻體的綠化。普遍使用外保溫的建筑,建議使用支架進行綠化,可以避免植物在攀爬的同時對墻體的拉力,使墻體保溫剝離;對于一般的石材墻及磚墻建議直接使用爬藤綠化依附在墻體上。建筑窗口、陽臺的綠化對于整體的美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這方面的綠化,可以在設計建筑時增加一些種植槽,槽內可隨意安放各種容器來進行綠植。建筑墻體的綠化還可以選用水培式,這種墻體綠化比一般的爬藤類造價、維護費高,但是對于建筑的識別和景觀的增長有很大的幫助,對商業建筑墻體的使用更為合適。
結語
現如今,城市內可挖掘的平面綠化空間已經很少,而立體綠化還可以大有作為。城市立體綠化是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增加城市本身的綠化率和綠化覆蓋面,是“生態城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能夠有效減輕干熱街谷和城市熱島效應,降低碳排放量,節約能源,有助于改善我國城市質量,所以我們必須切實的認識到立體綠化的重要性,更加重視立體綠化的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工業大學)
作者簡介:舒平,男,博士,教授,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
游培丹(1990-),女,河北邯鄲人,河北工業大學在讀研究生,環境藝術設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