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
形式語言在創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創作中的靈魂,在油畫主題創作中對形式語言的探索是對創作本身的進一步思考,本文論述了絲綢之路主題創作的初衷和絲綢之路在中國傳統文化創作的必要性,以及在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如何擺脫西方藝術傳統價值觀,創造出屬于藝術家的形式語言,并對藝術家在絲綢之路創作風格的一些解析和形式語言文化性的認識。
1.絲綢之路主題創作的初衷
(1)隨著中國油畫的發展,現在已經進入到空前繁榮的階段,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具有豐富創作思想的時代,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的“架上繪畫大國”。我們要需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是十分有必要的。在這樣的繁榮背后,我對絲綢之路主題創作熱情及其高漲,中國絲綢之路文化是指散布在華夏古今地理文化空間的各種政治、經濟、宗教、民族、文學、藝術交流的自然與人工開掘的交通道路。清華大學張國剛教授在《絲綢之路與中西文化交流》一文論述“古代西方人對中國的了解則與絲綢之路有密切的關系,以致后世將中國與周邊世界的交流通道稱為絲綢之路,而作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條實際通道,絲綢之路的產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伴隨著共建21世紀絲綢之路的國家戰略的提出,啟發了我在具有歷史空間張力的情境下進行創作的藝術構想,立足于當代的社會現實,從重大層面給予深刻的人文關懷,對歷史發展的重大脈絡和遺存進行自覺追尋,以獨特的藝術視角和形式語言展現絲綢之路的人文情景。
(2)探索藝術語言,以獨特的藝術語言來講訴歷史,在此重大歷史題材賦予藝術價值,事實上從絲綢之路開啟之后,中西方的文化發生了碰撞和交流,中國的造紙術也隨之傳播出去,西方的民族傳統也與中國的文化產生化學反應,拜火教,伊斯蘭教、雅利安、古希臘、佛教、波斯、摩尼教、突厥、察合臺、俄羅斯文學在此地與中國的傳統文化交織在一起,出現了文化混血的現象,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
2.中西方文化碰撞及形式語言的探索
在表現歷史題材的主題創作中往往采用寫實的手法,以寫實的手法來還原歷史,實現歷史再現眼前,然而除了寫實手法也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語言來表現,中國繪畫的韻與西方繪畫的寫實慢慢的融合起來,中西油畫的融合是中國油畫秉承著傳統文化下藝術家們的民族情結,同時又吸取了西方現代藝術中的形式美的形式語言因素,增強了現代意味和形式語言的感染力與西方表現繪畫產生共鳴。在絲綢之路的油畫創作中結合中西方的繪畫優點進行探索和實踐,同時對絲綢之路豐富的文化背景下創作中對人物的設定和藝術表現形式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利用當代人的眼光去講訴絲綢之路上人物的精神狀態,然而在創作的過程中形式與內容融合不恰當,這是我的創作難點之一,在中國傳統藝術共同的遵守的創作方法和審美標準很難跳出來。因此,我在創作過程中不能完全的照搬外來文化,我們的創作應該建立在自己民族的文化之上的,現在很多藝術家意識到這一點,并在積極的探索,而不是簡單的復制。但是在絲綢之路的文化基礎上,在尋找突破點的同時,如何融匯中西,創作出新的圖式,是我當下需要思考的問題之一,如今對絲綢之路這一傳統文化資源的興起與日俱增,與過去不同現在畫家從個性化的藝術理念出發,結合傳統文化,研究傳統文化圖像是許多畫家的創作選擇,趙培智就是這樣的一位畫家,生活在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新疆,在趙培智的創作中可以體會到他對新疆人文的獨特表現方式,他和許多當代藝術家一樣,是從寫實具象的路子走向畫壇的,在他的創作中逐漸吸取抽象因素,擺脫客觀物象的束縛,轉而更注重感覺趙培智一直致力于新疆本土人文的情懷的表達,他的作品表現的重點在筆觸,筆觸又不脫離形的塑造,筆觸甚至強化了形。從他的作品我也借鑒了筆觸在創作中的表現力,利用流淌的筆觸來講訴絲綢之路文化的歷史變遷,通過對人物的塑造,服飾的研究使創作的人物更加鮮活,同時在處理背景的時候加入了敦化壁畫的元素,促使整個畫面更有張力,因為絲綢之路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當時的傳播,整個人物置身于敦化壁畫的空間之中,畫面后方的胡人在畫面起到承托的作用,這樣在表現的內容上更加豐富。在形式感上在深入探究,畫面下方的牦牛很好的打破了畫面的平衡。
3.通過對絲綢之路主題創作的研究對中國油畫發展的思考
在通過對絲綢之路的創作形式語言的研究,在中國傳統文化主題創作的發展道路上應該尋找更多的可能性,西方大國在文化與經濟上的擴張,已經構成了世界性的文化態勢,這種態勢必然造成文化單一化的問題,所以中國油畫的發展也會受到很大影響,中國的油畫藝術決不能以西方的價值為核心來劃定范圍和制定評價標準,絲綢之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對絲綢之路主題創作也是為了宣揚中國傳統文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作為從事藝術工作者來說,在人文精神和藝術語言倆方面都要以自己內心情感為依托更多關注形式語言的研究,為創造具有時代氣息和鮮明個性的特征的中國油畫做出努力。
(作者單位: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孫 浩(1986—),男,漢族,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系2013級藝術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美術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