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芮 魏天剛
當我們面對一座城市時,我們面對的其實是一種系統,也可以稱之為是一種最為龐雜、最為繁榮的生命系統。正因為如此,在處理城市問題時,我們會遇到一種基本的審美局限:藝術品不能成為一個城市的代名詞。我們其實非常需要藝術,來為城市布局以及其他城市生活領域提供設計服務,藝術能使我們理解生活,理解生活中的真諦,藝術也可以闡釋出每一個城市居民的生活本身和生活周圍的關系。這么看來,藝術與生活似乎已經如膠似漆般不可分割,但是,看似融為一體的他們其實不是同一件事。有一些城市在城市規劃設計上付出了很多心血,但結果卻仍不盡人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緣由就是這些城市規劃者混淆了藝術與生活的意旨。所以只要區分開這些混淆,城市設計者們就能夠在城市規劃和布局設計上擁有更好的想法和計策。藝術有其獨特的法則和形式,人性的倫理和本質都可以體現其中,并且藝術還遵循著嚴格的規律,在城市視覺形象中,就是視覺秩序。
引 言
從目前的國內研究來看,我們對城市視覺形象構建方面的研究還很少,為了城市持續、健康發展的唯一途徑,現在放在城市建設者面前最基本的問題是如何通過科學的規劃來改善城市面貌、構筑特色的城市印象。本文正是就這一問題展開研究,得出了秩序是相對于無序而言的,與無序相比,秩序才可稱之為有序,城市視覺形象重構重在恢復視覺秩序與和諧之美這一結論。
視覺秩序
1.視覺秩序的提出及概念
“視覺秩序”一詞是奧地利建筑師和景觀規劃師卡米羅·西特首次提出的概念,在工業革命之后,設計師們過分的強調實用功能和生硬的規劃,造成了城市景觀設計七拼八湊的混亂局面,而面對城市設計現狀對傳統城市如此之大的沖擊以及當時建筑師和規劃師日漸分離的情形,西特提出:“建筑師的責任是使規劃與建筑協調一致,城鎮設計除了技術問題,還有藝術問題。”英國的戈登·卡倫在1960年首次提出了視覺秩序對城市景觀的重要性,其中他最多強調的是視覺秩序是秩序的整體連續性,是人對秩序的動態感受。這應該也是最早出現的一次在城市視覺秩序構成中由表象上升到本象的探索。視覺秩序是人的體驗,它對人有著生理和心理的深刻影響,它同時也是城市特征的體現,城市視覺形象設計中視覺秩序不應該是簡單的形式,而是內容對人的感染。
2.城市視覺秩序的衍生
所謂“城市視覺秩序”是對城市內在結構和特征有規則的外化,是通過對城市視覺符號、建筑景觀、戶外廣告、交通秩序、國民公共行為等各個城市視覺元素的統籌和總體把控而形成的視覺結構,表現為城市外在視覺呈現的有序性,它是視覺秩序與空間及地域文化的切實結合,源于生存環境和人類的生存需求。城市視覺形象特征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開放系統,總體來說可以分為有機生成與后天創造兩種特征。其中,后天創造的視覺形象特征具有品牌化的特點。
城市視覺形象的重構
城市視覺形象的核心是秩序,而秩序也只是我們所看到的表象而已,要想對城市視覺形象進行重構無疑要從表象上升到我們所說的倫理的階段,也就是城市視覺形象的本象。倫理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交際規則等概念。城市是人類文明史的偉大產物,所以關于城市視覺秩序的界定,還需從城市、秩序的普遍定義入手。馬泉老師說過,對于城市形象的視覺認知可以從“在場”與“不在場”中產生。“不在場”的視覺認知主要是通過媒體來完成;“在場”即是一種現場體驗,構成一種真實的認知。簡單的說,針對城市形象而言,“不在場”是主要通過主流媒體來完成的相對虛擬的認知;“在場”是身處這個城市中,對生活場景、地理人文等的體驗,是相對客觀的認知。因此,較之通過媒體而得到的認知,現場體驗更加具體、客觀,對于城市形象的構建更加有力。通過空間與視覺秩序的相結合,以及“在場”這種方式的視覺認知來對城市視覺形象進行重構,必然能得到很大改善效果。
城市視覺導向系統
視覺秩序與空間相結合的應用及體現之一就是城市視覺導向系統。城市視覺導向系統是一項巨大的規劃設計系統工程,我國的城市視覺導向系統設計呈現一種中性姿態,清一色“水泥叢林”環境中,到處是清一色的現代玻璃幕墻,不倫不類的雕塑,雜亂無章的廣告,今天的導向設計,整個社會的文化背景,包括政治、經濟、環境、國家文化、人民修養、國際交流等各方面的發展狀況都蘊涵其中,所以在城市視覺導向系統的設計中,設計師應大量采用本民族傳統圖案,抑或城市地方特色的視覺文化形式,從而鮮明地表達城市自身的本土特色。這樣就能在傳承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搞文化創新,創造出城市視覺導向系統新的設計形式與內涵。在城市導向設計中,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和人們的生活質量是其主要目的。要想設計出優秀的城市視覺導向系統,在前期設置上必需要調研導向系統的整體布局及位置的確定等多方面問題,從而確保導向系統合理的功能性,來加強城市的親和力和城市優質文化建設,提升城市的品位。
結 語
一個城市的視覺秩序及語境的構筑,其核心目的無非是要建立自己的城市個性,傳承特有的文化,也就是塑造自己獨有的魅力,因此,保護與創造、延續與構建是一個城市創造差異化文化的永恒主題。我們要把握好視覺秩序與空間之間的關系,抓住有序之美,從表象上升到本象,上升到人與城市、人與社會、自然之間的倫理意識,堅持美化城市視覺形象重在恢復視覺秩序與和諧之美!
(作者單位: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
指導教師:魏天剛
作者簡介:魯芮(1989-),女,河南鄭州,陜西科技大學,學歷(2013級碩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