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藝設計是一項綜合建筑學、設計心理學、園林設計、美學工程、土木建筑等多個學科在內的綜合性科學。環藝設計集古典藝術美和實用功能于一體,融合了技術要求以及藝術要求等方面的要求,通過將多種元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從而帶給人們以藝術美的享受。在環藝設計中融合傳統元素,以環境藝術的形式將中華文化傳遞出來,在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將中華文化精髓向全世界傳播。
環藝設計的基本原則
1.美觀性原則
受制于建筑空間,環藝設計一般面積都不大,因此在設計環藝的時候不能夠“大而全”,應該“小而精”。在滿足當前的環藝設計要求的前提下,要求做到風格獨特、造型精致。這就需要設計者充分掌握美觀性的設計原則,在充分利用現有的建筑要素的前提下,實現環藝設計的井然有序、優美宜人。在設計中注重對比和相似,合理把握人們對于形體、色彩、質感認知的不同,充分考慮到使用者的情感和情緒因素;注重對于整體性和個體性的把握,在實現整個環藝系統和諧統一的前提下,注重對于單個系統的個性化設計,保證環藝系統設計不至于太過單調。
2.功能性原則
環藝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為生活在城市的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休憩空間。因此環藝設計必須滿足功能性原則,也就是說設計要能夠到預期的目標。在環藝設計建設中,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的建筑空間,合理選用盆景、花卉等綠色植物,盡可能地提升整體建筑空間的綠色面積。根據地區溫度、降雨、空氣濕度等環境因素合理地進行園林設計,從而有針對性地增加涼亭、樓臺等建筑。根據園林的使用要求,對于環藝設計進行合理分區,分成活動區、休息區、維保區等,使其更加符合人們的要求。
3.迎合人們行為習慣需求
環藝設計效果與實用效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既具有藝術美,又具有實用美的環藝設計才符合人們的需求,而人們對于園林的感受受到心理因素影響非常大,環境中的形體、色彩、質感等因素對于人們的情緒影響較大。而只有當環藝表達出的要素與人的情緒有較高的契合度,這樣才會正方向刺激人類的行為。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要迎合人們行為習慣需求,不同空間與圍護的狀態下,參照人的活動范圍、動作尺度、心理空間以及交際活動空間,從而滿足人們多層次的需求。
環藝設計中傳統元素的作用
1.發揚傳統文化
中華傳統文化悠久流長,愈久彌香,其中蘊含的人文氣息與藝術元素是難以估量的。在環藝設計中充分融入傳統元素,不僅可以豐富環藝設計的內容,保持環藝設計的藝術美感,同時后又能夠體現出具有濃郁中國風的藝術特點,進而創造出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美學建筑。中華傳統建筑講究“天人合一”,將園林周圍環境與園林建筑本身有機地結合起來,既能夠體現出園林設計的特點,又不浪費材料。在現代環藝設計總可以充分借鑒古代園林設計的精髓,體現傳統文化的持續性,激發人們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共鳴,進而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2.增強環藝設計中的人文氣息
傳統文化代表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歷史文化,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充斥著濃厚的人文氣息,而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就是對于中華民族傳統精神文化以及人文精神的的傳承與發揚。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融不斷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元素,不僅可以豐富環藝設計的內同,同時還能夠讓人們感受到濃郁厚重的人文藝術氣息,領略到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從而陶冶文化情操,促進審美意識以及審美能力的提升。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我精神文化基體,為枯燥的缺乏靈氣以及生命力的現代建筑增加人文精神內涵。例如在環藝設計中融入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可以有效增強人們的視覺感受,讓人們產生身在美學中的藝術體驗。
3.提升審美過程的幸福感
傳統文化是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文化歷經千年下來的歷史積淀。在文化沖擊不斷加強的當前社會,中西方審美觀念的沖擊與融合,傳統的審美藝術以及審美觀念正在發生著較大的變化,人們不僅僅是追求物象的表面特征,而是追求一種更為優雅、自然的藝術感覺。因此在環藝設計中過于堅持傳統的審美觀念以及審美要求是不能夠滿足人們日益發展的審美需求,但是同樣不能夠全盤照搬照抄西方的審美觀念,而是應該不斷改進和提升傳統藝術,吸收其精髓部分,結合西方的審美觀念,打造出更符合當代人需求的具有中國風特色的審美需求。在環藝設計中融入中國風元素精髓,可以讓人產生心理共鳴以及心理震撼,這樣就會對傳統藝術以及傳統文化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中產生較強的文化幸福感,進而在情感共鳴中體驗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傳統元素與環藝設計功能的適應性
1.環藝設計中傳統元素與審美受眾感受
環藝設計的目的是給審美受眾帶來別致的視覺體驗,讓人們徜徉在藝術的世界里,進而不斷滿足受眾關于審美的心理需求,與時代的文化潮流達到完美的契合程度。盡管不同地區、民族、時代、文化背景會影響人的審美情趣,但人們心在有共同的文化情趣,那便是傳統文化精髓。在環藝設計中,設計師要緊緊抓住人們的審美共性要求,并且將其作為環藝設計的美學指導,充分反映出人們的精神需求。傳統元素蘊含的古典美多體現在傳統建筑或者是園林設計中,而隨著現代環藝設計理念的不斷完善,設計技術不斷提高,古典美已經成為建筑美學的重要訴求,如何在環藝設計中體現出古典美學,這是設計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在現代環藝設計中,可以將傳統元素作為輔助藝術對于設計進行點綴,將古典美體現在設計細節中,體現出流暢的設計風格。如在園林設計將涼亭、樓臺中融入古典文化元素,以自然為背景,構建具有古典美的藝術建筑,給人們帶來別致的美學享受。
2.環藝設計中傳統元素與功能實用性
環藝設計不僅僅是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同時也應該具有較強的使用價值,否則環藝設計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在環藝設計中,充分結合實用性以及審美性的原則,同時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物質要求,進而實現環藝設計的長效發展。在設計中充分考慮到自然與生態的平衡,在成本經濟控制與生態理念之間找到平衡點,實現自然資源的高高效環保利用。評價環藝設計不能夠過分追求以浪漫主義的烏托邦式園林,而是充分考慮到園林功能的完美與良好的服務。例如在南方多雨地區進行換衣設計要充分考慮到這一地區的特點,盡可能多增加涼亭、廊亭,這樣不僅僅可以增強園林的古典藝術美,同時也可以為游客們提供避雨的場所,滿足人們對設計功能性和古典美的雙重需求。
3.環藝設計與自然和諧
隨著人們的生態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人們更加注重環藝設計與自然和諧的現代藝術審美觀。現代環藝設計在繼承發揚傳統園林設計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同時,結合現代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要求,在設計中充分尊重自然,講究環藝設計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進而構造出符合現代人們需要求的藝術建筑。在高樓大廈林立的現代社會,人們內心越來越渴望回歸到自然,純粹的藝術設計或者是實用性設計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人們越來越追求更高層次的值理念的追求與精神滿足,這一理念在很多園林設計中得到充分的體現。以蘇州拙政園為例,拙政園在設計方法上大量采用鏤空襯景的藝術手法,在給游客帶來較強美學享受的同時,同時也在狹小的空間內給游客以擴寬空間的感受,同時在園林中采用層疊的效果增加了園林設計的層次感,提升了園林設計的美學內涵。
結語
環藝設計想得到長足的發展,必須立足現代社會,深層次挖掘傳統文化精髓,充分吸收并借鑒西方經典審美觀念,真正走出一條具有濃郁中國風特色的環藝設計道路。在設計中不斷融入傳入文化元素,不斷豐富受眾的審美需求,進而推動環藝設計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常州工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戚宇(1959-),男,本科,副教授,江蘇省常州工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