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夏

內褲,這個極其隱私的貼身小物件,和健康的關系密不可分。雖然不少人能做到常洗常換內褲,卻不了解其使用壽命的長短。殊不知,一些看不見的健康隱患就這樣產生了。
世界各國的微生物學家都對洗衣機進行過研究,一條臟內褲平均帶有0.1克糞便,排泄物中有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病菌,即使正確清洗、晾曬,上面的細菌也不可能完全被殺死。
內褲最好半年更換
一般情況下,使用頻率較高的內褲,最好半年一換。如內褲出現變形、材質變干硬、污漬洗不凈的情況,就得及時更換。
生活中,一定要養成勤洗勤換內褲的習慣,建議每天更換,尤其是夏天,最長不要超過2-3天。清洗時要和外衣褲分開,盡量用肥皂手洗。冼完后,不要直接暴曬,先放在陰涼處風干,再放在陽光下消毒。否則內褲容易發硬、變形。另外,內褲最好單獨放置,可以買一些專門的收納袋,或者裝進趕干凈的塑料袋中,以勉沾上灰塵和細菌,影響健康。
女人篇
經期穿的內褲必須專用
衛生巾背后的黏膠,可以讓衛生巾牢牢地粘在內褲上,但是這個膠不會因為洗滌而完全從內褲上被清除。一些質量較差的衛生巾,過多的粘膠,粘在內褲上,用手都能摸得出。目前無法判定這種膠是不是有害的化學物質,也無從證明是否屬于食品安全的范疇。無論是什么物質,不能徹底清除都會直接威脅到女性的生理衛生。
盡管目前沒有確鑿的相關流行病學的調查數據,來證明這種黏膠是導致近年年輕女性陰部疾病上升的原因,但是從女性健康科普的角度,可以做出這樣的提示。
不僅如此,門診十有八九的女孩就診者,在沒有經期時,使用帶黏膠的護墊,由于護墊每一次粘貼的位置會有移動,未來得及清洗的黏膠會直接接觸陰部。而這些女孩都是陰道炎和外陰炎的患者。經期穿的內褲平時不要穿;平時要放棄使用帶黏膠的小護墊。
霉菌性陰道炎要穿一次性內褲
80%的女性都有可能患過霉菌性陰道炎,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在霉菌性陰道炎發作期間,穿過的內褲要么扔掉,要么拿煮開的水消毒,內褲不要陰干。建議在發作期間穿一次性內褲,可隨時丟掉。
如果是在性生活后發作,要和性伴侶一同到醫院進行診斷、治療,看他是不是包皮上有相關的病菌。
男人篇
化纖內褲會抑制精子生成
內褲的面料很重要。一位埃及醫學博士歷經20年研究發現,化纖類內褲可能引起男性少精癥,為生育蒙上陰影。他的研究資料顯示,穿純聚酯內褲的男人近40%到14個月時精子數量明顯減少,穿半棉半聚酯混紡內褲的男人約9%到10個月時精子數量下降,而穿純棉內褲者精液無變化。另外,凡有精液改變的男子,大多在換掉化纖內褲4~8個月后恢復正常。
這項研究證實,聚酯內褲有暫時性抑制精子生成的作用。它會提升睪丸的溫度,降低血漿激素水平,從而誘發少精癥。
寬松內褲更符合健康需要
一般來講,提倡寬松式內褲,這樣更符合男性的正常生理需要。若穿的內褲過緊,時間長了,陰囊自身溫度就會升高,從而導致陰囊內精子出現畸形、壞死、活動能力下降等。他還特別提醒,尤其是青少年,正在發育期,一定要選擇質量好且褲形合適的內褲。
另外,醫院泌尿科大夫發現,不少男人陰莖變形,出現不同程度的彎曲,究其原委,常穿緊身內褲難辭其咎。在緊身內褲的束縛下,陰莖長時間遭受壓迫,怎能不彎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