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摘 要:創業板市場的交易運轉為我國中小企業與民營企業提供了融資平臺,但這其中的中小企業有著濃厚的家族色彩,使得創業板上市公司出現了一股獨大的現象,公司治理未得到相應完善,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上市公司董事會是公司治理結構中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本文從理論角度分析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會特征與盈余管理現狀,并提出政策性建議,希望可以對完善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會與提高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有所幫助。
關鍵詞:創業板;董事會特征;盈余管理
1 概述
創業板市場經過十年的風雨醞釀,終于在2009年正式交易運轉。創業板市場為我國中小企業和高科技企業提供了融資渠道,也為風險投資提供了退出渠道,使投資的風險分散化,從而為我國風險投資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使高科技投資良性循環發展。但另一方面創業板市場中的中小企業有著濃厚的家族色彩,使其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獨特之處。
同時,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家族式經營管理容易使得創業板上市公司出現一股獨大現象,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目前一些研究認為,創業板上市公司在發行過程中,盈余管理行為普遍存在,這不僅使公司的經營風險加大、公司業績下降,而且損害了公司的價值(張艷,2012)。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治理結構未得到相應的完善化,而在上市公司中董事會又是公司治理結構中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本文從理論角度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會特征、盈余管理現狀進行了分析,將董事會量化即選擇一些顯著的董事會特征來進行分析,具體剖析各個特征對盈余管理的影響,并最終得出本文的研究結論。
2 董事會特征與盈余管理理論分析
2.1 董事會特征相關概念
創業板上市公司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管理層的三級治理結構組成,而董事會在其中起到中心作用,是創業板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會特征是對董事會進行定量描述的指標,是指董事會領導權結構、董事會規模、獨立董事比例、董事會會議、董事會次級委員會設置、董事會構成以及董事會成員持股等等能夠對董事會做數量描述的變量。在一些文獻研究中又將董事會特征歸納為:董事會行為特征、結構特征、人文特征和激勵特征。為體現一定的邏輯性,在此,本文只闡述具有代表性的董事會特征變量,具體內容如下:
2.1.1 獨立董事比例
獨立董事比例即在公司內部董事會中,企業中獨立董事的人數占董事會總人數的比例。獨立董事是指在董事會中保持中立態度,與公司股東不存在密切聯系,在公司只擔任董事職務,其他任何職務均不擔任,同公司管理層沒有重大的業務往來,公司內部管理層不會制約其工作,對公司事務進行獨立決策的董事。因此獨立董事相對于其他董事來說,具備很強的獨立性,可以有效監督董事會以及公司管理層。
2.1.2 董事會規模
董事會規模是指公司董事會里董事成員數量總和,包括董事長、名譽董事長、副董事長、董事以及獨立董事等。我國《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會人數為5—19人。董事會成員人數少,董事會規模越小;反之,成員人數多董事會規模大。由聚源數據庫公開的董事會構成數據可知,356家上市公司董事會人數平均為8.46人,而其中董事會規模普遍集中于7-10人,占比達80%以上,董事會規模偏大。不同的公司,董事會規模大小影響情況不一樣。例如董事會規模大,董事會人數較多,對于一項決策,董事人數越多所提出的意見也越多,意見不一的情況更容易出現,使公司的某項決策產生分歧,使得董事會難以形成一致的意見,反而降低了公司的決策效率。相反,董事會人數過少,雖然有利于董事會靈活運轉,相應的協調性與組織性也有所提高,但是董事會內部董事的經驗和專業知識缺乏,不利于董事會決策的科學性。綜上所述,董事會規模不宜過大或過小,保持適當的人數比例最佳。
2.1.3 董事會激勵
董事會激勵主要表現為董事會薪酬激勵與股權激勵。董事會股權激勵是指通過給予董事會成員一定的股份,使其努力加強自身監督檢查的責任,推動公司股價的上漲,從而有利于實現自身利益,當董事會成員的經濟利益與公司發展有密切聯系時,持股董事則會精心經營,同時對管理層的行為也會加強監管,防止管理層損害股東們的利益。2007年125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自查報告和整改計劃”,根據歸納整理的上市公司的董事會特征,發現我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持股比例較低。而與其他上市公司不同的是,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持股比例卻比較高。董事會薪酬激勵是一種直接的激勵手段,是指通過給予董事會成員一定的薪酬獎金,使其努力實現目標,在實現過程中,加強監督檢查職責,合理的薪酬結構能有效激勵董事為公司事務盡職盡責。
2.2 盈余管理相關概念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盈余管理在西方經濟與管理學術界掀起了研究熱潮,成為了西方當代實證會計研究的重點之一。Wiiliam.R.Scott在《財務會計理論》一書中指出,所謂盈余管理就是在公認會計原則(GAAP)允許的范圍內,運用會計政策來實現管理者利益或者公司市場價值最大化,以此達到對公司會計盈余的調整并最終保護自己的利益,這也是會計政策選擇具有經濟后果的一種具體體現。
2.3 創業板上市公司相關概念
創業板市場(GrowthEnterpriseMarket,GEM)又稱二板市場,在主板市場發展到一定規模和達到相當成熟度后,創業板才出現,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種特定組成部分和創新形式。能夠為新興企業以及高速成長科技含量的中小高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渠道,并且在上市門檻、信息披露等制度方面,與主板市場顯著不同。創業板市場的特點是風險高、門檻低、監管嚴。
3 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會特征與盈余管理現狀分析
分析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會特征與盈余管理的關系,我們需要將董事會量化,即選擇一些顯著的董事會特征來進行分析,具體剖析各個特征對盈余管理的影響。本文擬從以下三點進行具體分析:獨立董事會比例、規模、激勵特征。
3.1 獨立董事比例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黃蜀秋(2013)從聚源數據庫整理得到,我國大部分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比例在30%左右。但根據統計,在1997年美國標準普爾500家公司的董事會中獨立董事比例已達到66.4%。獨立董事的存在能夠有效地降低上市公司經理層與董事合謀串通的可能性,能夠有效地監督與降低上市公司經理層的機會主義行為,從而有效地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而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會中獨立董事比例相對較低,會計信息質量將得不到保障,管理層進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將增大。
3.2 董事會規模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現有研究對于董事會規模與盈余管理的影響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董事會規模越小,對能夠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有效的降低管理層的盈余管理程度:另一種觀點與之相反。但也有研究表明這兩者之間關系不明顯,祁菲涵(2014)研究表明樣本公司董事會規模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不存在顯著影響。廖小菲等(2012)認為,要根據公司具體情況保持適當的董事會規模,從而有利于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黃蜀秋(2013)從聚源數據庫整理得到,我國大部分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會規模普遍偏大,規模主要集中在7-10人,這有可能就會出現較大規模的董事會靈活應變的能力較差,且董事們不情愿當面指責經理層的錯誤做法,長期下去,容易形成董事會與經理層相勾結甚至經理層直接控制董事會的現象,盈余管理難度將增大。
3.3 董事會激勵對盈余管理的影響
上市公司采取合理的股東薪酬激勵措施,給予董事合理比例的津貼或者薪酬,能夠有效地把上市公司股東的利益與董事的利益結合起來,促使董事有效地監督管理經理層,防止與抑制經理層自利行為,從而減少管理層盈余管理的程度。黃蜀秋(2013)從聚源數據庫整理得到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會持股比例普遍較高,董事會成員持股即是我國上市公司董事會股權激勵體制,上市公司實行董事會股權激勵體制后,公司的董事會成員會持有一定股份且成為公司股東,這時,上市公司的發展狀況便與董事會成員的利益相聯系,董事會成員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與上市公司良好發展狀況而努力履行自己的職責。所以,董事會股權激勵體制有利于提髙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控制管理層盈余管理行為。
4 結論
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存在公布的會計信息質量偏低的現象,盈余管理程度較高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治理未得到相應完善,而上市公司董事會是公司治理結構中重要影響因素。通過對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會特征與盈余管理現狀的分析,本文得出創業板上市公司要充分發揮獨立董事職能,完善獨立董事體制,完善董事會薪酬、股權激勵措施,保持適當規模的董事會,保證董事會職能的有效履行和董事會效率的提高,才能更加有效地監管與抑制經理層的盈余管理行為,才能有利于創業板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祁菲涵.董事會特征與會計信息質量相關性研究——基于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D].安徽財經大學,2014.
[2]余灼萍,胡國柳.董事會特征與盈余管理關系的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2011(6):25-29.
[3]黃蜀秋.我國創業板董事會特征對大股東資金占用影響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
[4]邢周凌,王一鳴,李靈璐,邢周蘭,吳新輝,沈伊默.影響中國創業板上市公司業績因素分析:基于多案例研究[J].管理評論,2014(1):66-
77.
[5]于團葉,張逸倫,宋曉滿.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以我國創業板公司為例[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3(2):68-78.
[6]黃新炎.我國創業板公司IPO過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
課題項目:
揚州大學商學院研究生創新項目,項目編號,SXYYJSKC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