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防工程建設在社會發展和戰時人民生命安全保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科學的人防工程設計是保障人防工程質量和功能的前提。本文將對人防工程設計原則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基于防化設計的人防工程建設策略。
關鍵詞:防化設計;人防工程;建設
人防工程的建設是一項涉及國計民生的工程,人防工程建設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戰時作用的發揮,因此對人防工程進行設計時應當在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的基礎上,對人防工程的結構、功能等進行確定。在近些年的戰爭中,化學武器、生物武器被大量使用,人防工程要想有效的實現防護工程,就應當以防化設計為基礎進行建設。
1 人防工程設計原則
1.1 確定人防工程抗力級別
容納一、二等人員和專業隊人員在戰時掩蔽、提供場所用于針對實施醫療救護、存儲戰爭物質和用車是人防工程在戰時的主要功能。用于地下商業街、地下商場、地下停車場是人防工程平時的功能,它能夠方便人們的生活,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戰時發揮的主要作用是確定人防工程抗力級別的主要依據,同時在相關規定中要求,人防工程用于掩蔽人員時,應具備大于五級的抗力級別。所以,設計人員應當先對人防工程的主要功能進行確定再進行人防工程的設計,應當更加重點設計和確定二等人員隱蔽部、物資庫、戰時車庫的人防工程。而當前有些建筑將六級作為人防工程的抗力級別,進而節省建筑工程投資成本。
1.2 合理劃分防護單元、抗暴單元
防航彈是人防工程戰時的重要單元,而在人防工程中劃分抗爆單元和防護單元是對抗航彈的主要方式,航彈擊中人防工程時產生的碎片因抗爆單元和防護單元的阻擋而減小了對人防工程的破壞,因此在人防工程建設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防護單元和防爆單元進行科學的劃分。在新實施的人防戰技規定中,對于地道工程、坑、指揮工程的抗爆單元和防護單元可以不進行劃分。所以,設計人員應當從建筑地下室的具體情況出發,確定人防工程是否需要劃分抗爆單元和防護單元,避免影響地下室功能的使用。
1.3 應當根據戰時需要對人防出入口進行設計
為戰時準備的防護隱蔽場所是人防工程的本質作用,所以應當根據戰時需要對其內部結構進行設計,其中入口設計是重點。應當根據規范要求對人防工程戰時出入口的數量進行設定,應當根據戰時、平時的用途和防護密閉門、防護門尺寸綜合確定出入口的通道和門洞的尺寸。應該按隱蔽人數每一百人不小于0.3米計算確定人員隱蔽工程防護單元的戰時出入口門洞凈寬之和,符合疏散寬度規定。
2 基于防化設計的人防工程建設
2.1 人防工程主體
戰時地下室和平時地下室是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的一般分類,平戰結合是地下式設計的原則。對結構體系的確定應當依據有無防化要求、抗力級別、工程、需建的人防面積,同時應當分別設置非防護區和防護區,接下來對防護單元進行劃分,然后再進行抗爆單元劃分。每個防護單元的系統都應當具備相應的設施和防護設備,用混凝土防滑密閉墻對防滑單元之間進行隔離,通過結構計算確定墻的厚度。可以在隔墻的兩側各設置一道防護密閉門進而保障相鄰防護單元相通,應當將兩門之間的距離控制在500毫米以外。設置抗爆隔墻與防護單元內相鄰的防爆單元之間,控制該鋼筋混凝土墻的厚度在200毫米以內。如果隔墻采用的是鋼板,那么厚度要大于10毫米。如果設置連通口與抗爆隔墻,則應設置抗爆墻與門洞任意一側。
此外,應用整體澆筑的密閉墻對清潔區和染毒區進行隔離,并用水泥砂漿將染毒一側的墻面抹光。應當按照戰時和平時的使用要求設定人防工程的室內凈高,同時指揮工程房間凈高應當大于2.8米,其內通道凈高應當大于2.4米。普通人防中有人長期停留的房間凈高要大于2.4米,梁和管底凈高要大于兩米。主干道和次干道的凈高要大于2.6米,連接通道凈高要大于2.4米。拱教凈高要大于1.6米。車輛掩蔽部地梁和管底凈高應當大于2.2米。
2.2 人防工程口部
如果防護單元面積不小于一千平米,應當將兩個出入口設置于防護單元,一個出入口用于戰時直通室外地面,設置的另外一個出入口應當在距離此口地15米以外,并對其朝向進行區分。對于面積小于一千平米的防護單元,應當將通向相鄰防護單元的聯通口和戰時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設計于該防護單元內。應當設置兩個以上的出入口于指揮工程內,并控制它的入口通道凈寬大于兩米,凈高大于2.6米。應當在地面建筑倒塌范圍意外設置直通室外地面的戰時出入口,當無法設置時,可設置防止倒塌堵塞的措施與口部。應當設置密閉通道和防毒通道與人員掩蔽工程出入口,人防工程在戰時的主要出入口為防毒通道,該通道與室外相連,應當對其各設置一道防護密閉門和密閉門,并將洗消間或簡易洗消間設置于通道一側,并設置相應的管道將污水排除洗消間,防止洗消間因此而受到污染。
與此同時應當將相應的通風設備設置于防毒通道內部,為防毒通道的通風提供保障。應當安全呼叫按鈕與防護密閉門外,實現戰時的警報。分別設置一道防護密閉門和密閉門與密閉通道中,并將獨立的進風機房和濾毒室設置于每個防護單元中。將進風房設置于濾毒室旁邊,實現濾毒室的通風。設置清潔區與進風機房,在污毒區設置濾毒室,并設置一道密閉門于密閉通道和濾毒室之間,從而避免人防地下室中進入濾毒室產生毒氣。此外,設計人防工程口部時,需將擴散室和防爆波活門等裝置設置于排風口和進風口處,避免受到爆炸產生的沖擊波的破壞。與此同時還應將防爆波地漏分別設置于密閉通道、濾毒室、洗消間、防毒通道內,不同于普通地漏,防爆波地漏能夠防爆破波,人防工程中的污水在其開啟狀態下排入排水管道,隔絕人防工程時將地漏關閉即可。
2.3 柴油發電站
應當設置柴油發電機房于建筑面積大于五千平米的各類人防工程、一等和二等醫療救護工程、指揮工程,并且設置地點應當同人員休息房、通信房、指揮室保持一定距離。應當對將風機房、水泵間、儲油間等的機房的配套結構和機房本身的防火區進行獨立劃分。還應設置變配電控制室與固定電站,設置防毒通道、密閉觀察窗、比隔墻與控制室和機房之間,應當設置水盆、簡易洗消設施與防毒通道內。密閉觀察窗應當在防火性能和密閉性能方面符合要求。
2.4 平戰功能轉換
平戰功能轉換是人防工程建設中的重要問題之一,在對人防地下室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對地下室的戰時功能和平時功能予以充分的考慮,并對實現平站轉換設置相應的措施。排水出戶管、給水引入管、防爆波清掃口、防爆波地漏、混凝土建筑的結構、鋼筋混凝土構建等不可設置平站功能轉換。可采用臨戰封堵的辦法在平站轉換中處理平時使用的出入口。應當預埋鋼板于抗爆隔墻、米比隔墻、戰時封堵的空洞等周邊結構混凝土。在設計中應預留位置為戰時而設置的設施和房間,并完成于臨戰前。
3 結語
通過以上內容可知,人防工程建設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過程。相關單位對人防工程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應當從人防工程建設的原則出發,結語工程作用實際,對工程結構、設施進行科學的設計。
參考文獻:
[1]陳美麗.當代建筑設計中的人防工程設計探討[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09):104+106.
[2]徐立成,張曉莉,鄭東華.強化人防工程質量管理之我見[J].遼寧建材,2011(09):58-60.
作者簡介:梁穎斌(1980-),男,廣東省陽山縣人,本科,工程師,主研方向:建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