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路
摘 要:地方文獻是自然人文的真實記錄,客觀記載著地區的人文歷史、自然地理、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事物。在公共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地方文獻收集、開發和利用工作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因此,本文將主要針對地方文獻的文化價值進行探究,并探究如何積極利用地方文獻資料,促進地方文化的發展。
關鍵詞:地方文獻;文化價值;西雙版納州
地方文獻是一個地區的文化積累,也是地區發展的寶貴財富。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我們應該積極發揮地方文獻對地方文化建設的作用,做好地方文獻的開發和利用工作,提高地方文獻的利用價值。云南西雙版納州是傣族自治州,溫暖濕潤的熱帶雨林氣候孕育了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和社會生活情況,因此,在西雙版納州地區發展的過程中,應做好地方文獻的開發利用工作,繼承和發揚本地區的傣族特色文化,加快推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從而最大程度上滿足本地區文化發展的需求,促進傣族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1 地方文獻的含義及特征
所謂地方文獻,就是指記載的關于某一區域發展歷程中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歷史、科學、地理、自然以及農醫藥等各個方面內容的文獻資料。地方文獻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大部分的地方文獻是以圖文形式流傳的,包括地方志、地方人物志、地方民族志等,同時也有一部分是以實物或碑文等形式存在,而無論是哪種存在形式,它們都是本地區社會群體活動方式的真實記錄,同時也是本地區自然、地理演變的見證者,對于地方的繼承和發展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由于地方文獻資料是專門記錄某個地區的發展歷史的,反映了本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發展情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它的地方性和特殊性,其中,地方性是地方文獻資料的首要特征。同時,地方文獻資料涉及了地區發展的方方面面,所以它還具備了廣泛性的特征。此外,地方文獻資料還具備了連續性,是持續發展著的。
2 地方文獻的文化價值
2.1 地方文獻是連接民族發展的紐帶。在歷史發展的每一個維度里,都有客觀、真實的記載,這就是地方文獻的構成。在少數民族發展的過程中,地方文獻資料都詳細、準確、客觀地記錄了民族發展與沿革的歷程,為后人留下了許多豐富的文獻資料和實物信息,加深后來者對本民族發展歷史的了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是傣族人民的故居,傣族先人篳路藍縷,不斷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開創了優秀的傣族民族文化,地方文獻真實反映了民族文化發展情況,是傣族文化的百科全書。
2.2 地方文獻為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重要依據。地方經濟發展是地方民族文化發展的基礎,也是地方政府部門的首要任務。在地方政府進行經濟建設的過程中,首先要進行經濟決策,即根據本地區的人口、經濟、社會等發展水平制定未來的經濟政策,以提升經濟發展實力,提升本地區的發展水平。鑒于地方文獻中記錄了本地的人口、物產、水利等詳細的內容,可以為政府部門做出經濟決策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料,進而促進政府部門科學決策,提高經濟決策的準確性。西雙版納州位于云南省的最南端,是我國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在這一地區,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地熱資源、林業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旅游資源,這些經濟發展所需的資源在地方文獻資料上都有明確的記錄,可以為政府進行經濟調研、考察提供詳細的資料,進而為經濟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據。
2.3 地方文獻推動本地區精神文明的發展。現階段,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促進我國多元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也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題中之義。加強地方文獻的開發和利用工作,可以充實教學科研,推動科學建設,還可以讓青少年學習鄉土文化與愛國主義精神,逐步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讓青年學生主動繼承與發揚優良傳統、樹立更為遠大的理想。
2.4 地方文獻推動地域文化的發展。現如今,民俗文化、生活習慣及地理特征正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有一些以分散形式單獨存在著的地方性文獻,這些文獻并不能反映出地域文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一些傳統民間絕技、民族工藝逐漸失傳或者已經面臨滅絕。所以需要對地方性文獻收集和整理,這樣不僅能夠清晰的勾畫出地域文化發展的脈絡,體現其系統性和完整性,還可以從中發掘一些正在走向消亡但卻具有重要研究價值的地域文化。
3 圖書館做好地方文獻開發利用工作的措施
3.1 提高開發利用圖書館的意識。開發與利用圖書館地方文獻的前提是具有正確的意識。要想加強地方文獻建設,圖書館方就應該樹立正確的開發意識,加強對地方文獻的合理管理工作。將“重藏輕用”的舊觀念摒除,將地方文獻的建設工作從收藏轉移到開發利用中來,以實現文獻的自身價值。例如,為了便于檢索,圖書館可以引入專業技術為研究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方法。這樣研究者在研究地方文獻時可以得到很好的服務,提高了地方文獻的利用率。
3.2 爭取政府及其它部門的支持。要想使圖書館對地方文獻的開發與利用更有效,政府和其它職能部門的支持是重要保障。在地方文獻的搜集過程中,經費是一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尤其對有重要標志意義的文獻資料的搜集,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圖書館會背負很大經濟負擔。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與支持圖書館對地方文獻開發與利用的工作,政府可以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提高社會各界對地方文獻的捐贈熱情,通過社會各界的捐款或者無償捐贈等方式縮減圖書館的運營資金,在豐富地方文獻資源同時完善地方文獻的開發與利用工作。
3.3 建立地方文獻資源后使開發利用長久化。地方文獻的開發利用是一個長期過程,地方文獻長久開發利用的保障就是擁有一個系統的地方文獻資源庫。首先,圖書館應當注重對地方文獻資源庫的構建,并選用適當的管理系統對文獻資源庫進行科學、合理地管理;其次,只靠圖書館單方面的力量并不能將所有的地方文獻收集齊全,因此,要加強各地方圖書館之間的聯系,通力合作,資源共享,從而豐富圖書館文獻資源庫的內涵,提高地方文獻的利用率。
4 小結
綜上所述,在圖書館開展地方文獻資料的開發與利用的工作中,應重視地方文獻的文化價值,在繼承和創新的基礎上,建立地方文獻信息資料庫,同時還應加大圖書館的投入,最大限度的發揮地方文獻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黃祖祥,俞仲英.地方文獻的文化價值及其開發利用[J].圖書館,2010.
[2]陸曉曦.河南地方文獻文化價值研究[D].鄭州大學,2010.
[3]何瑞杰.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的開發與利用[J].華章,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