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介紹了一種新型太陽自動跟蹤發電裝置,該裝置采用單軸跟蹤方式,跟蹤太陽方位角,以兩塊呈一定夾角的電池板提供驅動電力,并作為檢測比較器控制驅動方向,以直流雙向水泵來驅動水箱里的液體,帶動太陽能電池板隨太陽轉動。該裝置結構簡單,皮實耐用,具有經濟應用價值。
關鍵詞:太陽跟蹤;單軸跟蹤;太陽方位角
1 概述
隨著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我們的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霧霾及高溫天氣已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對清潔及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已越來越急迫,光伏發電就是一個很好的替代能源。然而,由于太陽電池組件的成本偏高,在我國還沒能普及使用。已有越來越多的人研究降低光伏發電成本的方法,由于自動跟蹤太陽后能顯著提高太陽電池組件單位面積的發電量,于是涌現了很多自動跟蹤太陽的光伏發電裝置專利,但現有專利設計的裝置要么采用復雜的減速機構,要么穩定性不夠,防風能力差,要么自身驅動能耗高,總之,現有很多專利涉及的跟蹤裝置性價比不高,以至于還沒能普遍采用。
本文設計了一種自動跟蹤太陽方位角的光伏發電裝置,用于提高太陽能電池組件的發電量。
2 設計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跟蹤裝置結構復雜、電子及機械部件故障多、壽命短等問題,本文設計了一種自動跟蹤太陽的裝置。該裝置包括:兩塊太陽電池板、水箱、水泵、轉動支架。太陽電池板及水箱、水泵都安裝在旋轉軸上。兩塊太陽電池板之間成一個夾角,向著太陽的一塊發電多,驅動水泵帶動旋轉軸轉向太陽,實現自動跟蹤。
2.1 裝置結構:如下圖所示,該跟蹤裝置包括:兩塊太陽電池板、水箱、水泵、轉動支架。太陽電池板及水箱、水泵都安裝在旋轉軸上。
2.2 驅動原理:圖中,1是用于跟蹤的太陽電池板,共兩塊,一左一右呈一定夾角對稱布置,初裝時與水平面間理想的夾角是30度;2是旋轉支架,用于安裝太陽電池組件;3是水箱,水箱呈圓柱形,水平安裝,水箱內裝大約一半的水或防凍液(防凍液適用于氣溫低于0℃的地區);4是水箱內部左右兩邊的連通氣孔;5是水箱左右兩邊的隔板;6是旋轉支架的轉動軸,該軸呈南北向水平安裝在固定支架上,可繞固定支架在東西方向上旋轉;7是連接水箱與水泵的水管;8是直流雙向水泵。
初始安裝時,直流雙向水泵通過水管與水箱的左右兩個腔室連接,水箱內裝一半的水或防凍液。水箱和旋轉支架固定在旋轉軸上,由于水泵安裝在水箱的下面,導致支架整體的重心偏下,所以旋轉支架2在重力的作用下呈水平狀態。
將一左一右兩塊太陽電池板1的輸出端直接連到直流雙向水泵8的接線端子上,這兩塊電池板的輸出正負極反接。
當早上太陽從東邊出現時,右邊的太陽電池板受光發電,帶動直流雙向水泵8轉動,將水箱左邊的水抽向右邊,于是旋轉支架在水箱內水的重力作用下向右轉動,直到旋轉支架左右兩邊的太陽電池板受到太陽的同等照射時,直流雙向水泵8失去動力不再抽水,此時旋轉支架正好對準太陽。
當太陽繼續從東向西移動時,左邊的太陽電池板接收的陽光比右邊的多,輸出的電力也更多,帶動直流雙向水泵8轉動,又將水箱右邊的水抽向左邊,于是旋轉支架在水箱內水的重力作用下向左跟著太陽轉動,直到太陽西下,太陽電池板不再發電,直流雙向水泵8失去動力不再抽水。此時由于左邊水箱內的水位高于右邊水箱的水位,在重力的作用下,水箱里的水通過水管從左邊緩慢向右邊回流,直到左右兩邊水箱內的水位相等,旋轉支架再次回到水平位置,等待第二天太陽升起后再次跟蹤。
2.3 防風設計:由于選擇支架可以繞軸自由旋轉,一陣風吹過,往往引起支架的擺動,不利于光伏發電。為避免這個不利的影響,我們在旋轉軸與固定支架間安裝了一個旋轉阻尼器。該阻尼器可以抑制陣風引起的旋轉支架的搖擺,而不阻礙跟蹤太陽的低速轉動。
在陰雨多云的天氣里,當陽光不足以驅動水泵時,旋轉支架總是趨向于返回水平位置對著天空,不但能讓太陽電池組件接收最多的散射光,還能減少風阻使系統防風性能更佳。
3 實驗效果
本人于2014年5月16日在東莞松山湖的一棟建筑頂上安裝了一套這樣的跟蹤系統,同時安裝了一套固定光伏發電系統,兩套系統的光伏發電功率都是250W,一年后,跟蹤系統發電324KWh,固定系統發電279KWh,跟蹤系統比固定系統多發電16%。
經測算,當系統的裝機容量大于2Kw時,這種跟蹤系統的成本占整個發電系統總成本的比例已低于15%,所以當跟蹤系統的裝機容量大于2Kw時,這種跟蹤系統已具有經濟效益。
4 結論
本裝置包括:兩塊太陽電池板、水箱、水泵、轉動支架,通過電池板直接驅動水泵實現跟蹤功能。省卻了其他跟蹤系統常用的感光元件、單片機或程序控制器等電子器件,省卻了常用的齒輪減速機構,不需要外部供電。由于很多電子器件的壽命短,與光伏發電系統25年的質保期不匹配,而本跟蹤系統完全不用電子器件,整套系統結構簡單,皮實耐用,可與光伏發電系統壽命周期匹配,具有經濟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金榮,邱榮昌,李恒興.太陽跟蹤裝置,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號CN101685310A,2010.03.31.
[2]王忠強.一種自動跟蹤太陽光伏發電裝置及其控制方法,發明專利申請公布號CN103888047A,2014.06.25.
[3]宋慶爍,劉發慧,陳家媚.一種新型太陽能自動跟蹤裝置[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5(3):5-8.
作者簡介:王忠強,男,漢,本科,工程師,北京大學東莞光電研究院,任項目經理,參與光伏應用技術項目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