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舉肢蛾是危害核桃生產較為嚴重的一種害蟲,但由于該蟲早期危害不明顯,特別是大部分幼蟲鉆入硬殼內蛀食種仁,所以不好發現,一旦發現落果或果實變黑時,往往已經錯過防治時機。核桃舉肢蛾危害盛期在7月上旬,但防治該蟲應該“趕早”。
物理防治 可采取樹下覆蓋地膜的辦法,于5月上、中旬,在越冬幼蟲羽化出土前,整平地面,覆蓋多功能雙色地膜,不僅能夠把舉肢蛾的出土成蟲全部憋死在地膜以下,減少地面或樹上噴藥的勞累和浪費,而且能夠起到滅草、保水、抗旱、保肥、保持土壤疏松的作用。
化學防治 于5月上、中旬(成蟲羽化出土前),劃鋤耙細地面,在核桃樹下地面噴施1 500倍菊酯類農藥,殺滅欲出土的成蟲;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每隔10~15天樹上噴1次1 000倍液辛硫磷或2 000倍液菊酯類農藥,并配加600倍液多菌靈或1 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殺滅舉肢蛾的成蟲、卵或孵化的幼蟲,可兼治核桃炭疽病等;7月份以后,及時撿拾樹下被害的落果,集中燒毀或深埋,防止幼蟲脫果入土;到9、10月份幼蟲已入土越冬,劃鋤地面,耙細拉平,地面再噴1次1 000倍辛硫磷,殺滅越冬幼蟲。這樣,基本上可以杜絕核桃舉肢蛾對核桃的危害。
(據《河北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