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柏芳
一提起塞班島,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玻璃般晶瑩透明的大海,嫵媚動人的沙灘女郎,以及浪漫而令人興奮的瘋狂海上運動。
這個坐落在西太平洋上的小島,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地人民熱衷和向往的度假勝地。旅游業是塞班島的支柱產業之一,到此的人們無不感嘆,“身在塞班就如置身天堂”。
但你一定不知道,2001年以前,支撐塞班島經濟發展的另一支柱是服裝加工業。當時它可算是塞班島的經濟命門,而這個命門曾經掌握在一位美籍華僑的手里,這個人就是人稱“塞班王”的陳守仁。
一島之王
1973年,陳守仁舉家從香港及菲律賓僑居地遷往美國關島,成立聯泰(關島)有限公司,開拓船務、貿易等業務,并進軍斐濟、馬塞爾等島國。在關島,陳守仁增加了地產、物流、酒店、泛太平洋貨運飛機公司等方面的投資,發展得非常好。
隨著祖國大陸改革開放政策的逐步推進,陳守仁于1984年回到家鄉泉州成立泉州聯泰制衣廠。緊接著,他又馬不停蹄地帶領眾多的家族成員向塞班進軍。
1985年,陳守仁發現當時的塞班政府有免配額政策,他利用這一優勢,辦起了當地第一家制衣工廠。他從香港等地采購所需布料、配件,又從中國和菲律賓招募大量勞工,采用國外全套現代化設備,按照客戶指定式樣裁制,整個流程作業都由陳氏集團包辦。
他還誠聘各方專業人士共同參與,組成一支強勁的隊伍,相互協調、溝通,各展所長,使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他們的經營范圍也逐漸擴大,從機場開始的運輸服務到住宿,還有建筑、建材行、保險、財務公司、餐飲、娛樂等等。
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的就業,陳氏集團雇用了4000多名員工,為這個僅數萬人口的小島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改善了當地居民生活狀況。
后來,陳守仁的產業遍布塞班的各行各業,陳氏集團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塞班的經濟形式。陳守仁也因此成為該地區舉足輕重的大企業家,被譽為“塞班王”。
“中國功夫”開啟電影業大門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名聲享譽海內外的陳守仁在“封王”之前,還曾在電影行業嶄露頭角。他從船務開啟事業的按鈕,卻在電影業找到發展的新契機。
那時,陳守仁剛剛舉家移居關島。有一位從事影片制作及發行代理的朋友告訴他,中國功夫片在美國很受歡迎。那位朋友自己拍了一部名為《威震四方》的功夫片,希望請陳守仁開在關島的公司代理發行。
那是一部沒有配音,甚至連英文字幕都沒有的中國功夫片,但是,中國武術的獨特魅力深深地吸引了當地的觀眾。影片一上映就引起了轟動,幾家影院常常爆滿,有時候連跑片都來不及。電影上映一個星期,陳守仁只花了500美金的本錢,就得到了3000多美金的分賬。
小小的關島上,幾乎人人都成了中國功夫迷。看到中國功夫片的前景如此廣闊,陳守仁當機立斷,馬上投資成立了電影公司,其娛樂電影業務很快拓展到北美、南美、大洋洲多個國家,掀起一陣“中國功夫”熱潮。
當時,在西南太平洋島國發行影片的多數是美國及印度商人,他們只用現金交易。而骨子里流淌著閩南人血液的陳守仁,遺傳了閩南人靈活的生意頭腦,他對資金不足的電影院采取掛賬、分期付款或拆賬分成等方式,協助他們創造商機,達到雙贏的局面。同時,陳守仁還會照顧一些小型電影院,遇到設備短缺的情況,就借放映機給他們。
陳守仁優良的服務贏得了信賴與友誼,陳氏的中國功夫片從此打開了市場。在西南太平洋地區,只要有船或飛機航運到達的地方,就有陳氏的片子在放映。豐厚的收益,使他發展事業更是一帆風順,得心應手。他的公司在美國紐約、佛羅里達及南美洲的波多黎各等地先后設立分公司和代理處,協助發行電影,并加強了多元化經營的開拓。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辛創業,陳守仁一手打造的聯泰集團一躍成為多元化的跨國企業王國,當時已擁有幾十億港元的資產,年營業額超過50億港元,除經營制衣業作為支柱外,還涉及建筑、五金、貨運、漁業、保險、金融、橡膠、飛機維修、機場客貨運服務、房地產、珠寶、禮品、旅游、酒店、娛樂等行業。他的80多家企業分布于世界各地,職工總數近兩萬人,輸入中國大陸勞工達3.6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