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的簡歷,錯別字竟有24個。據(jù)媒體報道,重慶一大學畢業(yè)生小蔡因為這樣一份錯字連篇的簡歷而錯失了求職機會。
所謂“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其實,字也一樣,有時候決定著別人對你的第一印象。不過僅憑錯字簡歷就完全否認年輕人的學識,未免也有點冤。這是電腦、手機風行的智能時代,越來越多的人已經(jīng)不知道鋼筆毛筆為何物,提筆忘字的情形也絕不僅僅出現(xiàn)在在校學生當中。錯字簡歷一方面折射出人們在信息時代面臨的母語危機,也說明科技變革對人們學習方式的深刻影響,或者說傷害。
當然,因錯字簡歷而落聘,對求職者而言無疑是個教訓。用人單位才不會體諒活在網(wǎng)絡(luò)時代的你疏于書寫訓練,至少在對方眼里你是不認真的。如果待聘崗位需要與文字打交道,態(tài)度不認真輕則鬧出笑話,重則造成經(jīng)濟損失,這并非危言聳聽。因此,錯字簡歷其實也是一面能照出辦事風格與態(tài)度的鏡子,假如平時書寫、閱讀慣于馬馬虎虎,真要派上用場時肯定是“孔夫子搬家,少不了書(輸)”。
(張傳發(fā)/文,摘自《快樂老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