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葉香
【摘 ?要】
優(yōu)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增強學生寫作情緒與水平是當務之急。對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如下優(yōu)化路徑:改變教學方法,觸及學生情緒;優(yōu)化習作批改,提高寫作水平;課后拓展交流,延續(xù)寫作熱情。
【關鍵詞】
小學 ?作文教學 ?優(yōu)化 ?路徑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灌輸?shù)膯我唤虒W法,教師獨自修改的批改方式,都讓學生處于被動地位,難以體驗習作的樂趣,很難產(chǎn)生表達欲望,更不用說寫出優(yōu)秀習作了。因此,優(yōu)化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增強學生寫作情緒與水平是當務之急。對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了如下優(yōu)化路徑,以供參考。
一、改變教學方法,觸及學生情緒
著名教育家、心理學家贊可夫指出:“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想把自己獨有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chǎn)生使兒童的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但在過去的小學作文教學中,一般是老師命題與指導,學生依照指示寫作。這樣單一而枯燥的教學方式?jīng)]有觸及學生的意志與情緒領域,無法引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他們更多的是處于“要我寫”的狀態(tài),往往東湊西拼,習作內(nèi)容空洞。因此,若要提高作文教學質量,讓小學生喜歡作文,積極動筆,教師就要改變教學方法,將情境、游戲、活動等融入寫作教學中,觸動學生心靈,激發(fā)其表達欲望與激情,轉向“我要寫”。
如教學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習作7——藏在語文書中的故事。首先,讓學生打開課本,自主探尋故事,喚起回憶,引發(fā)參與熱情。同時,試著用一句話總結故事梗概,整體把握故事,便于寫作時把情節(jié)描寫得更完整。然后再現(xiàn)情境,體會“故事”。比如請幾位同學表演課本劇《完璧歸趙》,或者多媒體展示《完璧歸趙》的故事,再引導同學們多角度思考,說說自己的感受,譬如由人物形象設置、故事情節(jié)的安排等角度入手,談談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觀看這個故事后懂得怎樣的道理,又獲得哪些啟示等。這樣,通過表演與觀看,可以更好的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也使其明確作文要求:可用自己的話語來記敘書中的故事,或者寫寫閱讀感受與收獲,有目標、有方向地動筆成文。
二、優(yōu)化習作批改,提高寫作水平
在過去的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的作文常常是老師批改,面對幾十本習作,有的教師是“精批細改”,花費大量精力與時間,但學生不一定理會或理解教師的評語。有的老師則給出模式化的評語與分數(shù),無法捕捉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與點滴進步,容易損害作文寫得差的學生的寫作信心。同時,單純由教師批改習作,學生往往處在被動地位,缺乏反思與總結,制約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與主觀能動性的發(fā)展,寫出的作文常常是千篇一律、沒有創(chuàng)新的。所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為了增強學生習作自信,使其體驗作文樂趣,教師就需要優(yōu)化習作批改方式。
首先,教師批改學生習作時,可以嘗試星級評定方法,學生得到越多的“星”,表明文章寫得越好。即便只獲得一顆“星”,也表明習作有閃光點,從而保護那些寫作差的同學的自尊心,使其為獲得更多的“星”而努力。其次,教師要注意根據(jù)學生個體差異給出激勵性評語,肯定學生的閃光點,也恰如其分的指出問題,讓學生更好的接受老師的建議。比如:“××同學,你寫作態(tài)度非常好,書寫工整,但你若多閱讀,積累更多詞語,老師相信你會寫出更精彩的文章。”另外,通過學生互批互改、學生自主批改、典型文章合作批改等方式,讓學生也掌握批改權,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重新審視習作,借鑒他人優(yōu)秀之處,也發(fā)現(xiàn)不足,不斷潤色與充實習作,逐步養(yǎng)成自主修改作文的習慣,有效的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升。如讓學生同桌結對或建立學習小組,交換習作,根據(jù)批改步驟與相關標準相互批改,找出習作中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有疑惑的地方,可與作者、組員探討,仍無法達成共識,則請教老師。這樣,經(jīng)過參與修改,找他人錯誤,也是對學生作文的再次訓練,對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三、課后拓展交流,延續(xù)寫作熱情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既要巧用教學方法,精心設置學習活動與情境,觸動學生積極情緒,引發(fā)學生習作興趣,樂于表達。同時,也不能忽視課后的拓展交流與展示。倘若學生完成習作后就無下文,學生們就容易產(chǎn)生失落感,以為作文只是為寫而寫,從而削弱了他們對作文的興趣與熱情。所以,在平時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課內(nèi)課后拓展與展示,用豐富多彩的拓展活動,讓學生們明白寫作的目的在于自我表達以及和他人交流,使其更喜歡寫作,并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首先,結集成冊,相互分享,延伸習作熱情。如在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習作7的教學中,當學生完成寫故事或觀看故事感受的任務后,以《書中自有千古事》《慧眼識“故事”》《“故事”中的“故事”》等書名把學生的習作進行分類匯編,然后結集成冊,擺放在教室中設置的“圖書角”,便于學生借閱,一起分享“故事”,感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寫作自信與作文熱情,也促使學生不斷努力寫出更優(yōu)質的習作。其次,寫有關爸媽的或者課余生活等類型的文章時,還可以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習作讀給爸媽聽,一起分享習作的快樂;描寫與景色、動物等相關的文章時,可以將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與精美插圖一起粘貼在學習墻上,讓大家欣賞,讓學生得到滿足感,也營造你追我趕的氛圍,驅動其他學生加油。
當然,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優(yōu)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習作質量并非朝夕之事,其路徑與方法也不止上述所說,教師需要研讀新教學理念,并根據(jù)班級實際情況不斷探索與改進,能夠發(fā)揮學生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使其享受到習作的快樂,積極動筆,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