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桂
寫作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自由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培養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重要過程。但在傳統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引導過多、限制過多,學生的習作思維狹隘,對作文不感興趣。如何突破傳統封閉式的習作教學模式,搭建自由、開放的習作教學新模式?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例談。
一、開放生活課堂,讓素材積累更豐富
2011年版課標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實情感??梢哉f,生活是學生習作素材提取的源泉,離開了生活,習作會變得“假、大、空”,學生搜腸刮肚卻無從下筆,習作成為了痛苦的代名詞。想開放作文教學,就要先開放生活課堂,引導學生向生活要素材、向生活要立意、向生活要靈感。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習作主題,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接觸生活大舞臺,通過廣闊的生活舞臺幫助學生積累素材,表達真情實感。
如在寫關植物的作文時,教師不摒棄傳統教學讓學生想象的作文教學模式,而是帶領學生走進生活中的植物世界:校園有植物、田野里有植物、山上有植物。在小學生的內心世界里,大自然里的一景一物、一花一草都是富有靈性的,而要將它們寫入自己的習作,需要一定的引導才能實現。因此,教師可以抓住植物的特點,讓學生認真觀察,并融入自己對植物的情感,從而將植物寫得“有血有肉”。又如,在寫有關課外活動的作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使之成為學生采擷靈感的來源。如“拔河”比賽,光讓學生用想象的辦法來寫拔河比賽,學生的作文干巴巴的,但如果教師將學生組織在一起進行拔河比賽,在比賽中,觀看的同學使勁地加油、助威,并能在觀看過程中看清比賽中同學的表情,體會比賽者的想法;而參加比賽的同學會在比賽中感受比賽的氛圍,在比賽中身體發生的微妙變化以及內心想法,這些是習作素材的重要源泉,它是真實的情感體驗,活動過后,教師讓學生將比賽過程詳細的描寫下來,由于每個學生的感受不一樣,一篇篇有個性色彩的習作躍然紙上。
二、開放教學過程,讓習作表達更個性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課堂,不少教師以所謂的經典套路引導學生,規定學生怎樣開頭、中間過程怎樣描寫、怎樣結尾,教師將要寫的內容全部講出來了,這樣的引導方式將學生的寫作思維固定了,他們在寫作時容易受到教師的影響,于是,他們沒有了自己的主見,完全按教師的指導進行習作,導致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沒有自己的思考。這樣的作文教學方式是封閉的,學生的作文思維非常狹隘。開放教學過程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強調讓學生自由表達、個性表達,他們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寫什么就寫什么,這樣的作文才能真正打動讀者。那么,如何開放教學過程?
開放教學過程要求教師突破傳統習作引導的思維模式,不再用“套路”引導學生,而嘗試結合不同的習作主題運用各種教學法,讓作文課堂更加多元和生動,嘗試讓學生在說、演、思、看中獲得現實的情感體驗,讓作文更加生動和有趣。如在寫有關于生活中的趣事時,教師先讓學生說生活中有趣的事,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還可以讓學生將生活中有趣的事表演出來,并在表演后說說感受,這個過程也是學生口語表達的過程,教師要重視學生內心想法和語言表達的連接,通過多元化的習作引導打開學生的寫作思維,學生在習作時就會更充實、豐滿。如有個學生在寫生活中有趣的事時,描寫了在一個周末,他和爸爸在家一起做飯菜的事,由于自己和爸爸平時都少做飯菜,導致在炒菜和煮湯時發生了不少有趣的事,這些趣事仿佛讓我們看到了父子在廚房里忙得不知所措的樣子,最后,這學生還和爸爸總結了下:原來當家真不容易,以后應該多幫媽媽做家務,多學習生活技能。
三、開放立題選材,讓習作表達更自由
2011年版課標指出:“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加強平時練筆指導,改進作文命題方式,提供學生自主選題。”在傳統的習作中,教師引導、限定過多,學生的習作自由受到了嚴重限制,他們的習作思維被壓抑了,導致無法寫出有自己思想的文章。
新版語文教材緊扣學生的生活實際以系統的方式安排了習作主題,在研究新版習作主題時,我們發現教材只是提供了寫作的方向、寫作的指導,但并沒有對學生的立題和選材作過多的限制,但不少教師擔心學生自己立題選材會寫不出來,拼命地將自己的習作經驗大量的灌輸下去,學生成了教師的“代言人”,自由習作對他們來說只是空談。因此,在作文教學時,教師要積極地處理教材,大膽放手,相信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生活經驗,鼓勵學生以自己的視角去擬題、選材。在語言表達上,教師鼓勵學生用上自己的語言,不追求為了華麗的開頭而讓學生生硬地套用優美詞語和句子,而是隨著自己的天性和認識大膽地動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將寫作熱情激發出來,他們的創意表達才有生存的土壤。因此,作文教學中,自由表達和想象是學生個性化習作的動力,只有讓學生敢于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樂去想象,學生的寫作思維才能得到有效鍛煉,寫作興趣才會濃厚,才能真正寫出個性化的作文。
總之,“開放”為習作教學注入了活力,在開放的課堂模式中,學生“觸摸”到了習作的溫度,感受到了習作自由和可愛的一面,他們不再為寫作而絞盡腦汁,而是盡情地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寫下來,從而在習作的天空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