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飛
整數由小到大的變化是跳躍式的。從1跳到2,跨過了許多分數。有理數從1變到2,中間似乎沒有跳躍,因為1與2之間的有理數是密密麻麻的,找不到一段空白。其實有理數從l變到2并非連續地變化,因為中間跨過了許多無理數,例如■。
有理數再添上無理數,湊成全體實數。我們說,實數是可以連續變化的。說變量x從0變到1,是說x要取遍0到1之間的一切實數。
在直線上取定一個原點,一個單位長和一個方向,直線就成了數軸。數軸上的每個點代表一個實數,每個實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表示。實數可以連續變化,就是說點可以在數軸上連續地運動。
如何精確說明這里所說的連續性的含義呢?
設想用一把鋒利的刀猛砍數軸,把數軸砍成兩截。這一刀一定會砍在某個點上,即砍中了一個實數。如果能夠砍在一個縫隙上,數軸就不算連續的了。
設數軸是從點A處被砍斷的。這個點A在哪半截數軸上呢?答案是不在左半截上,就在右半截上。這是因為點不可分割,又不會消失,所以不會兩邊都有,也不會兩邊都沒有。
從以上的假想中領會到所謂數軸的連續性,就是不管把它從什么地方分成兩半截,總有半截是帶端點的,而另外半截沒有端點。
實數的連續性,也就可以照樣搬過來:“把全體實數分成甲、乙兩個非空集合,如果甲集里任一個數x比乙集里的任一個數y都小,那么,或者甲集里有最大數,或者乙集里有最小數,二者必居其一,且僅居其一。這就叫作實數的連續性。”
有理數系不滿足這個條件。如把全體負有理數和平方不超過2的非負有理數放在一起組成甲集,所有平方超過2的正有理數組成乙集,則甲集無最大數,乙集也無最小數。若從甲乙兩集之間下手砍一刀,就砍在縫里了。在實數系中,這個縫就是用無理數■填起來的。
這樣把有理數分成甲、乙兩部分,使乙中每個數比甲中每個數大,這種分法叫作有理數的一個戴德金分割,簡稱分割。有理數的每個分割確定一個實數。有縫隙的分割確定一個無理數,沒有縫隙的分割確定一個有理數。這樣建立實數系的方法是德國數學家戴德金(J.W.R. Dedekind,1831~1916年)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