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
在極地和一些高緯度地區,夜幕降臨后的天空與其他地區不太一樣,除了當之無愧的主角——月亮和星星之外,這里還有一場精彩的“演出”——天空中會出現五顏六色的光,有紅的、綠的、黃的、藍的,如煙裊裊,絢爛奪目,它就是極光。人們驚嘆于這大自然的杰作,將其想象成一位象征著希望與期盼的女神——歐若拉。
大自然的表演
幾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猜測和探索極光的成因。隨著科技的進步,極光最終被確定為太陽與大氣層作用的產物。要完成這場大自然的華麗“演出”,需要3個重要的“道具”:大氣、磁場和高能帶電粒子。
太陽除了散發光和熱,有時還會噴射出大量的帶電粒子,從而形成一股太陽風“吹”向四面八方。當太陽風到達地球上空時會環繞地球流動。太陽風爆發將影響通訊、威脅衛星、破壞臭氧層,嚴重時還會造成大面積停電,令城市陷入癱瘓。幸運的是,地球有一把“保護傘”——地球磁場。地球磁場形如漏斗,尖端對著地球的南北兩個磁極,太陽發出的帶電粒子會被這把“保護傘”擋在外面。然而,地球磁場的尖端部分卻是它的漏洞,一部分帶電粒子會順著這個漏洞進入地球的兩極地區。當帶電粒子與兩極上空的高層大氣發生摩擦后,就會發出光芒形成極光。
極光不是地球的“特產”
盡管地球是人類目前已知的,在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但極光卻不是地球的“特產”。木星和土星雖然較地球來說距太陽更遠,但都有著比地球更強的磁場,且這兩顆行星的體積大,太陽輻射帶也相對更大。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就能夠清楚地觀測到這兩顆行星上的極光,看起來與地球上的極光很相似。
人類在金星和火星這樣磁場很弱的行星上,也曾觀測到極光現象。由于金星本身的磁場無法很好地阻擋太陽風,帶電粒子會直接撞擊金星,使得金星的極光區域較其他星球來說更大、更廣。
極光在哪兒看
極光雖然帶一個“極”字,卻并不僅僅出現在極地地區。如果你想觀測到極光,最好在南北磁極附近的區域。北半球以阿拉斯加、加拿大、西伯利亞、格陵蘭冰島南段與挪威北海岸為主;而南半球則集中在南極洲附近。尤其是阿拉斯加的費爾班克斯更因一年有200多天都能看到極光而世界聞名,享有“北極光之都”的美稱。
在我國,越往北的地方越容易看到極光。東北的漠河是最容易看到極光的地方,在內蒙古的呼倫貝爾草原也能看到極光。甚至在北京,也有機會看到這一美麗的景象。
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十章《極地地區》課外閱讀 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