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欣純?姜春媛
摘 要:根據項目需要,對北京、廣州、大連等很多國內城市地鐵標識系統設計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是目前國內投注使用的地鐵標識系統設計,呈現出共性化的設計風格。但是,在共性化的設計趨勢下,設計理念和細節處理上卻明顯出現定位不準或不足等缺點。
關鍵詞:地鐵;標識;城市;品牌
(2014年大創國家級項目 項目編號201410841000002 項目名稱“大連地鐵標識系統設計研究”)
一、國內地鐵標識系統設計現狀調查
(一)北京城市地鐵站標識系統設計現狀
從北京地鐵站分布圖和線路圖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以各種色彩作為區分的各條線路盤踞在北京的各個區域:1號線為紅、2號線為藍、3號線為黃等。標識
色彩和圖形的設計非常醒目,特別是北京奧運支線四個車站以“四季”為主色調,進行合理的色彩處理和圖形搭配。
在北京地鐵車上都設有此車行程路線圖,每一個站都設有指示燈。交通圖運用垂直線條、水平線以及45度線條進行高度概括,視覺效果清晰,設計元素統一,畫面簡練,易辨別,增強了旅客閱讀的速度和效率。
現在的北京地鐵站方位指示圖已經由平面向立體轉換,立體導示圖真實模擬街面和地下交通路線,每一站,每一條街道都有具體標注,其真實性和具體化,讓旅客更清楚、更直接、更容易地確定自己的方位和向目的地行進的方向。
北京地鐵站出入口標識牌最具特色的為北土城地鐵站出入口標識,標識載體建筑采用柱式造型,有頂天立地之氣勢。其他地鐵站出入口的標識都非常醒目。
北京地鐵站在標識設計上越來越人性化,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標識存放的地點沒有充分考慮到人行的規律,即標識設置位置存在盲點。
近幾年來,特別是從開始籌備奧運會以來,北京地鐵在規劃、建設上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首先改善了以往的缺陷和不足(標識不統一、各條線路識別性差等),使得北京地鐵內的視覺設計與日中天。北京地鐵站通過色彩將各條線路作以區分:1號線為紅、2號線為藍等,特別是北京奧運支線四個車站以“四季”為主色調,進行合理的色彩處理。
(二)廣州城市地鐵站標識系統設計現狀
(圖片來自百度)
廣州地鐵站地上標識物設計在閾限問題上非常理性和嚴謹,采用紅色和黃色這對非常醒目,與周邊對比強烈的色彩。使得地上行人能夠非常快速的找到地鐵入口。
廣州地鐵標識系統設計利用一站一色的形式用于區分和營造不同的地鐵空間氣氛,比如漢溪長隆站是藍色、潭村就用紅色,站內站外全部采用統一的色彩,給行人以清新時尚的感覺。
線路圖與其他城市相同,不同線路不同色彩,例如1號線選用黃色,在整個1號線地鐵上的公共標識都采用黃色,使得色彩上達到了高度協調統一。
除色彩之外,廣州地鐵在圖形和文字上也達到了整體化的設計效果。
報站標識設計采用了線路圖報站、電子屏幕報站和語音報站幾種形式。這樣會使得在車上的旅客不至于誤站。
但是,據調查,廣州地鐵導向標識設計存在標識系統不夠統一、指引性不夠連續、引導標志與國際規范不相連、缺乏人性化設計、設置的量不夠等缺陷。在廣州地鐵站內外,經常能看到左右張望尋找地鐵標識的人們。
(三)大連城市地鐵站標識系統設計現狀
大連地鐵站目前已經投注使用,項目組針對大連地鐵標識系統設計做了調查。調查發現,從入口標志物到地鐵站內標識系統設計缺乏新意,并且在閾限設置方面沒有研究和關注,導致,標志物識別性能差,整個標識系統設計從色彩、圖形到版式、設置都存在不合理性,例如,入口地上標志物高度在3.5米左右,色彩采用灰色,橫截面0.5平米左右,整體設計與周邊環境混雜在一起,識別性、個性都無從談起;地鐵標識牌上的圖形和版式設計都失了美感。
二、國內城市地鐵站標識系統設計案例分析
除了北京、廣州、大連,項目組還對深圳、上海、沈陽等城市地鐵標識系統設計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得出:
(一)依據地鐵站標識的使用心理和設計原則,國內以北京、廣州等城市在地鐵標識設計上有共性化的優點:
1.利用不同色彩區別不同線路
2.整個地鐵站內部視覺設計都有自己獨特的代表色彩
3.設計中充分運用圖形、色彩和空間關系以及美學原理,體現較強的藝術性。
4.根據城市地域文化特點、人口密度等的不同,設計風格各具特色。
(二)國內地鐵標識系統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標識設計并不只是一個“指示符號”。在對標識設計項目進行管理、維護和設計過程中,要始終將之人機工程學、設計心理學、交通行為學、美學等理論基礎密切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充分考慮到城市整體品牌建設長遠發展,親身參與到地鐵標識設計項目中來,改變角色,,充分調動專業設計人員的積極性,擴到設計公司或設計個人的參與范圍,發揮設計人員的決策和設計能力,尊重其設計成果。
(三)缺乏標準化的地鐵標識設計規范系統
目前中國地鐵特別是新建地鐵標識系統設計的最大問題是缺乏整體統籌,既違背了自己城市的整體形象設計,更談不上整個國家的形象了。在對地鐵標識系統進行設計時,需要國家、城市管理部門和專業設計部門完善地鐵標識系統,嚴格履行標識設計的統一設計標準和原則,從標志、色彩、文字、材料、制作工藝、安裝方式、數量設定、擺放位置、懸掛距離等。地鐵屬于公共交通工具的一種,在標識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全民化設計理念,打破民族、地域、年齡層次的限制,發揮其視覺傳播使用功能的最大化。
(四)城市文化展示的不夠
地鐵標識設計理念要服從于所處城市的城市魅力和文化底蘊。地鐵是一個城市現代文明的見證,地鐵標識設計要服從于該城市整體規劃和建設的理念,在對地鐵標識系統進行設計時,要通過整體性、連貫性、服務性的設計理念,以圖形、色彩、文字、造型等設計語言,展示城市魅力。
(五) “標識”細節不夠重視,設計缺乏嚴謹性
地鐵標識系統在設計和使用上不嚴謹。例如:色彩的使用模式、圖形的按比例縮放、線條的斜率等;標識縮放范圍、標識設置的地點和數量、標識牌設置位置與距離是否人機工程原理等。
(六)“人性化”體現不足
國內地鐵標識設計,總會發現“人性化”體現不足的現象。例如:指示標識信息傳達不能滿足大多數人的使用,標識與標識間連貫性差,存在斷片現象等。在對地鐵標識設計人性化服務時,要對“人”進行充分調研,將人的標準身高、坐高、有效視距等數據作以總結,以此作為設計的依據,將“人性化”設計體現到極致。
隨著城市品牌化建設的發展和城市地鐵交通的延伸,地鐵標識系統設計已經成為人們順利出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鐵標識系統的品牌化設計將成為城市文明和文化建設的一道靚麗景象。但愿我們的地鐵標識設計越來越好,預祝我們的城市和我們的國家品牌形象更佳。
參考文獻:
[1]鮑詩度.環境標識導向系統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2]張海林.城市空間元素公共環境設施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童林旭.地下空間與城市現代化發展[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4]陳敏.公共空間藝術設計[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9
[5]陳志龍.王玉北,城市地下空間規劃[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6]翁劍青.公共藝術的觀念與取向[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
謝欣純,遼寧對外經貿學院2013級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
姜春媛,遼寧對外經貿學院藝術系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