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多年來的城市化發展,各地都出現了大量的公共設施,由于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對設計的認知不同,公共設施宜人性設計上存在巨大的差別。在現代社會中,雖然人和城市環境都在發生著變化,公共設施的宜人性設計始終要考慮城市居民心理、生理、審美等各方面的需求。研究深圳城市公共設施設計上好的處理方式以及不足之處都值得其他城市規劃者反思,宜人的公共設施才能真正體現城市發展中的以人為本。
關鍵詞:深圳;城市化;公共設施;宜人性設計
一、城市公共設施宜人性設計需求
(一)城市化進程中的公共設施
公共設施是指在城市公共或街道社區中為人們活動提供條件或一定質量保障的各種公用服務設施系統,以及相應的識別系統[1]。公共設施的發展與人類社會城市化進程一直都是緊密相連的。自從英國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掌握的科學技術一直都在迅猛發展。技術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了眾多的變化,其中最顯著的一點就是世界上不同的國家與地區都在推行著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化的發展使得城市中建了更多的建筑,容納了更多的人。高層建筑雖然能在有限的空間中容納更多的人,但是卻不能給居民們帶來更方便的生活。與此同時,人們日常生活中鄰里之間親密的關系不再。大城市的眾多居民,節假日外出時常會遇到人流聚集的問題。城市化的種種變化讓人們的生活出現了很多不適應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公共設施。例如在城市中為盲人等殘障人士所做的無障礙設施,公共廁所和公用垃圾箱,供人們休息交流的公共座椅,供人們娛樂用的社區中的健身設備,等等。市政規劃者希望通過公共設施的建立,使人們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加方便,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一個城市中的公共設施是否完善,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發展程度的重要標準。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的推進,各個城市中公共設施的種類、數量都有了大量的增加。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使這些公共設施更好地為城市居民提供服務,打造宜居的城市環境。
(二)公共設施宜人性設計
中國國土面積龐大,各個城市間發展差別很大,一些大城市中的公共設施相對較好。隨著社會發展,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出現了不同功能、不同形態的高質量、高效率、高技術的環境設施。這些公共設施不僅為環境提供了具體的功能,而且反映了對人的關懷,環境設施的設計主旨已經到了“關注人的設計”階段,做到為人服務的宗旨[2]。但是很多城市的公共設施建設落后于城市的發展,存在已有的公共設施設計不夠人性化的問題。
城市發展的目的還是為了給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人是城市環境的主體,因而設計應以人為本,充分考慮使用人群的需要,以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一個設計合理且極具美感的公共設施,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使用的頻率,而且可以增進市民愛護公共設施、愛護公共環境的意識,增強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和參與性[3]。公共設施的目的是為了給公眾活動提供服務,很明顯使用人群是由各類不同的人組成的,存在男性、女性,老年人、青年人、兒童、健康人、殘疾人等差別。公共設施設計必須針對不同人群做調研,找到他們各自特殊的需求,然后再對設施做合理的規劃。這樣才能在公共設施的設計中體現對人的關懷,做出宜人性的設計。
公共設施的宜人性設計可以從以下角度找到切入點:在產品尺寸上符合人體尺寸;在產品的功能上注重人和產品的互動、能確保人的安全和方便使用;在視覺上產品的造型、材質以及配色之間的完美結合能使居民感到賞心悅目;不同產品的搭配和分布要更加合理;增加整個社會的綠色生態環境,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二、深圳城市公共設施設計
深圳作為中國最為年輕的特大城市,僅用20多年的時間便實現了其他城市幾百年才取得的成就,創造了世界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史上的奇跡[4]。深圳是一個現代化的新城市,曾多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在城市公共設施建設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將深圳作為城市公共設施宜人性設計研究的地區,可以將其城市公共設施設計所取得的成果展示出來,以供其他城市借鑒推廣,并找出公共設施在人性化設計上的不足之處。
(一)深圳的公共設施
在概念上,公共設施的范圍很廣,而且許多設施在不同的地方設計上的差別很大。在深圳,可以著重看兩大類區域的具體公共設施,第一類就是一些著名的商業性質的廣場:東門步行街、羅湖華潤萬象城、新城市廣場、福田星河COCOPARK購物中心、南山益田假日廣場及海岸城購物中心,等等。這類是企業打造的商業購物中心,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到這些地方,這些地方的公共設施都很齊全,在設計上能給人一種高端的感覺。第二類就是政府公益性質的公共區域:市民中心、濱海大道的紅樹林、蓮花山公園、荔枝公園、大梅沙海濱公園,等等,這類是政府規劃的,以提升城市的綜合形象為目的。這些區域的公共設施可以供市民在每天的休閑時刻或者節假日休息娛樂時使用。
(二)深圳公共設施設計的優點
深圳海岸城購物中心位于南山商業文化中心區,是深圳西部最大的商業項目之一。為打造海岸城強大的購物、休閑、娛樂功能,吸引更多的人流量,其公共設施配套非常齊全。如圖1所示是海岸城的夜景,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設計師為了體現其高端的特點,做了很多公共設施的設計。首先在整個區域的搭配上采用原木的地板、水池、玻璃欄桿的組合,在水泥馬路、高樓大廈的城市環境中,這種環境能給人休閑、放松的感覺。夜晚照明用的路燈在設計也很有特色,金屬的圓管上面鏤空一些大小漸變的圓孔,照明效果能給人一種向上移動的光束的感覺。整個廣場的設計使人有晚上到這里來的想法,人流多了自然會有人在這里購物、消費。由此也可以看出,公共設施的宜人性設計不僅僅在于單個產品的人體工程學上的設計,更重要還在于利用公共設施將整個公共空間打造得適宜人的活動。在商業性的空間設計中,為了達到吸引人流量的目的,其公共設施設計的人性化考慮會更加細致。
(三)深圳公共設施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紅樹林位于深圳濱海大道西海岸邊,西邊是生機勃勃的樹木林,南邊是一望無垠的深圳灣。紅樹林海濱公園的位置非常好,人們在這里可以領略美麗的海景、欣賞樹林的景色。在深圳這種遍布高樓大廈的城市中能有這樣風景,使得每天有大量人群到紅樹林游玩。如圖3所示是深圳紅樹林海濱公園一景。筆者要研究的是路旁的公共座椅,該座椅是用大理石制作的,用這種材質的考慮是在室外的環境中能承受風吹日曬之后的持久性。這種座椅的設計只是考慮了最基本的人體尺寸,而沒有考慮到周圍的環境。設想一下,烈日之中坐在這種獨立的座椅上會感覺非常熱,雨后座椅上的雨水不會迅速風干,而這兩種天氣在深圳是常見的。紅樹林海濱公園公共座椅的宜人性設計并不是很好,需要設計與座椅相配套的設施。
大梅沙海濱公園位于鹽田港,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有開闊的沙灘。中國國土面積遼闊,與海洋連接的地域并不是很多,很多人都有擁抱大海的夢想,夏天會有大量的人都會選擇去海灘游玩。如圖3所示是深圳大梅沙海濱公園。深圳鹽田區的工業不發達,但環境優美,而且大梅沙又是免費的,所以每年夏天大梅沙會有很多的游客。圖3就是志愿者撿拾游客留下垃圾的場景。面對該場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游客的素質不高,到處扔垃圾;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大梅沙的垃圾桶設計不合理。作為沙灘這樣的場地,垃圾桶的宜人性設計要做到分布合理,充分考慮到在人流量較多時如何丟垃圾的情景,而且垃圾筒的顏色標識要明顯方便人們尋找,還要設計出便于在沙灘上移動的垃圾桶造型。
三、結語
城市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居民的幸福生活,公共設施設計對于打造城市的文明形象同樣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現代社會中,雖然人和城市環境都在發生著變化,公共設施的宜人性設計始終是考慮城市居民心理、生理、審美等各方面的需求。研究深圳城市公共設施設計上好的處理方式以及不足之處都值得其他城市規劃者反思,宜人的公共設施才能真正體現城市發展中的以人為本。
參考文獻:
[1]丁雄,劉珊,秦臻等.以眾為本[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38.
[2]譚巍.公共設施設計[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4.
[3]張婷,苗廣娜.公共設施造型開發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4:30.
[4]張林波.城市生態承載力理論與方法研究:以深圳為例[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85.
作者簡介:
黃偉,韶關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工業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