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多伴有蛋白尿、水腫和低蛋白血癥,過去主張補充大量蛋白質,認為“吃得好、補得多”,水腫消失得才快。然而,這樣的治療卻事與愿違,患者蛋白攝入越多,反而漏出越厲害,腎臟負擔越重,腎功能減退越快。所以,近20年來,醫務界轉而主張腎病患者多攝入富含動物蛋白的肉、魚、牛奶之類,稱其為“優質蛋白療法”,而主張少食用植物蛋白,把“豆制品”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打入了“冷宮”。
然而,當腎病患者嚴格遵照“優質低蛋白飲食療法”后,蛋白尿雖減少了,腎功能下降速度也有所減緩,但營養不良的發生率卻增高了,該怎樣解決這種矛盾?
近年有研究發現,大豆蛋白雖屬植物蛋白,但是對于腎病患者而言,卻沒有不良影響,反而對腎功能有保護作用。豆類所含的必需氨基酸,在數量和比例上都接近于動物蛋白,尤其是其中的大豆蛋白,富含人體所有必需氨基酸,有利于改善人體的營養狀況。
與動物蛋白相比,大豆蛋白還有它自己獨特的優點。首先,它的膽固醇含量遠低于魚、肉等動物性食物,可避免因過多食用肉類而帶來的負面影響。其次,大豆蛋白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纖維素,具有明顯的降脂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另外,大豆中含有的大豆異黃酮,可清除活性氧,阻止氧化反應,從而保護腎臟。
(胡仲儀/文,摘自《大眾衛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