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經常流行一句話,“感冒發燒,阿司匹林一包”。阿司匹林(Aspirin)又名乙酰水楊酸,應用最早,最廣泛,具有良好的解熱鎮痛作用。但兒童,特別是12歲以下兒童發燒時不宜用阿司匹林。
這是因為阿司匹林可導致發生急性腦病內臟脂肪變性,該病又稱瑞氏綜合征。2013年曾經有報道,一名9歲男童因發熱38.5℃使用阿司匹林后,出現瑞氏綜合征,搶救未果死亡。研究和大量臨床報告發現,病毒感染后服用阿司匹林發生瑞氏綜合征的患兒,會出現急性腦病或急性肝病,有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及煩躁不安等表現,神經系統癥狀會快速進展,導致興奮煩躁、精神錯亂、嗜睡,并會轉為驚厥、昏迷,甚至出現去大腦強直狀態,乃至死亡。所以兒童不宜用阿司匹林作為退熱藥。
兒童發燒不要急于用藥物退燒,因為發燒是人體的一種防御性反應,退燒藥一般只能降低體溫,而不能消除造成發燒的根本原因。體溫不超過38.5℃一般不要急于退熱,特別是沒有明確診斷之前。如果需要藥物退燒,可以用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一般來說,當孩子體溫低于38.5%時,最好是多喝開水,多休息,密切注意病情變化,或者應用物理降溫方法退熱。如體溫大于38.5℃時,孩子會出現手足冰涼等末梢循環不良的表現,此時可以用溫水毛巾擰干反復擦手足皮膚使皮膚變溫暖為止。喝水有助于發汗散熱,還可以補充機體丟失的水分。喝水不局限于白開水,可讓孩子喝一些愛喝的果汁等飲料。另外,發燒時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蓋太厚的被子,這種傳統“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熱退燒。而且也不能用冷水及酒精給孩子擦洗全身。此時可以用溫水毛巾擰干反復擦手足皮膚使皮膚變溫暖為止,有利于降溫及改善末梢循環。
(焦富勇/文,摘自《健康報》)
主持人語:焦富勇為陜西省人民醫院兒童病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