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只做“白金一代”
老了也可以沒有自卑,沒有字符,沒有羞怯,優雅地和人生談戀愛。
如今,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男性大概為七十九歲,女性為八十六歲。也就是說,退休之后還能再活二十年。但如何活好這段時間,極為重要。
遺憾的是,大多數日本人都認為:老人就該有個老人的樣——安安穩穩地過日子,深居簡出。把年老簡單地理解為退縮。
其實不然,年老,意味著可以更加隨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在歐美旅行時,經常能夠看到很多年長卻時髦、瀟灑又快活的老人。日本的老人也不該示弱,應該更多地走出家門,好好享受自由的時間。
為此,必須首先改掉沿襲至今對老者的稱呼,如老人、銀發等。也許有人會不以為然:就算稱呼變了,本質還是沒變。
但事情就是這樣——稱呼一改,心情就不一樣了。自己變了,對方也就會自然而然地跟著變。
所以,我要大聲疾呼:請將經歷了漫長人生和歲月磨礪,心靈深處潛藏著光芒的人們稱為——白金一代!
在這里,我想到了白金一代的誓言:我們,不被世俗左右,充滿好奇心態,追求人生所愛;不惜贊美他人,不忘自賞自愛,優雅灑脫有點“壞”!做個“與年齡不符”的人。
要活得“與年齡不符”,首先得從年齡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只要退休后不給人添麻煩,管別人怎么想,只要堅持走自己的路就好了。
想健康。做個“鈍感人”
何謂健康?如何去定義,各有各的說法。一言以蔽之:“全身的血液暢流無阻”——就是健康,最通俗易懂。
如此看來,一切病因都是由于血液滯留引起的。比如,突然聽說某個親友去世的消息,“啊”的一聲驚訝,臉色頓時變得慘白。這是由于震驚的心理信息傳遞給了神經,作用到了血管,血管收縮,一時血液不暢受抑制而造成的現象。
最近常聽聞有些做丈夫的,回到家里面對妻子喝酒反而會感到緊張的。實在緊張的話,不妨躲進浴室泡在浴缸里獨飲,也不失為上策。
苦惱不安、郁悶煩躁等精神壓力會壓迫血管,血液循環變慢,因此要極力避免。相反,快活陽光、樂觀大度會使血管舒張,血液循環暢通——誰保持了這種狀態,誰就掌握了健康的關鍵。
對于白金一代而言,具備鈍感力尤為重要。
要成為具有積極意義的“遲鈍人”。矢志不渝地追求快樂、有趣的個人愛好,這樣會使全身的血液循環暢通,一直保持著身心的健康。
事實上也是如此,開朗樂觀的人,絕對健康、有精神。所以,健康與否,與持何種心態,息息相關——心態決定健康。
學打扮,打造年輕“生產力”
以前去巴黎南部的盧瓦爾旅游時,偶遇了一對令人印象深刻的夫婦。
夫婦倆看起來都八十來歲。男的較瘦,行走不便,拄著根拐杖,卻頭戴貝雷帽,身穿寬松夾克。女的稍胖,穿著鮮艷的花紋禮服,頸上的粗項鏈金光閃閃。
兩人笑容可掬又親切隨和地與我們攀談:“你們從哪兒來?”“祝你們旅途愉快啊!”一下子,我被這對精神矍鑠、光彩照人的老夫婦打動了。
再仔細觀察,發現老人臉上盡管布滿了皺紋,但是他倆打扮考究又開朗樂觀,時不時地含情對視,愉快地手握刀叉品嘗著佳肴……這是一幅多么充滿活力、令人愉悅的情景啊!
遺憾的是,在日本,很難看到如此灑脫、豁達的熟年夫婦。很多人認為,反正退休了,無須拋頭露面,穿著樸素簡單一點就可以了。
不對!正是因為退休后可自由支配退休后的人生,應更好享用時裝。
“人靠衣裝馬靠鞍。”連一匹馬換上新鞍都會顯得有精神,更何況人呢?只要外表打扮一下就能顯得氣質不凡。白金一代要想永葆青春,請務必時常想起這句話。外表“年輕”了,內心也會“年輕”。
(渡邊淳一/文,摘自《優雅地老去》一書)
主持人語:渡邊淳一為日本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