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冬
今天給學生講到《送東陽馬生序》,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的讀書生活,想起那段刻在心中的生活。
那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了。那年我讀初二,父親見我成績平平,考重點高中也沒什么希望,便想要送我去城里讀初三,來年回來再考。
一天,我在屋里看書,父親在院里和鄰居的大爺嘮嗑。父親就將送我出城讀書的事兒和他說了。只聽大爺說到:“那重點高中可不是誰都能考的,我看去不去都行。”雖然我知道大爺性子直,但這話依然像針刺一樣狠狠地扎在我心上。
來到了城里的學校后,上第一節英語課時我就傻了眼。我曾只學過第一冊和第二冊初中英語,可老師是從第5冊開始講的,我根本聽不懂,但也不好意思和父親說明這一切。我只好向同學借來了第三冊和第四冊英語書開始自學。
每天,天都沒有亮時我便起床,窗外一片寂靜,人們都還甜甜地熟睡著。就這樣,我悄悄地起來看書,記單詞,記語法,背課文,每天都堅持兩個小時。漸漸地,我發現每天都有新的收獲,心里著實甜滋滋的。兩個月以后,落下的這兩冊英語書我已自學完成,英語成績也能跟上了。
初到縣城時,我住在一個遠房親戚家里。母親當時在一家醫院進修,住在醫院的一個集體宿舍里,七八個人睡在一鋪炕上。母親對我說:“你來我這里住吧!”
可是,我每天下晚自習回來后,還想要看會兒書。但宿舍里實在嘈雜,有的人嘮嗑,有的人吃飯甚至還有的人打撲克。因為當時家里生活困難,哪怕這一切嚴重地影響著我的學習,但我卻不能對母親有一絲的牢騷。
時間久了,我慢慢地發現在醫院的大廳旁邊,有一片安靜的花園。晚上,去那里的病人很少,只有偶爾取藥的家屬。我暗自慶幸能在這有限的空間內,擁有這樣一片珍貴的小天地。
自那時起,我每晚回來后便躲在這片小天地的窗臺上看書。難得的是,好像總有一盞燈為我留著。雖然窗臺不寬,但書總也能放下;雖然燈光昏弱,但這一切對我來說也是珍貴的時刻;雖然這一切沒那么完美,但我也依然不顧一切的聚精會神地讀書。到了深秋,夜里的晚風吹在身上,漸漸感覺到陣陣涼意。就這樣,當我每天看完書,做完題,再躡手躡腳地躲回宿舍里睡覺,卻有母親留給我的蘋果放在床頭。
到了那年的期末考試,我的名字已然成為全校大榜中的第二名了。我也終于考上了夢寐以求的重點高中,父親母親在家里所有的親戚面前也有了些許的驕傲。
明朝文學家宋濂說:“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彼嘤跓o師就到幾百里外從師,“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北彼蔚恼渭遥膶W家范仲淹,“少有大志,家貧無依,發憤苦讀,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食不給,啖粥而讀?!?/p>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中華民族擁有如此之多的典范和故事。當你擁有堅持,擁有勇氣和努力,你便會得到有收獲的明天。那么,如果你的目標在遠方,又何懼道路的崎嶇。如果你心中擁有太陽,又何患不見那明媚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