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海寧
一、人物語言設置
語言是一個人用以表達感情的主要方式。透過人物的語言、說話方式就可以輕松地了解到人物的大致性格。所以在塑造人物的時候,我們通常用具有個人特色的說話方式、語言習慣以及精彩的對白設計來完成對一個人性格的塑造。
對白、旁白也可以說是電視劇的基本表現手段。它和表情、動作一樣,都是一個人的外部行為表現方式。對白也就是人物與人物之間的交流與對話,在塑造人物時,我們要注意盡量使對白有特殊性,個性化的對白不僅可以展現人物性格,還可以反映人物的生活狀態、心理狀態甚至是職業的特征。在設置對白的時候,需要使它符合人物的身份,根據他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職業、素養等一系列綜合因素,設計出符合人物本身的個性化語言。
通過語言描寫來塑造人物,在許多電影與電視劇當中都運用得十分成功。以電影《繡春刀》為例,《繡春刀》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段就是當人找上丁修想花錢買通他殺人的時候,他說道:“那是我師弟,你不知道我們關系很好么?要加錢。”僅僅簡單的一句話,就將這個人物勢力、貪婪、冷血的性格完全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由此可見,個性化語言的設置對塑造人物至關重要。
二、人物關系設置
在一個劇本中的人物設置大致可以分為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主要人物是整部作品的主體,作為一個主線,聯系和牽扯著整劇龐大的關系網。主要人物作為劇本的主體,他的所有行動貫穿全劇,帶動劇情的發展。全劇的矛盾沖突也大多由主要人物產生。而次要人物一般作為輔助主要人物出現,起到了襯托和輔助主要人物行動的作用。次要人物可以是主要人物的親人朋友,也可以作為主要人物的對立面出現。次要人物也必須要有自己的獨特形象,和主要人物一樣也同樣是電視劇創作中不可或缺的存在。當然,在創作時要注意篇幅,以主要人物為主,次要人物為輔,來完成劇情的發展,在關鍵的時候可以起到推動劇情的作用。
人物關系主要包括血緣關系以及社會關系等。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一般在劇作中首先會為主要人物設置對手人物。主要人物與其對手人物是電視劇的中心和焦點,劇中的矛盾沖突以及劇情的進展基本都是由他們引發的。一般來說會把主要人物和對手人物設置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兩個矛盾的對立面碰在一起才會產生許許多多的沖突,他們互相給對方制造困難,如此劇情才會顯得跌宕起伏,激動人心。在設置人物關系的過程中,一般多為設置三角關系與多邊關系。他們互相牽制互相影響,形成一個強大的關系網,產生了種種的劇情。
三、人物所處的環境設置
人物所處的社會環境包括:1.人物的家庭環境狀況。父母妻子丈夫朋友,以及孩子的教育、經濟、社會關系、社會地位等種種情況。2.人物從事的職業情況。職業對于一個人物具有非常大的影響。想要把人物塑造成功,其關鍵在于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想要更好地刻畫人物的性格,就要把人物放在一個特定的環境里,讓人物可以在這個特定的環境下,做該做的事情,說該說的話,思考他應該思考的問題,這樣才能成功地完成人物的塑造。
四、細節的設置
細節就像是點睛之筆,一些微小的細節往往可以看出一個人最真實的性格,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男人走到酒吧門口,伸出手取下了無名指上的戒指收起來。僅僅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不需要任何的語言,就讓觀眾一目了然。這就是細節對人物塑造的作用。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喝牛奶的細節,瞬間使觀眾感覺到這個殺手的與眾不同。細節是為人物的性格刻畫而服務的。
五、情節的設置
在劇作過程中,情節一般用來展示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系,也用來刻畫人物的性格、性格的改變過程和性格成長的歷史。
在劇作中很常見的手法就是人物出場時的初始狀態是屬于正常平衡的狀態,但被突然而來的逆境及災難打破了平衡。例如《禿鷹的三天》中由羅伯特扮演的 “收集了世界上最齊全的一套退稿信”的文人。原本是平靜的一天,在經歷了上班遲到的小插曲之后,一切都是照常進行,中午他被安排去給同事買午飯,等到他回來的時候發現整個辦公室的人都已經被殺掉了,而他平靜的生活也因此從這一刻起開始完全失控,陷入絕境之中,這一情節的出現也徹底改變了他的性格和狀態。人物是一部作品的靈魂所在,鮮明的人物可以使作品熠熠生輝。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