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并軌落實方案5月底前備案
作為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并軌”政策的落實,各地方的實施辦法按規定需在5月底前備案。
日前,人社部 、財政部已下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的通知》(人社部發〔2015〕28號,下稱《通知》),對各地區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下稱《決定》)的有關事項作出規定。
《通知》要求,各地區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區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并嚴格執行國務院有關規定,準確把握《決定》的有關政策,全省(區、市)政策規范統一,防止政策多樣。
一人一戶解禁 每人可開20個證券賬戶
繼去年10月機構投資者、滬港通個人投資者率先解禁后,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12日發布通知,明確自2015年4月13日起A股市場全面放開“一人一戶”限制。
這意味著,自13日起,自然人與機構投資者均可根據自身實際需要開立多個A股賬戶和封閉式基金賬戶,上限為20戶。也就是說,現在只能在一家證券公司擁有一個證券賬戶的股民,將最多可以在20家證券公司開設20個賬戶。
值得注意的是,單一投資者的賬戶無論有多少個,都只有一個統一的入口—一碼通。去年“十一”期間,中國結算的統一賬戶平臺上線,正式啟用了一碼通賬戶,每個投資者只有一個一碼通賬戶,在此之下可以開設多個賬戶操作。
從13日起,如果投資者對證券公司的服務或傭金不滿意,不必再費盡周折轉戶了,只需要到別的證券公司新開一個賬戶即可。A股“一人一戶”全面解禁,這將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選擇權,增加A股開戶吸引力,并倒逼證券公司降低傭金,提升服務。
放開“一人一戶”限制是證券賬戶整合工作的一部分。根據中國結算的整合方案,每位投資者將擁有一個總賬戶和若干子賬戶。一碼通總賬戶下的子賬戶包括人民幣普通股票賬戶(A股賬戶)、人民幣特種股票賬戶(B股賬戶)、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賬戶(股轉系統賬戶)、封閉式基金賬戶、開放式基金賬戶以及根據業務需要設立的其他證券賬戶。
三部委將聯動落實光伏新政
工信部電子信息司電子基礎處處長喬躍山15日說,下一步要深化光伏政策的配合,近期工信部將會同銀監會、能源局研究制定具體政策措施,加強行業制造規范、信貸融資、電站建設補貼發放的聯動作用,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主辦的第九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15日開幕。喬躍山在會間說,“工信部此前和銀聯、銀監會已經有聯動合作,在工信部合格名單中的企業優先獲得貸款,融資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包括在準入、補貼等多方面展開合作。”
同時,工信部將深入落實光伏制造規范條件,按時限要求企業加強整改;進一步落實優化光伏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推動多個具有代表性的光伏企業兼并重組項目實施,引導產業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說,“十三五”期間,新能源將呈現規模替代能源、生產側和消費側可再生能源全面轉型的特征。“尤其是從過去的單一能源發展進入品種多元化、地域廣泛化,與傳統能源協同發展的新發展格局。”
首次頒布《存款保險制度》 5.1起正式施行
3月31日,國務院公布《存款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660號)》,定于5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在我國境內設立的吸收存款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都應參加存款保險。
從1993年著手研究算起,存款保險制度醞釀了近22年。在全球的國家和地區中,中國是第114個建立存款保險制度的,這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領域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速度相比,顯然慎重得多。這是因為存款保險制度是具有強制性的制度,涉及銀行、保險機構、廣大儲戶的利益調整,還涉及對金融在國家經濟中所起作用的基本評估。在推進存款保險制度的背后,是對社會財富如何分配使用的判斷,以及未來經濟發展的布局。以此為切入點,才能就存款保險制度的演進過程、對各方利益的影響和預期目標,得出較完整的清晰結論。
從根本上看,處理好與存款保險制度相關的各層面關系,既要求政府保持推動金融改革的定力,還要求市場逐步發揮應有作用。因此,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既意味著取消利率管制準備階段的結束,也應是新的金融改革進程的開始。
食藥監總局:新食品安全法有望今年頒布實施
應世界衛生組織邀請,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通過視頻在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區現場會議上表示,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已經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審議,有望在今年頒布實施。
滕佳材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大國,每天消費的食品就達20億公斤。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面對上千萬家食品生產和經營企業,中國政府的監管力量和資源是有限的。”滕佳材表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一直在致力于不斷完善治理體系,嚴懲重處食品安全違法犯罪,努力保持了全國食品安全形勢穩定向好的發展勢頭。
滕佳材指出,新修訂食品安全法將更加突出預防為主、風險防范,旨在建立嚴格的“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制度和法律責任體系,更好地實現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國務院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水十條正式出爐
國務院正式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指南。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嚴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劇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中趨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水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好轉。到2030年,力爭全國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到本世紀中葉,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