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芳
4月20日,中國保監會發布公告,原則同意人保壽險出資2億元,發起設立北京寶付通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工商注冊名稱為準,以下簡稱寶付通),出資額占比100%。由此,人保成為繼平安、太保之后,又一布局第三方支付的大型保險機構
2011年5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5月18日,人民銀行已向支付寶等27家機構下發“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許可”。這27家機構包括支付寶、快錢、財付通、盛付通、銀聯、匯付天下等。
所謂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產品所在國家以及國外各大銀行簽約、并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提供的交易支持平臺。在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中,買方選購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臺提供賬戶進行貨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賣家貨款到達、進行發貨;買方檢驗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給賣家,第三方再將款項轉至賣家。
當今時代,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險企也開始利用互聯網打造與客戶溝通的新平臺。就目前環境來看各險企在電商渠道布局略顯成熟,而爭取第三方支付牌照似乎成為了險企的新征戰點。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曾表示,“險企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多用于險企系統內服務,跳出保險圈子立足于全金融支付還有待考量。”
布局第三方支付 中國平安動作快
從2012年開始,平安集團已將互聯網金融創新視為集團的重要戰略目標。同年9月平安已通過其旗下的深圳平安金融科技咨詢有限公司,投資控股了壹卡會的控股母公司,平安早已事實控股了壹卡會。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市壹卡會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1年5月成為國內首批獲得央行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支付業務許可證》的第三方支付企業。
2014年1月16日,中國平安旗下子公司平安付推出的“壹錢包”全面上線,而作為平安的員工,其名片上少不了壹錢包的“二維驗證碼”。平安已擁有全金融牌照和近8000萬客戶,且客戶本身有著多樣的支付需求。雖然集團旗下有壽險、產險、銀行、信托、證券、基金等不同板塊,但每個客戶都有不同的賬戶,而支付就是將其結合起來的黏合劑。
壹錢包將深化推進“一個客戶,一個賬戶,多個產品,一站式服務”模式,推動保險客戶遷徙到銀行和資產管理。第三方支付則與客戶聯系更為緊密和頻繁,壹錢包就相當于一個綜合賬戶。通過這些打通一些渠道,增加了客戶的粘性和忠誠度,因為任何業務只要跟交易有關就離不開支付。”
壹錢包特別強調了它的一個功能,即生活管理,將圍繞“醫”、“住”、“行”、“食”、“玩”展開。此外,“壹錢包”將會具有333種生活應用場景,可在萬里通的20萬線下商家,300個主流電商平臺上“用錢”,多種支付方式,代替現金和信用卡。
業內人士分析:“這樣一來,通過壹錢包平安就可以輕松也掌握了客戶的消費行為數據,并且進行深度挖掘,甚至可以通過客戶的消費習慣判斷收入、喜好,做成大數據。然后再做精準營銷的推送。而平安的核心客戶會進行較大數量級的常規性交易,平安也不樂見交易數據落入他手。”
太平洋保險正在申請中
太平洋保險在線服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保在線)副總經理林礪透露,由于保費、資金劃轉規模早已達到了千億元,太保集團目前正在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取得牌照后,太平洋保險互聯網平臺將提供更多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如汽車服務、健康、旅游等方面的產品。“2015年太保互聯網生活服務和金融服務將取得突破。”林礪說。
太保和平安的互聯網發展模式也有區別。
林礪說,太保主要自建線上渠道,太保在線就是載體。太保選擇的發展路徑不是與其合作的第三方公司,而只是參股。太保在線今年的突破口是生活服務和金融服務,尤其在可穿戴產品上,會為客戶提供高端健康服務。
據了解,太平洋在線充分落實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戰略轉型要求,圍繞客戶的多元化需求,跳出保險看保險,通過策略性地引入與客戶保險需求相關的其他產品與服務,進一步豐富保險公司互聯網平臺的內容,增加保險公司與客戶接觸的頻次,進而加深客戶對太平洋保險的認知,提升客戶的忠誠度。
人保壽險緊隨其后
2014年年初,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黃洪就曾透露,保監會支持險企設立電商機構的同時,也支持險企拓展第三方支付領域。
人保壽險是監管層表示支持險企拓展第三方支付領域后,首次有了實質性行動。保監會批復顯示,原則同意人保壽險出資2億元,發起設立北京寶付通有限公司(暫定名,以工商注冊名稱為準,以下簡稱寶付通),出資額占比100%。不過要真正實現在線支付功能仍需央行點頭。下一步,人保壽險將依據有關規定向央行提出申請,履行設立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法定程序。
人保壽險全資子公司北京寶付通有限公司的戰略定位主要是順應‘互聯網+趨勢,以第三方支付作為發展互聯網保險的起點和平臺,通過為人保壽險和人保集團各業務板塊提供結算支付服務,以支付的統一整合人保集團內部資源,最終為廣大的人保客戶創造更加便捷的支付體驗,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險保障以及由此衍生的綜合金融服務。
在互聯網平臺的建設上,支付作為一種基礎能力,受到各險企的重視。打通全領域支付,方便客戶選擇也就成為險企努力的方向。
業內預計,一旦條件成熟,中國人壽、新華保險和其他保險巨頭遲早會加入到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陣營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