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總是需要一個人決定,一個人跟從,施需要勇氣,受則需要智慧。
陳道明——用不動聲色的溫柔,換你相濡以沫的陪伴
馮小剛曾經如此比喻兩個好友陳道明和葛優的不同:葛優如遇違章被警察攔下,必是先摸著腦袋嘿嘿嘿地笑,然后做出一副“哥們兒認栽”的實誠表情。這令警察叔叔心生憐憫,臉上雖然還是威嚴,心里卻已經在說:我們愛你還愛不過來呢。而陳道明若是被警察攔下,可以想象,那表情一定是,“要殺要剮您看著辦吧”。
相比于杜憲在婚姻中的柔軟身段,陳道明在婚姻中則捍衛著家庭一家之主的絕對地位。
他們剛結婚時,因陳道明的戶口不在北京,婚后好多年都沒有住房。女兒陳格出生后,一家三口擠在小小的出租房里,生活更加艱苦。那時,陳道明拍一集電視劇拿 100多元錢,為了貼補家用,他一年到頭不在家,時間全都獻給了工作。而杜憲除主持《新聞聯播》外,還要到語言學院進修英語,晚上回來再帶孩子,經常累得掉眼淚。但是越艱苦的生活,反而能將那份愛磨練得更加火熱而純粹。陳道明有時只是回家半天,家里就被歡聲笑語圍繞。他心底一直都只有一個平凡的愿望,一家人一齊往前走,把這個家撐起來。
杜憲工作繁忙,在拍攝節目期間,她的父親突發急性膽結石住院。陳道明及時把岳父送進了醫院,并在手術單上簽了字。住院期間,他在岳父的床邊不眠不休地陪伴了好幾夜。幸虧送院及時,手術順利完成。直到岳父身體好轉后,陳道明才打電話給杜憲告知情況。如果她有外出采訪的任務,陳道明打電話的開場白一定是“別忘了多抹點防曬霜”。
不但將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這個在三十年演藝生涯中參演電影不超過20部、電視劇不超過 35部的中年男人,更是準確把握了杜憲事業的每一次轉型。就像他自己所說:“我從很小就獨立生活,所以現在在事業和性格上才會獨樹一幟。”如今他身上貼著中國最貴的男演員的標簽。他清醒地認識著世界,也將這種清醒帶到了婚姻中,他的每次肯定和建議,都仿佛杜憲前進路上的明燈。當年杜憲去美國訪問學習,馮小剛游說她參演《北京人在紐約》,陳道明看過劇本覺得角色不合適而極力反對后,杜憲作罷。杜憲在鳳凰衛視重新主持環保節目,心里忐忑,她把試錄帶給陳道明看過之后得到了他的肯定,“還行”兩個字簡直成了杜憲繼續主持下去的信心保障。杜憲下海經商,陳道明不僅給予充分支持,還特意囑咐她,“我不懂做生意,但知道‘無商不奸根本沒道理,你用‘誠字待人,肯定輸不了。”果然,杜憲在商場中如魚得水,做得非常成功。
有人說,娶妻當娶杜憲,嫁人當嫁道明。一個溫柔典雅懂得進退,一個鏗鏘有道凡事皆有主見。這是最完美的婚姻,也是最完美的搭檔。但是請你記住,如果婚姻里只有一個人的努力,無論如何也不能和諧地走到終點。這條路終究會一直遭遇分歧,面對分歧,我們應該是什么態度?這對完美夫妻給出了答案 ——站在岔路口,如果將自己是對的看得比伴侶的幸福快樂或者雙方的和諧幸福和愛更加重要,就沒有資格抱怨婚姻為什么不如意。
杜憲——高手都是善于認輸的人
在 2014年最熱的婚戀電影《消失的愛人》里,女主角曾在日記里這樣抱怨兩個人的婚姻:如果你想看到婚姻最丑陋的面目,只需要把兩個人的工作都fire掉。
作為中國第一代當紅女主播,典雅溫柔的杜憲曾經是很多人的夢中情人。她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清華大學院士。1982年,她嫁給了當時籍籍無名的陳道明。1992年,因為特殊原因,杜憲離開了《新聞聯播》主播的崗位,成為一名待業人員。一直在事業里沖鋒陷陣的她突然閑下來,心里感到非常難過,但她想,孩子還小,丈夫工作繁忙,家里經濟條件允許,在家相夫教子,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這正是許多男人求之不得的家庭結構,陳道明卻對她說:“你還是上班去吧。”他總覺得,杜憲的事業應該在外面,在家只會增加彼此的矛盾。
于是他不僅親自給杜憲做可口的飯菜,陪她徹夜傾談,開車帶她去郊外兜風解開她的心結,給她報名學習英語,同時還讓她參加駕駛員培訓班,并“要求”她在半年內通過考試拿到機動車駕駛執照,做好再就業的準備。那段時間,杜憲感覺比上班還忙,渾身充滿了干勁。在陳道明的鼓勵下,1994年,溫文爾雅的杜憲下海了,和朋友成立了“今日新聞廣告有限公司”和“常州先奇影視制作中心”,她分別出任藝術總監和董事長。簡陋的房子,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量,她積極地拍起了專題片和電視廣告。2000年,杜憲又受聘于鳳凰衛視,擔任主持人,策劃、主持《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穿越風沙線》、《尋找遠去的家園》。2007年,又任教于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紅火的事業和穩定的收入重新塑造了一個新的杜憲。她不糾結于家庭的雞毛蒜皮,不關注陳道明事業的起落緋聞。新的杜憲,帶來了婚姻關系的新起點,也給予了兩個人更多的空間。即使兩個人有矛盾打冷戰時,忘性大的杜憲都會主動去跟陳道明和好。她說:“他的人品讓我敬仰,我愿意主動打破僵局,根本沒感覺丟人。”有段時間,陳道明突然出現緋聞,杜憲也只是笑說道,陳道明太聰明,就算有,也會藏起來。既然我找不到,又何必操心呢。
其實,她操心的是他的身體,他的女兒,他的家人。她從來只想認認真真做自己的事,踏踏實實當個好妻子,從來不想借光向影視界發展,更不喜歡“查崗”。大氣的杜憲就像棉花一樣,柔軟而富有彈性,讓陳道明敬而愛之。
后來,杜憲因長年忙碌而健康受損,陳道明又強烈要求她回歸家庭。她又再一次聽從他的建議,當個快樂的全職太太。或許深沉的愛情走到最后都是如此,年輕時可以心懷坦蕩地逼你獨立看你吃苦鼓勵你追求夢想,年老后又不離不棄地隨你喜好與你相伴,從容且努力。杜憲顯然享受這種人生,她說:“我 19歲時對年老有種恐懼,可現在退休了反倒覺得自己年輕了,對生活還有夢想。我覺得女人只要一生都不放棄努力,幸福并非安徒生童話,會實實在在來到你身邊。”如今已經六十歲的她安然地享受著每一天的幸福。
說到底,婚姻總是需要一個人決定,一個人跟從。只有一個人的努力,無論如何也達不成兩個人和諧的關系。施需要勇氣,受則更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