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敏薏 劉倩
采訪趙薇這天是在廣州春寒未褪的三月初,她來拍一本時尚雜志的封面,早上6點多已從香港家中出發,9點一到就準時地坐定在酒店內做造型化妝,她從來不喜遲到。剛拉家帶口還拖上了大幫好友前往澳洲度完春節假期的她一臉輕松,待人親近,完全沒有任何女明星架子。化妝師在她那雙出了名的大眼睛上細細畫著眼線,突然她“哎呀”一聲,貼近鏡子瞪大眼睛,“好像有東西進去了。”小扇子似的睫毛忽閃忽閃,她輕輕甩了甩頭又笑著說,“沒事,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繼續吧。”半素著的臉表現得姿態隨意又從容,像是時光送過來最好的禮物。你或許很早就認識了趙薇,那么,現在的趙薇呢,我們要怎么走進她的世界?
不變的趙薇
從熒屏轉戰到銀幕,演員趙薇陪伴著一代人的成長、成熟。你分不清楚心目中到底哪個記憶深刻的印象才是她,因為無論哪個印象,都很難概括完整的她。在那部讓她一炮而紅的《還珠格格》中,浪漫、神經大條的小燕子讓很多人念念不忘,哪怕是在16年后的今天,寒暑假也照樣翻來覆去地播,收視率一直不錯。但小燕子早已是過去式,更多影迷和觀眾最新記得的是去年那部讓她顛覆形象的打拐類題材電影《親愛的》,她不上妝,穿著沾滿灰塵的土氣碎花棉襖,拎著紅白藍大膠袋,蹲在看望孩子的路上哀哀痛哭,眼淚鼻涕橫流,臉上的眼袋、皺紋一點也不客氣地冒了出來,是這樣一位辛苦半生的農村婦女,也是一位完全放下形象的女星,沉得下氣,舍得下心扔出自己。導演陳可辛說這是她從未有過的突破,大力稱贊其演技。而她憑著這部電影提名了六個最佳女主角獎項。面對面夸她為戲犧牲,敬業值超滿分,她會一筆帶過:“做演員都這樣,有什么。”然后眨眼一笑:“哎,我要趕緊把好看的樣子撿回來,我還能演20歲吧,千萬不要說我老,年輕著呢。”
拍完該片后,她減肥瘦身神采奕奕,穿著禮服出席宣傳、電影節、各種活動,馬不停蹄地接拍新電影換裝換Look,還是像16年前,生命力十足地一再向上,中間隔著的大把時光,一點都算不得數,趙薇說自己不是一個喜歡總結的人,采訪時問她能不能總結一下自己這幾年的工作,她“啊”的一聲,淡淡地說:“我不喜歡總結,也沒有太多總結的習慣,為什么要總結,未來多好啊,對吧。”不太糾結于過去的人,愛把日子過得灑脫,“過去了就過去了,錯的、對的,最終都是對的”,趙薇本身有著率性的男孩子氣,當然并沒有劍走偏鋒地踏上人生的獨特路線,算是圈內最按部就班地進行著結婚、生子、繼續工作的模式,老好丈夫是通過相親認識的,很傳統的方式,但她說,“第一眼就知道是他。”看似傳統無味,但兩人都是瀟灑有型款,愛好相投,喜歡紅酒,“任性”地在法國買下波爾多地區著名的葡萄莊園,不是投資也不為賺錢,和老公飛到當地認認真真地看著土地選,回來翻資料慢慢查,然后購置下來出產自己喜歡的紅酒。
下午的拍攝在一個植物園的池塘邊進行,昨夜下完雨,草地濕漉漉,空氣中有清新的雨氣,水面上氤氳迷蒙。趙薇穿著黃綠相接的春裝紗裙走來,散下頭發,那一瞬間像極了在《情深深雨蒙蒙》中的依萍,天真未泯地好看。她拍照時不喜歡無關人員靠近圍觀,成了大明星多年,拍過的大片無數,她還是會不好意思,攝影師陳漫扯了扯她為了效果做得很亂的頭發,“怎么成這個樣子?”她哈哈大笑著拍拍對方肩膀,“漫漫,拍好看點啊,靠你啦。”她做采訪的時候也是這樣不愛被旁觀,不想被提醒著說話,她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問題,于是趕著宣傳人員和經紀人,“我愛說什么就說什么啊,你們不要看,走走走。”
研究生同學柏邦妮對她的評價是“相當豁達”:很少見她糾結,未曾見她抱怨。趙薇從從容容地說:“我就是這樣啊,人是很難變的。”或許一位真正的女演員就是這樣,大方地把自己每一面掏出來,放大地演,演出來的都是自己,有活潑愛熱鬧的,有沉靜愛思考的,也有悲情的淚目,她也就是她們,隔著三月的天空相見,互相拍拍手,不帶負擔地走下去。
工作,樂在其中
采訪那天,趙薇分別接受了兩家雜志的專訪,時間安排緊湊。當晚她就要趕回香港,因為第二天要去領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頒發的最佳女演員獎,接著要去廈門拍廣告,結束后立刻進組拍新片,一路不停。她自己扳著指頭算了算:“去年4月份開始工作,我居然沒有休息過。春節當然有休息十天,但是這十天想想說也挺累的,旅游也是個挺累的事,所以基本上沒有停過,太奇怪了。”最奇怪的是她活得如同拼命三娘,卻不覺得累,“跟你合作的人,不管是拍電影、拍電視還是拍雜志,其實都是行業內最專業的人,無論哪個角度看,大家都很專業,做起來很順利。自己反而真的不覺得累,這就是工作,我也樂在其中。”
說她是工作狂也不算虛名,前年執導《致青春》時像不用休息一樣,日夜顛倒地忙碌,從各路媒體報道出來的圖片看得出她極累,頭發隨意扎著,牛仔褲也顯得風塵仆仆,緊張地盯著顯示器,手里通常還拿著個擴音喇叭,“那個時候累得都有點不行了。”等到《致青春》上演完,她休息沒多久就返工做回演員,“人已經毀了,所以趕緊做回演員,做回演員會稍微照顧一下自己。”結果挑戰的是《親愛的》,演一位農村婦女,又開始拼了命地折騰自己,甚至在拍這個角色時不讓人去探班,因為不想嚇到別人也不想被打擾,她要入戲。做出了種種努力,終于贏得大片好評。年少時她非常渴望被認同,“剛出道的時候都是非常渴望被認可的,你有觀眾認可了,還希望有老師專家認可你,有老師專家認可你了,你還希望有獎項認可你,總歸對于沒得到的東西有很大的念想。”身經百戰后,趙薇褪去小女孩的青澀無措,能夠很平靜地看待獎項得失,“當然不太會影響到你大的情緒轉變,不會因為某一個獎項而大起大落這樣子,但是對于自己作品的看重還是一樣的,不會有改變。”以前怕被前輩說演得不行,怕觀眾不認可,新人總是充滿了憂慮,也曾戰戰兢兢。但成長到公認封影后的現在,演戲則是完全為了搭救自己作為演員不可避免的戲癮和野心,趙薇說過多次近十年是自己演戲的黃金期,自己不會停止,面對難度很高的角色開始蠢蠢欲動,這要是放在從前是不敢下手去碰的,“現在碰到太簡單的角色確實不太想演,覺得不刺激,要求難一點的。”
去年一年她拍了三部電影和一部電視劇,絕對屬于勞碌命的高產者,她給自己打了85分,“算是很高分,但不算最高分,拍《致青春》那年分高一點吧,通常覺得苦吃得越多分越高。”這種認為“苦頭吃得越多,收獲越大”的踏實性格大概來自家庭影響,趙薇的母親是教師,父親是工程師,父母雙方的職業搭配起來是社會上非常正氣的家長組合,充滿了書卷氣和規矩感,“家里是很傳統的知識分子家庭,典型的嚴父慈母,家教很嚴。”趙薇坦言:“可能小時候給我媽管得太多了,不太有自信,覺得自己不得到是應該的,得到那是奇怪了,沒什么那種覺得這個那個都屬于我的霸氣。”或許就是在這樣的心理的驅使下,她習慣性地要比別人更拼,既要做高度職業化的女演員,也希翼著成為多面手,本來憑著演員身份就可以吃盡天下,卻堅持著去念了導演研究生,送出的畢業作品就是導演了一部票房上億的大熱電影《致青春》,從此帶起了一股青春懷舊電影紛紛涌現的風潮,也被打趣稱為“電影學院有史以來最貴的畢業作品”。
趙薇工作室現在有十幾名員工,旗下藝人除了她自己,還有楊子姍和一位新簽約的男生,趙薇的宣傳總監萌子表示:“薇姐工作重心就是演戲和做導演,她會把她熱愛的事業做到極致。”的確,隨著唐德影視的上市,趙薇所持的股份使她突增千萬身家,丈夫黃有龍入股阿里影業30億,被媒體予以巨大的關注,更讓趙薇的身家成為新聞熱點,而趙薇在商業的好友圈就不乏馬云、任志強等等商業巨人。趙薇倒并不是很在乎這個,她要說的永遠都是自己的工作,“我期待一些更深入的劇本,40歲年齡層的故事是很豐富的,我沒有太多的年齡限制,也沒有想要什么定位這樣子。”她很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想法,“下部戲就有很不一樣的角色,是打戲,可能有黑幫元素,很刺激吧。”至于執導?“當然拍下去,我研究生就是念這個的,有在籌備中,快的話今年拍,慢的話明年拍,這個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樣的題材,肯定不會再是青春片。”
不過在女神的計劃里,也有休息這一選項的,“如果接下來沒有合適的戲,真的想休息一下。不過我休息不代表我退休了,只是歇會兒。我原來想歇會的,但現在反而我越拍越猛,我想拍完下一部戲就稍微歇會了。”
“我屬于很忙那種類型的媽媽”
趙薇于2010年生下可愛的女兒小四月,眼睛長得和她一模一樣,水汪汪,大且閃亮,典型的小美人胚子,自從趙薇在微博曬出相片之后,迅速地萌翻了大批網友,自己也被封為“國民岳母”,和韓寒的“國民岳父”稱號并列,成為中國岳父岳母界最耀眼的贏家。
趙薇的手機里存著女兒小四月的很多萌照,上次采訪她時,她幸福滿溢地拿出來給大家看,還順便“埋怨”了一下自家先生不會拍照,審美不好,老是把女兒拍得不漂亮,自己拍得就好看多了,恢復了小四月本來的顏值水平。她和天底下疼愛子女、無條件付出的媽媽都一樣,既有愛女兒愛到不行的一面,也有認真教育女兒的一面。平時因為工作忙,缺少完整的時間和女兒待在一起,到了春節假期,她終于可以24小時陪在女兒身邊,大年三十那晚,趙薇8點鐘就早早哄著女兒,和她一起入睡。不過她笑說這樣陪在女兒身邊,女兒反而不習慣,“我管得太多了,她自由慣了。”她并不是嚴肅的緊張媽媽,但在對女兒的教育中卻只能扮演著扮黑臉的那個:“她爺爺奶奶、她爸爸還有家里人都不舍得說她,我才是扮黑臉的那個。哎。”工作計劃滿滿的趙薇并不能常常如假期一樣留在家中,她微微有些嘆氣:“對于她來說,我自己應該是屬于很忙那種類型的媽媽。”
現代女性總有很多重身份,既要負責自己的事業,又要兼顧家庭,每一位女性都在探索中盡力而為,不能辜負自己的社會價值,也需常常陪伴著家人歡樂共享。演員的工作更是忙碌得不同尋常職業,本屆明星公民的主題為“陪伴”,作為形象大使的趙薇直言自己也算是“失陪者”之一,“這個主題挺對的,因為我也屬于要提醒自己需要去陪伴家人,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我也要花多點時間陪家里人,父母、孩子啊,都需要去陪伴。”
少說多做低調助人
用大學同班同學黃曉明的話說,“趙薇內心是一個特別熱情、好客、喜歡幫助人的人。”在同學群中,趙薇一直承擔著“攢局人”的角色,喜歡張羅事,在做公益的道路上,她同樣發揮了這樣的性格本色,2004年趙薇在家鄉蕪湖設立“趙薇獎學助學基金”,以獎勵成績優異學生和資助貧困學生,僅2007年便共有24名蕪湖學生獲得趙薇獎學金,81名蕪湖學生獲得助學基金,她還親自回家給學生們頒發獎學金,這項基金一做就是十年,且會持續下去。
黃曉明還感覺趙薇“當了媽之后更熱衷于公益”,2014年,趙薇受邀成為全球清潔爐灶聯盟中國形象大使,帶頭將環保、清潔的生活方式推廣到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在剛剛過去的羊年春節,趙薇又和麥特文化總裁陳礪志共同發起了“V愛·白血病專項基金”,目的是資助3到14歲的白血病移植手術患者,助他們重獲健康。半年前,陳礪志向趙薇推薦了白血病基金這個項目:“我目睹她在慈善捐贈方面的很多行動,在四川和云南兩次大地震之后,她都是讓我幫忙聯絡壹基金先后捐款100萬人民幣,也一直知道她有做一個長期公益項目的想法。”當時陳礪志發了一條微信給趙薇,告訴她這個領域因為耗資巨大、風險高、治愈率低,是一個很難獲得捐贈的領域,但又確實有很多病患特別需要資助。趙薇收到短信后很痛快地表示要加入這個項目,她回復了一句話:“慈善,難才要去做。”2014年12月,基金正式成立,趙薇主要是負責籌款,并率先自掏腰包首期捐款100萬。截至目前為止,V愛·白血病基金會已經完成2例共45萬的資助,第三個資助對象也正在確定之中。基金成立后,趙薇的影響力也得到了好友和網友們的廣泛支持,僅馬云就拿出了一百萬的資助款項。
關于趙薇做公益的記錄有長長一大串,趙薇本人及團隊卻沒有刻意將這些資料整理發布。柏邦妮覺得趙薇最動人的一點就是毫不矯情:“薇姐不太主動提這些事,大概在她看來都是很自然的事,應該做的事。”趙薇在公益事業的默默發力,即便沒有大聲宣揚也讓很多媒體自覺接下了傳遞正能量的接力棒。趙薇今年在發起的第五屆“明星公民”盛典中被授予“明星公民”獎項,第五屆“明星公民”的主題是“愛家、陪伴”,趙薇作為“明星公民”的大使,號召更多人重視“陪伴”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在公益道路上低調前行的趙薇,“明星公民”當之無愧。
(摘自《南都娛樂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