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來認識知名陸龜
陸龜是對陸地棲息龜科動物的總稱,其中包括了諸多品種,想詳細了解陸龜的世界,先要從這些內容入手。
Question陸龜的特點是什么?
陸龜一般都有高拱的背殼,如安哥落卡陸龜、輻射陸龜、豹紋龜等,但也有例外,如擁有扁平背殼的餅干陸龜。陸龜大都皮膚表面干燥,前腿粗大而鈍圓,后腿如象腳,趾間無蹼,行動緩慢。
第3名:蘇卡達龜
體長:70-90cm
體重:60-80kg
由于它們生長于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南境,該地區大多十分干燥,甚至終年難得有水源地可飲水,因此所需水分必需仰賴由食物中獲得,并且藉由高度不滲水的皮膚及挖地洞躲避日曬的方式,來保存體內的水分。此外,由于是屬于沙漠及干燥草原的陸龜,為躲避白天的日曬高溫,它們大多于黃昏或清晨開始活動。
第1名:加拉帕戈斯群島陸龜
體長:130~150cm
體重:150kg
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陸龜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陸龜了,它們分布在周圍的各個小島上共有14個亞種,著名的“孤獨的喬治”就在其中,可惜已經去世。加拉帕戈斯群島陸龜被稱為活化石,是達爾文進化論的見證者,隨后我們會詳細介紹這種陸龜。
第4名:豹斑陸龜
體長:70cm
體重:49kg
分布于非洲大陸的蘇丹、埃塞俄比亞、南非等地。喜歡植物性食物,如蔬菜、高纖維植物、牧草等。
第5名:黑靴陸龜
體長:55-65cm
體重:55kg
黑靴陸龜是亞洲大陸的古老物種,一種賦有神話色彩的龜,其龐大的身體,幽黑的甲殼,四肢披滿粗大而堅硬的鱗片,而頭上鱗片與蛇身鱗片極為相似。
第2名:亞達伯拉陸龜
體長:90-130cm
體重:120kg
身材僅次于加拉帕戈斯群島陸龜,廣泛分布于亞達伯拉島,最喜歡吃水果。
第6名:黃腿陸龜
體長:45-56cm
體重:54kg
它們喜歡棲息在環境幽暗、溫暖潮濕的熱帶雨林中。
第6名:輻射陸龜
體長:40cm
體重:50kg
生活在長滿灌木和森林的干燥地帶,星狀花紋更為清晰。
第8名:紅腿陸龜
體長:30cm
體重:45kg
顏色鮮艷奪目的熱帶陸龜,水果、蔬菜都是它的最愛。
世界上最長壽的陸龜保持者
當前最長壽巨型陸龜保持者是一只名叫“阿德維塔”的雄性陸龜,它體重250kg,品種為亞達伯拉陸龜。據估計,阿德維塔出生于1750年左右,它一直生活在印度加爾各答的阿里珀萊動物園。隨后對阿德維塔龜殼進行的碳年代測定結果證實,這只巨型陸龜的壽命達到255歲左右。
加拉帕戈斯陸龜——真正的歷史見證者
它命途多舛,它見證了達爾文撰寫進化論的過程,也曾被海盜當作糧食……如今加拉帕戈斯陸龜已經進入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正在等待你的關注。
認識加拉帕戈斯陸龜
加拉帕戈斯陸龜是體型最大的陸龜,僅分布于加拉帕戈斯群島的9個小島上。共有12個亞種,背甲隆起高,頭頂有對稱的大塊鱗片。四肢粗壯呈圓柱形。加拉帕戈斯陸龜喜歡吃仙人掌和水果,最喜歡吃菠蘿,遇到水蕨、葉子和草也能將就食用。加拉帕戈斯陸龜可以生活在較干旱的環境中,它的行動非常緩慢,每小時只能移動260米。
●外出時間
加拉帕戈斯陸龜是變溫動物,因此,天亮后要吸收太陽的熱量,每天要曬太陽1~2小時,一天覓食要用8~9個小時,大多在清晨活動和行走,傍晚休息。
●喜歡泥漿浴
據觀察,該物種的行走速度是每小時0.3km。它們有時休息的方式是在雨水形成的泥漿坑中打滾,這可能是為了保護身體免受蚊子和蜱等寄生蟲的叮咬,因為寄生蟲在松散的土壤塵浴中可被消滅。
●不停地吃
加拉帕戈斯陸龜的食譜很廣泛,仙人掌、草、樹葉、苔蘚、地衣、漿果……總之每天進食32~36kg,但低效的消化系統使營養吸收很有限。
●如何保存體內水分
加拉帕戈斯陸龜體內的水分吸取主要來自露水和植物汁液,特別是仙人掌植物。加拉帕戈斯陸龜可以長時間不飲水,如果剝奪了所有的食物和水,仍然能堅持生存18個月。
在口渴時,它們會非常快地喝大量的水,儲存在其膀胱或脖子上的“心包”上,這兩個地方是該物種蓄存的水源。干旱的島嶼,加拉帕戈斯陸龜會舔食巨石上清晨的露水,因為多代巨龜重復舔食的動作,已在這些巖石上形成半圈形的洼坑。
當達爾文遇到加拉帕戈斯陸龜
在達爾文初到加拉帕戈斯群島時,加拉帕戈斯陸龜的數量大約有250000只,1996年只剩下15000只。數量劇降的最主要原因是18~19世紀的捕鯨者及海盜經常捕捉加拉帕戈斯陸龜作為在船上的糧食。
●加拉帕戈斯陸龜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VU)等級。
●加拉帕戈斯陸龜被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Ⅰ級保護動物。
科學家們在行動
為了保護加拉帕戈斯陸龜這個珍貴物種,加拉帕戈斯國家公園控制島上的野生食肉動物和競爭者,并驅趕破壞島上植被的山羊。
育種和保育計劃開始于1965年,迄今為止已成功將7~8個瀕臨滅絕的陸龜亞種降到危險較低的數量水平。科學家們從筑巢地點收集易受到危害的龜卵,給孵出的幼龜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幼龜會在島嶼繁殖中心育種,以改善其早期生長過程中脆弱的生存狀態。當幼龜生長到五歲后再釋放到它們回到野外生存。
全球顯著成果
最顯著和有效的種群恢復計劃是西班牙島亞種陸龜,它們從滅絕的邊緣被保存下來。最初只有3只雄龜和12只雌龜,雖廣泛分散,但沒有發生野外交配。達爾文研究站圈養了這僅存的]5只龜,并在1971年進行繁殖計劃,在隨后的數十年中,將它們的后代放歸到原來的島嶼,目前西班牙島亞種陸龜自然繁殖的后代已經有1200多只。
關于陸龜的八卦
陸龜的感情世界并不像我們想得那么刻板,世界上最大和最小的陸龜也一定是你未曾想到的,這就是陸龜,總有我們驚嘆的一面。
誰是龜爸?
在爬行類和鳥類中經常可以見到精子儲存的現象,這與它們雜亂的交配行為有關。龜類以其長時間的精子儲存聞名,雌龜能將有活力的精子儲存在輸卵管內部的特殊管道中,時間長達三到四年。為了更好地了解這一機制,研究人員在赫爾曼陸龜之間設計了一系列的交配,并對孵化出來的16窩幼龜進行了親子鑒定。
科學家發現,一窩龜蛋里面可以找到來自不同父親的后代,而交配的順序并不影響受精的成功率。之前的研究則認為在最后一次交配中受精的龜卵占有較高的比例。
研究組成員,佛羅倫薩大學的薩拉·弗拉蒂尼發現雄性赫爾曼陸龜的精子會在雌性赫爾曼陸龜的輸卵管里隨機混合。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行為生態學和社會動物學》雜志上。
他們發現,46%的卵群是由兩只或三只雄龜授精的。在由三只雄龜授精的卵群中,他們發現與雌龜前幾年交配過的雄龜貢獻了相當大的比例。這些結果暗示著,貢獻了更多精子的雄龜可能會在卵群中留下更多的后代,這一理論在一些水生龜類中已被證實。但弗拉蒂尼博士稱,這些發現也可能是因為雌龜會主動利用較老的精子,以免其失去活力。她說:“目前我們還無法證明哪個假說才是對的。”
“饑渴”的雌龜
該研究同時也關注了多伴侶的交配系統如何影響陸龜的求愛行為。研究者發現,在單個生殖周期內,雄性赫爾曼陸龜的行為不會因交配的順序不同而改變。無論是第一個還是第二個與雌龜交配,雄龜投入的精力都是一樣的。
然而,當雄龜與三年沒有進行過交配的雌龜在一起時,雌龜會更加配合,不會亂動更不會嘗試逃跑。“根據這種情況,我們推測這些雌龜可能已經‘意識到它們儲存的精子就將耗盡,”弗拉蒂尼博士解釋道,“為此它們更有動力尋求交配。”她還指出,雌龜儲存精子的原因可能是野生赫爾曼陸龜實在是太少了,找到一個伴侶相當不容易。
陸龜的滅絕
在史前時代,陸龜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已知的有陸龜生存的地區有北美、南美、澳大利亞和非洲等地。但隨著人類的出現,陸龜的數量急速下降并呈現滅絕趨勢,因為人類一度將這種行動緩慢的大家伙當作是最好的獵物和食物。目前生活在塞舌爾群島和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陸龜就是幸存下來的陸龜了。
陸龜是如何產卵的
Step1:雌龜會在傍晚時分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挖洞。
Step2:然后向洞中產十幾枚到三十幾枚不等的卵。
Step3:產卵過程結束后雌龜會小心翼翼地將砂礫和土等有機物覆蓋在卵上。
Step4:60~120天后卵就會孵化了。
最大的龜
目前仍存活在地球上的最大龜是棱皮海龜,背殼長度可以達到200cm,其重量超過900kg。最大的淡水龜物種是亞洲軟亮龜,有報告記載它的背殼長度為200cm。有史以來最大的龜是Archelon ischyros,是一種白堊紀晚期的海龜,已知長4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