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9年鄧小平實現了中國高層領導人第一次訪美后,李先念、江澤民、胡錦濤、朱镕基、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都曾在任上出訪美國。與其他領導人訪美相似的行程里,習近平備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的關鍵詞。
北京遇上西雅圖
9月22日,習近平抵達西雅圖的當晚,當地政府和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會在西雅圖的四星級酒店——威斯汀酒店,為他舉行了歡迎晚宴。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說,“在美國,有一些抱怨,說經貿關系的重要性有所下降。甚至有的人懷疑說中國不再像過去那樣,重視中美的經貿關系。”
而要澄清中美關系中的經濟問題,西雅圖是一把不錯的鑰匙。“西雅圖所在的華盛頓州,是全美唯一實現對華貿易順差的州。西雅圖的訪問能夠凸顯中美兩國深厚的經濟與民間基礎。”阮宗澤說。
自1979年以來,西雅圖一直是中國國家領導人訪美的重要一站,并逐漸成為中國領導人訪美的傳統目的地。這一年,鄧小平對美國進行歷史性訪問,最后一站就是西雅圖,也是由西雅圖當地工商界出面招待。
江澤民到訪西雅圖是1993年,來此參加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在這里與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實現了首次正式會晤。
2006年4月18日,胡錦濤當選國家主席后第一次出訪美國,西雅圖成為他訪美第一站,而參觀微軟,則是其“首站中的首站”。
當時的全球首富、微軟公司董事會主席比爾·蓋茨在私宅為胡錦濤接風洗塵。而在之前,中國高層領導人的歡迎晚宴多由美國總統做東。
這一次,習近平也見到了比爾·蓋茨,除了這位老巨頭外,還有來自蘋果公司、Facebook、谷歌、IBM和Uber等企業的高管,他們出席了9月23日舉辦的中美互聯網行業論壇。有媒體認為這次論壇被視作是中國的回擊——舉辦科技論壇,以顯示它對美國科技產業的影響力。
與波音公司的緣分
1979年2月4日,在波音公司董事長桑頓·威爾遜的陪同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來到波音747飛機裝配廠參觀。在廠房外,他登上一架已出售的波音747飛機,細細觀察各種設備后,并詢問了飛機的性能。
鄧小平訪美第二年,也就是1980年,波音公司在北京設立辦事處。又過了一年,從1981年起,西安飛機公司和沈陽飛機公司分別與波音公司相繼同簽訂合同,為波音公司生產飛機零部件。對此,有媒體評論稱,鄧小平的這次參觀,打開了波音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大門,也讓西雅圖開始了和中國密切的商業往來。更重要的是,此后,波音公司也成了中國領導人訪美的常去之地。
1993年,江澤民不但到西雅圖參觀波音公司的工廠,還前往波音飛機裝配工家中做客。
彼時,中美關系已經經歷了4年之多的低潮。江澤民的此次美國之行,是1989年之后中美兩國元首第一次正式會晤。這在當時的中國和美國媒體看來,“對進一步打破西方對華制裁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6年4月,由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率領的中國經貿代表團,在美國以52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80 架波音737飛機。僅一周后,胡錦濤就在時任波音CEO穆拉里的陪同下,來到了當年鄧小平參觀過的工廠。
《紐約時報》當時的報道稱,胡錦濤展現出了博聞強記的特點,能脫口而出一大堆數據:波音飛機過去幾年的銷量以及目前的訂單量,中國當時使用的波音飛機數量,1972年以來中國用以購買波音飛機的總金額,還有中國固定電話用戶數量、中國核電廠發電量和中國2005年出口總額等等。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陶文釗看來,中國與波音之間是互有需求。“中國已經成為波音公司商務客機最大的海外買手。而對波音公司來說,中國變得極為重要,他們還計劃在中國設廠。”
在習近平抵達西雅圖當天,中國最大的飛機租賃公司工銀租賃已和波音民機公司簽署了30架737—800NG的購機協議。
見一見私人老友
習近平在威斯汀酒店里的演講開始前,基辛格先做了一段發言。隨后,習近平上前與基辛格握手,同時左手拍了拍他的胳膊。作為中美建交中的關鍵性人物,幾乎每一個訪美的中國高層領導人都會來見見這位老朋友。
2002年,胡錦濤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美時,就曾在紐約與基辛格暢聊了一下午。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03年12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時,也在紐約與基辛格就中美關系的發展聊了很久。
而據《鄧小平訪美這九天》一書記錄,鄧小平在西雅圖期間,還曾“巧遇”基辛格。
據基辛格回憶,1979年2月4日,他來到鄧小平下榻的華盛頓廣場酒店里留了張便條,希望能拜訪鄧小平。而隨后,鄧小平從酒店出發,徒步來到基辛格住的旅館,兩人在房間里會面15分鐘。
同樣是在這次國宴上,鄧小平還見到了另一個“老朋友”——首訪中國展開中美關系“破冰之旅”的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據前白宮顧問布熱津斯基回憶,尼克松得以出席國宴源于鄧小平的堅持。彼時,尼克松因“水門事件”黯然去職多年,本沒有出現在邀請名單中。
除了在中美關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老朋友外,中國高層領導人也常常在行程中,安排與自己的私人老友一敘。
9月23日,習近平到訪華盛頓州塔科馬市,與他闊別22年的老朋友、塔科馬港口港務局委員康妮·培根重逢敘舊。
1993年,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率團訪問塔科馬時,當地的歡迎晚宴就是在培根家中進行的。習近平回國后,兩人還保持了約一年半的友好工作關系。
1994年,培根還作為塔科馬市長的全權代表訪問福州,與習近平再度見面。
美國學者、著有《江澤民傳》的羅伯特·庫恩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習近平故地重游,是領導人公共外交的一部分,“展現了一種共通的人性,甚或是謙遜,我們就喜歡領導人的這種特質。”
中美友好的希望在青年
除了政治、經濟的交流外,文化交流,也是中國領導人訪美的重要內容,一個慣常的動作是去知名大學演講,胡錦濤就曾到耶魯演講。江澤民和溫家寶都曾在哈佛大學演講,朱镕基則在訪美時選擇到麻省理工學院發表演講。
1997年10月26日,江澤民對美國展開為期8天的國事訪問,這是1989年以后,中國國家元首首次正式訪美。彼時,8年前的陰影尚未完全退去,“中國崩潰論”與“中國威脅論”又交相制造出美國對中國新的敵意。
因為擔心大規模的抗議,白宮曾建議江澤民取消演講。不過,在11月1日,他還是抵達哈佛大學,發表了一次將重點放在解釋中國現狀的45分鐘演講。
演講開始后,會場外也傳來陣陣反華“聲音”,一些反華分子在會場外用高音喇叭呼喊口號。“雖然我已經71歲了,但耳朵還很管用,”江澤民被問及對屋外的抗議者有何感想時回答,“我演講時,能聽到外面擴音器的聲音,不過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說得更大聲。”
“面對年輕人,演講氣氛就會更輕松活潑,能達到不一樣的效果。領導人在出訪國的知名院校演講就是著眼于一個國家的新生力量,面向學生可以擴大和加深他們對中國的正確理解。”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分析道。
習近平此次訪美,突破了一些傳統,選擇了一所高中訪問:林肯高中。華盛頓州長辦公室發言人稱,林肯高中是中國代表團“愿望清單上的第一位”。
林肯高中是塔科馬市生源最多樣化的學校之一,有亞洲血統的學生超過13%,還曾開設過漢語普通話課程。2008年,林肯高中和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結為姐妹學校。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是習近平選擇訪問林肯高中的原因之一。
在有遠見的政治家眼里,這些年輕人是中美關系的未來所系。從1985年到現在已經7次訪美的習近平,更是深知其中意味。在9月22日歡迎晚宴的尾聲,他面對著臺下對美國影響最大的企業界領袖們宣布:“中美友好,根基在民眾,希望在青年……中方支持未來3年中美兩國互派5萬名留學生到對方國家學習,中美將在2016年舉辦‘中美旅游年。中國將為兩國人民友好交往創造更多便利條件。”
(《Vista看天下》3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