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贓方面,中美首次明確將通過商談互認和執行沒收判決,這意味著在嫌疑人外逃無法審判的情況下,美國認定并沒收其違法所得。這將讓海外追贓更為高效便捷。
9月18日和24日,美國連續向中國遣返兩名涉貪人員。而據報道,近期美國還將通過包機向中國遣返逃犯和非法移民,這被外界視為是習近平訪美大背景下中國刑事司法合作的又一大進展。
美國為何選在習近平訪美期間遣返中國貪官?這是否意味著“海外獵狐”的制度障礙正在得到破解?
“遣規則”很特別
9月18日被美方遣返的楊進軍,是紅色通緝令排名第一、“中國第一女巨貪”楊秀珠的親弟弟。
此前,習近平曾多次談到加強中美在反腐方面的合作,在與奧巴馬會晤時,也特別強調遣返外逃人員,并第一個點名楊秀珠。他此次從美國能被引渡回國,被認為是習近平主席訪美前,美方送給中國的第一份“禮物”。
而鄺婉芳此次被強制遣返回中國,顯然又是習近平訪美大背景下中國刑事司法合作的又一大進展。中紀委網站刊文稱,這是繼9月18日美方強制遣返貪污賄賂犯罪嫌疑人楊進軍后,中美反腐敗司法執法合作的又一重要行動。
直到目前,中美雙方還未簽署引渡條例,那么遣返是如何實現的?事實上,美國遣返中國貪腐人員早有先例,最為著名的是余振東案。
2004年,由于余振東認罪并自愿回國受審,通過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美方將涉嫌侵吞中國銀行開平支行數億美元資金的主犯余振東遣返中國,成為中美建交25年來首例經過美國國內法律程序,并由美方執法人員押送至中國的重大經濟犯罪嫌疑人。
此次楊進軍的遣返則更為特殊,這是美國第一次向中國遣返涉嫌職務犯罪的在逃人員。在遣返方式上,雖然中美沒有引渡條約,但是美國采用了引渡的替代措施,完全用移民法的形式,直接將楊進軍作為非法移民遣返。
之前著名的余振東案類似于勸返,是犯罪嫌疑人自愿接受勸返才得以實現。
也有業內專家分析稱,楊進軍可能沒有像楊秀珠一樣申請政治避難。否則的話,在美國法院判決之前,美國不會遣返他。
而對鄺婉芳的處理也屬于引渡的替代措施——異地追訴。在對美國的境外追逃當中,這種做法被經常采用。有些外逃人員,在不能引渡的情況下,由中國主管機關向在逃犯罪嫌疑人躲藏地所在國的執法機關提供此人違反移民法、或者洗錢等方面的證據材料,由該外國司法機關依據本國法律對其實行緝捕和追訴。也就是說,對鄺婉芳的遣返是在對她異地追訴之后,她的刑罰執行結束,才遣返回來。
“鄺婉芳被遣返釋放了這樣一個信號:通過異地追訴的方式,被追訴的這些外逃人員在美國執行完刑罰,或者刑罰因為其他原因消滅之后,還是要被遣返回來的。”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刑法研究所所長黃風分析說,美國選擇在這個時候遣返鄺婉芳,是一種表態,來證明他們與中國在反腐和追逃問題上合作的意愿。
但無論如何,這二人的遣返毫無疑問是美國對中國打擊經濟罪犯、反腐執法的一種認可和配合。也向海外在逃犯罪嫌疑人發出了信號:美國不再是所謂的“避罪天堂”。
外交“打前站”收效顯著
今年4月份,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公布100名涉嫌犯罪的外逃國家工作人員、重要腐敗案件涉案人等人員的紅色通緝令。在可能逃往的國家和地區當中,多數選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移民國家,逃往美國為最多,就有40人。
在習近平訪美之前,9月9日至12日,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作為習近平主席特使,率公安、安全、司法等部門有關負責人訪問美國。
當時就分析稱,此舉是為習近平美國之行“打前站”,雙方將溝通司法合作的問題。其后便有美國官員對媒體說,將不會對中國企業和個人實施經濟制裁。中國官方也發布消息稱,孟建柱此行就共同打擊網絡犯罪等執法安全領域突出問題交換意見,達成重要共識。
而中美在追逃追贓方面早有合作。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于1998年5月成立。2000年6月,《中美刑事司法協助協定》簽訂。2014年10月,中美同意推動在調查、追蹤、凍結、追繳、返還腐敗資產方面開展交流與合作,重點追繳和返還腐敗犯罪資產。目前,兩國是APEC反腐執法合作網絡聯合主席,秘書處設在中國。
在此次習近平訪美之前,美國積極向中方釋放合作態度。觀察者網曾報道,9月18日和24日,美國連續以包機方式,向中國遣返兩名外逃多年的貪污嫌犯。
據報道,安排包機遣返逃犯和非法移民的計劃是今年4月中國公安部與美國國土安全部首次部級會晤時達成的共識。
美國國土安全部曾在官網發布聲明稱,同意精簡遣返收到“最終遞解令”的中國公民的流程,美國海關與移民執法局將與中國公安部密切合作,核實申請旅行證件的中國公民身份,并確保安排定期包機計劃,促進遣返。
是否還會有貪官被遣返
據目前公開的新聞報道來看,被美國強制遣返的海外經濟犯罪嫌疑人就楊進軍和鄺婉芳兩人。雖然,美國可以援引一定的法律來遣返這些人,但這些人又可以通過鉆法律程序的漏洞,獲得漫長的遣返過程。
從公布的紅色通緝令名單來看,其中有40人逃到了美國,如果依靠“強制遣返”,在沒有相應機制的支撐下,難度仍然不小。
在官方公布的訪美成果清單中,中美雙方決定將進一步落實APEC《北京反腐敗宣言》,支持APEC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的工作。
同時致力于加強兩國反腐敗和執法部門間的合作,共同打擊各類跨國腐敗犯罪活動。雙方決定繼續以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為主渠道,進一步落實好兩國領導人達成的有關共識,采取切實措施,推進雙方共同確定的重大腐敗案件的辦理。
雙方還同意加強在預防腐敗、查找腐敗犯罪資產、交換證據、打擊跨國賄賂、遣返逃犯和非法移民、禁毒和反恐等領域的務實合作。
在追贓方面,中美首次明確將通過商談互認和執行沒收判決,這意味著美國可能承認中國法律中的“特別沒收程序”,即在嫌疑人外逃無法審判的情況下,認定并沒收其違法所得。這將讓海外追贓更為高效便捷。
這里提到的中美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成立于1998年5月,通過這個機制,中美雙方曾在相互協助調查取證、追繳被非法轉移的犯罪所得、相互通報有關犯罪情報和對逃犯的監控及緝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令人高興的成果。
然而,兩國一直未締結雙邊引渡條約,造成大部分外逃嫌犯難以引渡回中國。
此次習近平訪美之后,外界也將繼續密切關注中美下一步刑事司法合作進程以及中美之間能否簽署引渡條例,這將關系到楊秀珠等一批外逃美國的犯罪嫌疑人能否被順利引渡回中國接受審判。
在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刑法研究所所長黃風看來,楊進軍此次被遣返可謂意義重大。
“楊進軍不屬于國家工作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貪污賄賂犯罪的同案犯罪嫌疑人。對楊進軍的遣返,實際上是美國首次向我們以移民法遣返的方式遣返貪污賄賂案件外逃人員的成功案例,所以還是很有意義的。”黃風說。
民眾更為關心的是,楊進軍的姐姐、中方“紅色通緝令”上頭號通緝人員楊秀珠何時遣返回國。
移民專家分析,楊秀珠要獲得庇護,就必須讓移民法官相信,她如果回國會受到政治迫害、酷刑或被判死刑,而不是純粹經濟犯罪的懲罰。據悉,楊秀珠還聘請了一名中國專家在法官面前作證,可見她仍在竭力爭取打贏移民官司,避免被遣送回國。
對此,黃風認為,美國不會給楊秀珠提供政治庇護。“楊秀珠現在提出了政治庇護申請,但是我個人覺得,按照美國法律來講,她并不符合政治庇護的條件。根據美國法律,外國人在進入美國之前涉嫌嚴重非政治犯罪,美國不會給他提供政治庇護。”黃風說。
“這次美國向中國遣返楊進軍,或許是遣返楊秀珠的前奏。”受訪業內人士均表達了相似看法。
(《法制日報》2015.9.29、澎湃新聞網2015.9.3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