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國琴 孫升學 李建斌
秋延番茄主要供應9—12月蔬菜淡季,其間適逢“中秋、國慶”節(jié)日大市場,需求量大,栽培效益好。但秋延番茄生育期易受暴雨、干旱及病蟲害等不良環(huán)境影響,常造成減產或絕收。掌握相應的栽培及其配套技術是實現高產高效的關鍵。
1 ?選擇品種
秋延番茄所處的氣候環(huán)境條件與早春栽培條件恰恰相反,特別是幼苗階段7—8月份正處于高溫季節(jié),番茄苗極易發(fā)生病毒病,因此選擇品種時必須選擇抗病性強的中晚熟品種。陜西省可選用毛粉、金棚、中雜系列的高產抗病品種。在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即TY病毒病)發(fā)生重的連作地區(qū)應重點選用抗TY或雙抗(抗TY、抗根結線蟲)品種,如大果番茄金棚8號、金棚11號、改良瑞星5號、浙粉702、德澳特302、歐冠、歐利、粉寶麗等,櫻桃番茄選用紅提、紅玉、粉娘、金串等。
2 ?適期播種
秋延番茄的播種期須嚴格掌握,播種過早,氣溫過高,幼苗長期處于高溫季節(jié),極易引發(fā)各種病害;播種過晚,又因縮短生長期而影響產量。陜西一般7月中旬播種育苗。TY發(fā)生嚴重的地區(qū)可適當遲播,以避發(fā)病高峰期。
3 ?培育壯苗
秋延番茄的播期是夏季,育苗時間僅30天左右。為了培育壯苗,縮短定植后的緩苗時間,一般多采用穴盤集約化育苗,同時由于高溫期水分蒸發(fā)快,因而要求用孔穴較大的穴盤,基質配比要合理,蓄水能力要強。還須注意以下幾點:
3.1 ?遮陽降溫
有條件可用遮陽網遮陽,沒有條件的可搭其他簡易的遮陽棚,以減輕陽光暴曬,達到降低氣溫和地溫的作用。
3.2 ?防蟲滅蟲
7月正是蚜蟲、粉虱的危害盛期,害蟲不僅危害幼苗,還會傳播引發(fā)病毒病,因此苗床要盡量安裝防蟲網,即網室育苗,必要時噴施一次吡蟲啉+病毒A進行藥劑防治。
3.3 ?控長煉苗
幼苗期正值高溫和多雨季節(jié),幼苗極易徒長,因而應保持苗床見干見濕。若雨水過多,則要在苗床上搭防雨棚控制水量,以免徒長或發(fā)生澇害。
適當煉苗。當幼苗長出4~5片真葉時,要適當使其接受鍛煉,逐漸減少遮陽物和控制水分,以利栽后緩苗。
4 ?整地定植
定植田塊每畝撒施4000kg農家肥后,深耕細耙,整平做畦,一般畦寬140cm,其中壟寬80cm,溝寬60cm,做成15cm的小高壟,壟頂寬60~70cm。定植前畦內每畝可集中施用20kg尿素+30kg磷酸二銨+10kg硫酸鉀,或50~80kg的果菜三元復合肥。應選擇陰天或晴天傍晚時分進行定植,栽完后放水灌畦,有利于降溫緩苗。有條件的灌畦后用黑膜覆蓋,之后進行膜下暗灌。定植密度根據品種和留果穗數而定,若每株留4穗果,株距30~35cm,畝栽2500~3000株。若每株留3穗果,可適當密些,畝栽3000~3500株。
5 ?定植后精細管理
5.1 ?調控肥水
定植后不宜過分蹲苗和中耕,如果苗期干旱或傷根,會加重病毒病的發(fā)生和危害,因而定植初期既不能過分控制植株的生長,又不能使植株過于繁茂,所以定植至第1穗花著果前,應根據降水情況進行適當澆水,盡量造成一個氣溫比較涼爽、土壤適度濕潤的環(huán)境。在第1穗果坐住、果徑2cm時,隨水畝施尿素10~15kg催果肥。隨后一茬果一次肥,隨水施入。后期注意氮磷鉀肥的配合施用,可畝施尿素10kg+磷酸二銨15kg+鉀寶5kg,若結果中后期出現早衰跡象,還應進行根外追肥,一般用0.5%尿素+0.2%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進行葉面噴施1~2次。
5.2 ?保花保果
秋延栽培的番茄著果期正處在高溫階段,若坐果不好,也可用番茄靈處理以提高坐果率,濃度應比春季小,如20~25mL/kg左右,在第一花序有2~3朵花開放時,用小型噴霧器噴花,一次即可。噴施番茄靈見效快,果實膨大速度快,而且不易畸形。若是作綠色食品栽培的不得使用激素,可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5.3 ?扣棚及扣棚后調控溫度
番茄若定植在棚內,應先用防蟲網覆蓋,既能防蟲傳毒,又能起到防曬、防暴雨沖刷的作用。到9月份,溫度下降時覆蓋塑料薄膜,棚膜最好選用新膜。扣棚初期,棚內溫度較高,可加大上下通風口,使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夜間15~18℃。隨著外界氣溫下降,逐漸縮小通風口,尤其是下部的通風口。至10月中旬除白天進行通風外,夜間應封閉棚膜,并在棚膜上加蓋草簾進行保溫。也可在大棚內搭建二膜或三膜覆蓋保溫,保證植株后期的發(fā)育和果實轉色。
5.4 ?調整植株
秋延栽培采用中晚熟品種,大果番茄整枝方式多采用單桿或一桿半整枝。根據栽培密度確定留果穗數,一般每株留果3~4穗,每穗留3~4個。搭支架或吊蔓。
6 ?采后催熟
把果頂部轉紅面積達到整個果面的1/4,而果肩部仍為綠色的果采收下來,放在溫度較高的溫室或房間內后熟,上下可鋪蓋干凈的塑料薄膜或草簾、無紡布等,過2~3天挑紅熟的上市。也可用濃度2000mL/kg的乙烯利藥液噴灑或浸泡1~2分鐘,取出瀝干放置在密封的箱筐中,置25℃左右條件下催熟4~6天,即可全部轉為紅色,此時上市的番茄不僅色澤鮮艷而且品質也好。
7 ?防治病蟲
秋番茄生長發(fā)育的環(huán)境溫度是由高到低。因而前期多發(fā)蚜蟲和病毒病,中后期多發(fā)粉虱和晚疫病、葉霉病等,有的田塊還發(fā)生生理性的臍腐病等,應及早采取措施予以防治。溫度高時用可濕性粉劑防治,連陰雨天或溫度低時采用煙劑或粉塵劑防治,并注意農藥安全間隔期。
7.1 ?病毒病
以葉片褪綠、黃化、皺縮、扭曲,小葉、植株矮化和果畸形為主要特征,不僅影響產量,還會嚴重降低果實的品質,對秋番茄產量效益影響很大。病源除原來的煙草花葉病毒和黃瓜花葉病毒為害以外,近些年在陜西關中設施蔬菜產地,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TY)和褪綠病毒病也有擴大蔓延的趨勢,必須及早防治、綜合防治。防治方法,一是選用抗病品種,做好傳毒害蟲防治。二是防止人為傳播,操作時注意用0.1%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操作工具,整枝打杈摘葉時先健株后病株,有條件的還可以采用完成一行植株農事活動后,用肥皂水或10%磷酸三鈉水溶液洗手和農具。三是注意降溫,溫度偏高時,可推遲覆膜時間,或采取向棚膜上灑泥水、小水勤澆、葉面噴水等措施降低溫度。四是果實掛紅時適當早收,以協調番茄生殖生長與營養(yǎng)生長間的矛盾,增強植株抗病性。五是藥劑防治,發(fā)病初期可用20%病毒A500倍液、5%菌毒清水劑300倍液、3.85%病毒必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寧南霉素水劑200倍液防治,中后期可用復配劑防治,采用病毒抑制劑和激素、葉面肥及植物營養(yǎng)平衡劑復配,如寧南霉素+蕓薹素內酯+鋅肥,菌克毒克+優(yōu)果鋅,菌毒清+奶粉+白糖+綠芬威等,交替使用,7天噴1次,連噴2~3次。
7.2 ?晚疫病
一是發(fā)現中心病株,及時拔除并用石灰或多菌靈藥劑封住定植穴。二是及時摘除下部的老葉片,增加通透性。三是及時摘除病葉、病果,用塑料袋密封帶出棚外深埋或銷毀,防止傳染。四是及時用藥劑防治,如75%百菌清(達科寧)600倍液、25%甲霜靈(瑞毒霉、雷多米爾)600~8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600~800倍液、72%霜脲錳鋅(杜邦克露)800倍液,交替使用,7~10天噴1次,連噴3~4次,還可配以40%甲霜銅600倍液灌根。陰雨天用煙劑防治。
7.3 ?葉霉病
優(yōu)先采用47%春雷霉素+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還可用2%武夷菌素水劑150倍液、1∶1∶200波爾多液等藥劑防治。
7.4 ?臍腐病
主要由缺鈣引起,可噴施0.2%氯化鈣溶液,或用優(yōu)果鈣防治。
7.5 ?蚜蟲、粉虱類
這些害蟲不僅刺吸植株汁液,還傳播病毒病,應盡早采用黃板誘殺等物理防治措施,也可釋放麗蚜小蜂、中華草蛉等天敵生物防治。化學防治:防治蚜蟲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1.8%阿維菌素水乳劑2000倍液或1.5%苦參堿500倍液等;防治白粉虱和煙粉虱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5%噻嗪酮(撲虱靈)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3%啶蟲脒乳油3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1500倍液等。
7.6 ?棉鈴蟲、煙青蟲等
鉆蛀性害蟲比較難治,果實一旦被蛀就喪失了商品性,對栽培效益影響極大。應在花期或扣棚前就提早用藥劑防治,同時懸掛殺蟲燈誘殺成蟲。防治藥劑有:Bt粉劑1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500倍液,80%敵敵畏800~1000倍液,1%殺蟲素2000~2500倍液等。可交替使用,隔7~10天噴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