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永成 潘光大 朱菲 羅嵐
豇豆是耐熱性蔬菜,能耐高溫,不耐霜凍。漢中露地3—7月均能種植。發芽適溫為25~28℃,植株生育的適宜溫度為20~30℃。開花結莢期間需要良好日照,若光線不足,會引起落花落莢,同時要求適當的空氣和土壤濕度。豇豆對土壤的適應性廣,只要是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均可栽培。為了確保豇豆的無公害生產,選擇種植區域應選離污染源。
1 ?選擇良種
春季盡量選擇適應性強、抗病、豐產、商品性好的品種,如綠領蛟龍、寧豇三號、之豇28-2、特級小葉王等,都可作為春季栽培的品種。秋季可選擇早熟、豐產、穩產,尤其是前期產量高、上市集中、抗寒性強的品種。
2 ?播種
漢中屬亞熱帶氣候,因為北有秦嶺屏障,所以寒流不易侵入,氣候溫和濕潤。4月平均氣溫15℃左右,最高氣溫達20.7℃。故露地生產播種時間要嚴格控制在4月上旬左右,如遇低溫可用地膜覆蓋畦面,以提高地溫。大棚栽植可在3月中下旬左右播種,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為了減輕病害的發生率,播種前對種子進行溫湯浸種(用55℃水燙種,不斷攪拌至30℃,浸種2小時,撈出后播種)。每畝播種3kg以上。
播前要精細整地,達到田平土碎。底肥盡量施用有機肥和生物肥,每畝施腐熟圈糞3000kg以上,做到土肥混勻、畦面平整。一般可做1.2m寬的畦,雙行種植。長豇豆在苗齡30~35天時定植,每穴2~3株,行距45cm,穴距25~30cm,每畝2500~3000穴。也可于畦上直播,行距0.6m,株距25~27cm,每穴播3~4粒種子。移栽播種前可每畝穴施氮磷鉀(20-8-12)復合肥20~25kg、硼肥2kg。若直播早,可播后蓋膜,以利保溫。播種早或播種面積大時,可先覆蓋地膜再點種。
3 ?田間管理
3.1 ?澆水
豇豆根深耐旱,生長旺盛,比其他豆類蔬菜更易出現營養生長過旺的現象,因此田間管理上要先控后促,防止莖葉徒長和早衰。當豆苗移栽后或直播基本出齊時可澆水定根,定根后苗高10cm左右時結合除草進行中耕培土,此后一直到開花結莢,基本不澆水,促使根向土壤深處發展。出現花蕾后可澆小水,當第1花序開花坐莢后,幾節花序顯現后,要澆足頭水。頭水后莖葉生長很快,待中、下部莢伸長,中、上部花序出現時,再澆第2水。以后進入結莢期,見土干就澆水,才能獲得高產。
3.2 ?施肥
出現花蕾后,每畝追施腐熟人畜糞水800~1000kg。抽蔓開花期視長勢情況淋施腐熟人糞尿,若后期出現脫肥現象,可葉面噴施0.2%~0.3%尿素液或磷酸二氫鉀。
3.3 ?搭架、引蔓
搭架在開始抽蔓后進行。豆類蔬菜的蔓具有左旋性,要注意左旋引蔓。
3.4 ?采摘
注意及時打掉下部老葉、黃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同時要及時采收,第1、2層果要及早摘,尤其是第1層果要早摘,既防止觸地爛莢,又有利于下一層果莢的發育。
4 ?病蟲防治
病蟲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做好病蟲害預防處理,每年的5—7月,是豇豆病蟲害易發期,其病蟲害主要有疫病、銹病、蚜蟲、菜青蟲等。農業措施主要是:輪作換茬;清理田園,撿拾老黃病葉,減少病源菌;清溝排水,既能促使豇豆健壯生長,又能提高豇豆的抗病性。物理防治可以選擇用防蟲網隔離、黃板誘殺等。蟲害也可用大蒜汁液、煙葉浸提液、辣椒和花椒水煮沸提取液等自制殺蟲劑噴施,可有效地防治蚜蟲、紅蜘蛛等多種食葉害蟲。利用生物藥劑防治病蟲害,可用1%農抗武夷菌素150~200倍液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用100萬單位新植霉素粉劑3000~4000倍液防治細菌性疫病。
防治病蟲害時需注意早上不要噴施藥劑和葉面肥。早上豇豆開花授粉,噴藥肥容易引起受精不良、落花落蕾。同時盡量不要使用有機磷制劑或殺草劑,易傷葉傷花傷果。由于豇豆屬于多次采收的蔬菜,所以一定要注意農藥安全間隔期,確保豇豆達到無公害生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