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傳彬
花花草草會跳舞?
也許你不相信,但這是真的。花花草草們的舞姿還很好看呢。
在黔南三都縣上江鎮風柳村的山坡上,生長著奇特的風流草。
它平時看起來跟其他草類植物差不多,但奇怪的是,每當青年男女在旁邊互唱情歌時,草葉好像被歌聲感染了,竟然會翩翩起舞。歌聲激昂時,每對葉片甚至會抱成一團,十分親密。而歌聲一停,草葉就會慢慢地舒展開來,恢復常態。
風流草雖名為“草”,實際上卻是一種落葉小灌木。它全身翠綠,高約100厘米,莖呈圓柱狀,復葉互生,一片葉子均由3枚小葉組成,中間的葉子較大,呈橢圓形或披針形狀,兩邊側葉較小,呈矩形或線形。
風流草對陽光非常敏感,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兩枚側生的小葉會自動地慢慢向上收攏,然后迅速下垂,像鐘表的指針一樣,不停地回旋運轉。同一植株上各小葉做這種運動時動作有快有慢,但很有節奏,看起來就像是舞蹈家在翩翩起舞!
風流草跳這種“陽光下的舞蹈”真是不知疲倦,可以從日出一直跳到日暮。夕陽西下,舞了一天的它將葉片豎貼于枝干,進入睡眠狀態。第二天只要太陽一出來,它又立刻成為一位精神飽滿的舞者。
有趣的是,陽光愈烈,它“舞動”的速度愈快,一分鐘內能重復好幾次。
風流草還有一個分支,叫“圓葉舞草”。它頂部生有卵形或圓形小葉,跳起舞來舞姿更輕盈。
風流草為什么會跳舞呢?
植物學家們普遍認為與陽光有關,它的葉子對陽光特別敏感,有光則舞,無光則息,就像向日葵向著太陽轉動頭莖一樣,但還有其他看法,沒有達成共識。
有的認為是植物體內微弱電流的強度與方向的變化引起的;有的認為是植物細胞的生長速度變化所致;也有人認為是生物的一種適應性,它跳舞時,可躲避一些昆蟲的侵害;還有人認為風流草生長在熱帶,兩枚小葉不停運動,可躲避酷熱,減少體內水分的散失。
至于它們為何會晝轉夜停,植物學家們還沒有研究清楚,存在很多疑問,需繼續深入探索。
除了黔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斯里蘭卡、老撾、尼泊爾、印度、緬甸、不丹以及我國的臺灣、廣東、四川、云南、廣西、福建、江西等地也有不少風流草。它們生長在丘陵、山坡以及山溝灌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風流草作為會跳舞的植物,可以供人們觀賞,另外,它還是一種草藥,具有舒筋、活絡、祛瘀等功效。
植物跳舞并非風流草的專利,有一種花也會跳舞。
據報載,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名都花園一個充滿音樂氛圍的家庭養了一盆開有數十朵菊花的小盆景,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其中3朵菊花會輕輕搖動,好像在跳舞似的。
盆景的主人是一對夫妻,男的擅長彈奏古琴,女的愛吹簫。他們喜歡在家里演奏。
有一次吹簫時,女主人無意中發現菊花在擺動!
她剛開始以為是菊花被風吹動了,不料關上門窗后再演奏優美的音樂,這3朵菊花仍然在“跳舞”。
男主人演奏過許多曲目,只有其中3首可讓菊花“跳舞”,并且最明顯的是《梅花三弄》。
他在距盆景1米外的地方用古琴彈奏《梅花三弄》,第一部分音調親切優美,可菊花一動不動。
當演奏至第二部分時,樂曲跌宕起伏,這3朵菊花開始微微搖動,并且幅度越來越大。大約30秒鐘后,這3朵“跳舞”的菊花又恢復了平靜。
菊花怎么也會跳舞呢?
科學家覺得可能是菊花的蠟瓣或葉片對特定的聲波比較敏感,能通過聲波傳觸共振;也有可能是特定的音樂會刺激植物細胞分泌某種激素,國外曾經就有利用植物的樂感刺激生長的實驗。
對于這株菊花“聽”音樂“跳舞”的具體原因,還有待科學研究進一步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