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敏
“發表”日記,構建“對話窗”。開展“微日記”教學研究以來,我做了一個小小的變化:每天大概有十位同學,到講臺前“發表”自己的日記,伙伴們可以進行評價或者追問。在全班同學面前“發表”的過程,就是一個表揚激勵的過程,同時為學生建立了一個多元互動交流的空間,形成了“對話窗”。在這個自由的對話空間中,大家交流著:自己有了一種“發表意識”,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同伴間互評取長補短,促進習作和評價的水平;教師的評價,能給予學生修改日記的方法。
“治療”疾病,鋪設“磁力場”。說說日記中共同的“毛病”,需要動的“手術”。表揚寫得特別生動、形象的習作,品味好在哪里。教師要適時地指出日記中的不足,直接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微日記講評應該多給學生鼓勵,讓他們充滿信心,愿意寫作,樂于表達。只有呵護“孩子心靈”,他們才能充分感受到更多的幸福體驗,寫微日記也就變成了一件賞心樂事。
“吸引”家長,形成“合力網”。即使是寫微日記,堅持依然是最難的,所以我努力取得家長的支持與幫助。寫了一段時間后,我給家長發喜報,告訴家長您的孩子日記寫得好,堅持得好,家長就會特別開心,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家長就會對自己的孩子的日記特別關注,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