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澤明


那個被多數人稱作哥哥的是你,那個溫潤如玉笑容溫暖的你。那個風光無兩人生如夢的是你。當我對張國榮這個名字的印象,僅停留在書生氣十足的寧采臣的時候,人們總會這樣談論著你,一個人,仿佛一個時代。而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你的獨特人格魅力,是因為一首歌。那首單曲循環,直到淚流滿面的歌《我就是我》。
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我喜歡我,讓薔薇開出一種結果,孤獨的沙漠里,一樣盛放的赤裸裸。
在12年的五四節上,作家韓寒曾親自獻唱這首歌,以激勵身陷迷途的青年學子。他唱得很動情,同樣滄桑的臉上卻是不同的時光,讓人唏噓不已。
《我就是我》這首歌的歌詞很簡單,只有寥寥幾句,不過卻可以輕易打動我。剛開始的前奏似是你的獨白,I am what I am ,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而后音樂漸漸大起來,主旋律依舊低沉暗啞,不過很耐聽。我一直都覺得在這首歌中你帶入了太多的感情,不然我不會在副歌部分聽到隱隱的哭腔。其實細讀歌詞就會發現,里面傳達的情感大多是消極的,充斥著孤立而蕭索的意象。作為演唱者的你,像是落入凡塵的天鵝一樣以倔強單薄的姿勢高昂著脖頸,不愿被俗世玷污,但又注定落入俗不可耐的人之河,成為蕓蕓眾生中遺世獨立的苦行僧。
在你長達十幾年的演唱生涯中,《我就是我》這首歌并不是最出彩的,但卻成為大多數人認識你,了解你的一個踏板。很巧合的,或者說很理所當然的,這首歌中所描寫的那種掙扎的情感多像當時身陷囫圇的你所想向世人表露的。在演唱會上,你穿著白色的衣衫,赤著腳,留著長發,站在萬人擁戴的中央舞臺,捧著話筒,表情肅穆,像完成一場一個人的莊嚴儀式,你說,你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你說,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你沒有用從小就熟悉的粵語來演唱它,而是用普通話唱,但在歌中絲毫聽不出有港腔,卻和所有粵語歌一樣,唱得很深情像是自己親歷的人生。之后,我斷斷續續聽了不少你的歌,無論是粵語歌還是國語歌,我都覺得這首歌是和它們不一樣的。不知道是太過寫實,還是太過抽離,它能時刻勾住我的心魄。它會讓我覺得我可以離你很近,近若觸手可及,又會離你很遠,遠隔萬水千山。
你的音樂和你的人是一樣的,溫吞,壓抑,深情。唱你的歌總會唱著唱著把自己給唱哭了,也把別人給唱哭了。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正是流行音樂繁盛的時候,也就是那個時候奠定了粵語歌多抒情的風格。就像你的歌,幾乎很少有勁歌熱舞類型的,大多數是安靜的,憂愁的,傷感的,要慢慢唱慢慢聽才能品得其中味。
眾所周知,你的一生太跌宕起伏,足以讓好事的人寫一出傳世的戲文。但是不管你的結局如何讓人唏噓,還是有千千萬萬的人稱你哥哥,甚至于無論男女老幼。每年的四月一日在網上總會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愿你已放下,常住光明中。
有人會因為一部電影,一張海報喜歡上你,而我因為一首歌對你念念不忘。簡單沉重的旋律,晦澀真摯的歌詞,謝謝你帶給我的最凜冽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