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云潔
近年來,一些老年人開始不滿足于散步、打太極拳、跳廣場舞這樣的常規項目,逐漸參與一些原本為年輕人“專屬”的時尚運動。醫學專家指出:逆齡運動一定要講究科學,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量力而行;適齡運動也非人人皆可,例如打太極拳就要適可而止。
隨著馬拉松運動風靡全國,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長跑運動當中,其中自然不乏老年人的身影。
即使是長期堅持、訓練有素的老年長跑者,也要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縮短路程和時間。老年人可以進行適度的跑步,但要循序漸進,慢慢加量,有“老慢支”、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病、肥胖等問題的老年人最好不要跑步。
適齡運動是否就無所禁忌了呢?日前,67歲的陳阿姨到醫院就診,近段時間她感覺膝蓋一直很疼,連上樓梯都很困難,醫生檢查后發現,她膝蓋處的髕骨磨損非常嚴重,軟骨幾乎磨沒了,只有做手術換上不銹鋼的關節。原來,陳阿姨已經練了20多年太極拳,太極拳對全身器官都好,唯獨對關節不利,因此經常有關節疼痛現象的老年人就不要開展這項運動了,老年人蹲馬步也要悠著點。
人的關節是有“使用壽命”的,老年人關節老化,而不同的運動項目對不同部位的關節損害程度也不同,因此老年人在進行適齡運動時,要對自己設置一些注意事項。例如,爬山對膝關節損傷最大,老年人不要爬太陡的山,使用登山杖可以減少膝關節損傷,一些激烈的跳躍運動也是不適合老年人的,醫院每年都會有不少因為跳躍運動造成膝關節損傷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