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惠迪



摘??要:在本次調查研究的“央視主持人口誤”網絡傳播的樣本中,至少51%的傳播者身份不明。企業主辦的網站是“央視主持人口誤事件”的主要傳播渠道。傳播的偏向清晰地表現為娛樂傾向。因此,在網絡和自媒體上關于“央視主持人口誤”的傳播,是一種傳媒消費主義文化景觀,是“消費主持人”的文化現象。因此,網絡上關于“央視主持人口誤”的傳播,既不是以媒體或其從業者為對象的輿論監督,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媒介批判。
關鍵詞:主持人;消費主義;文化景觀
中圖分類號:G2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5)04-0044-03
消費主義文化是西方發達國家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1]。在消費主義文化中,人們所消費的主要不是商品和服務的使用價值,而是它們的符號象征意義(比如特定商品象征著某種地位、身份、品位、個性、情感等)[2]。伴隨著大眾傳媒和新媒體的普及,傳媒逐漸成為傳播消費主義文化的重要渠道。傳媒在傳播消費主義文化的同時,消費主義文化又滲入到傳媒的肌理之中,使得傳媒自身發生消費主義文化的變異[1]。
1990年代以來,伴隨著文化全球化進程的深入,在社會、經濟、文化全面轉型和傳媒市場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國大眾傳媒消費主義文化的產生成為一種歷史的必然。傳媒消費主義,一方面體現在傳媒對消費主義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傳播,使其直接影響著社會生活及日常消費;另一方面也表現為傳媒自身的消費主義文化的變異,即傳媒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以消費為目的,圍繞自身產品(傳播內容)的“可消費性”來組織生產[1]。據此,是否可以認為如今在網絡上大量的“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是一種消費主義文化景觀?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探討網絡媒體對“央視主持人口誤”現象的傳播是不是一種消費主義文化景觀,即網絡媒體是否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以消費為目的,圍繞傳播內容的“可消費性”來組織“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的生產和傳播的這一問題,需要對央視主持人口誤網絡傳播的主體和渠道進行描述。
1.總體與樣本。總體可分為目標總體和抽樣總體[3],本次研究的目標總體為網絡媒體傳播的所有關于“央視主持人口誤”的信息。截至2015年1月1日,在百度搜索引擎內輸入“央視主持人口誤”這一關鍵詞所搜索出的所有鏈接,我們抽取前500條鏈接作為本次研究的抽樣總體,這里的每一條鏈接稱之為單元。
在這500個單元中,去除35個無法打開的鏈接(單元),還剩下465個單元。在這465個單元里,有同一鏈接多次出現的情況,將多次出現的同一鏈接認定為一次鏈接(單元),經過以上兩次篩選后最終得到了350個單元作為研究樣本。
2.分析指標。“央視主持人口誤”網絡傳播情況的分析維度為四個方面:(1)傳播者身份。傳播者的身份反映信息來源的性質,傳播者的身份包括各種類型的新媒體、傳統媒體、網站用戶、傳播者類型不明。這里關注的是傳播者或作為傳播者的媒介的社會身份;(2)傳播渠道。這里指從傳播者到達接收者的中介物,根據這一中介物的內容屬性,傳播渠道可分為門戶網站、報紙電子版、傳統媒體官方網站、網絡服務網站、購物網站、教育網站、社交網站、時尚資訊網站、視頻網站、閱讀網站、新聞網站、游戲網站、娛樂網站、社會團體網站、搜索引擎共14類。根據這一中介物主辦方的不同,傳播渠道可分為企業主辦的網站、傳統媒體主辦的網站、政府主辦的網站、通訊社主辦的網站、社會團體主辦的網站五大類;(3)傳播內容。這里指“央視主持人口誤”的具體內容,本文從傳播內容的時間、傳播內容的類型這兩個指標對此進行考察。傳播內容的時間是指把“央視主持人口誤”的信息發在網上的時間;傳播內容的類型可以分為失誤合集(視頻版、文字版)、主持人錯誤報道、主持人回應口誤(微博或接受采訪)、央視對主持人口誤的處置(私人披露)、主持人口誤原因分析文章、網友態度及評價六大類;(4)接收者的反應。這里指接收者在閱讀和收看此類內容后的媒介化反應,如跟貼、轉發、分享等,這可以從網頁瀏覽量以及社交網站中相關信息的數量來進行考察,分析受眾對此信息的關注情形。在社交網站中人既是傳者又是受者。如果在社交網站中相關信息數量巨大,則可以推斷受眾對“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強烈關注。
通過上述的分析方法,本研究可以對研究對象作出如下分析和描述:(1)“央視主持人口誤”的主要傳播者;(2)傳播“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的網站數量和不同網站的信息數量,可分析出傳播“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的主要傳播渠道及其傳播頻度;(3)“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傳播渠道的類型;(4)受眾對此信息的態度;(5)在對傳播情況進行描述的基礎上,對“央視主持人口誤”的網絡傳播性質進行探討。
二、“央視主持人口誤”網絡傳播情況
1.至少51%的傳播者身份不明。在本次調查研究的樣本中有178條信息傳播者不明,占樣本總量的51%。在分析樣本時發現,同一個文本在不同網站上所標注的來源不同,這種情況十分普遍,反映了網絡傳播在信源處置上存在的問題。網民上傳的文本有68條,占樣本總量的19%。因為網民的社會身份也難以確知,所以如果將網民也看作身份不明的信息發布者的話,則信息發布者社會身份不明確者占樣本總量的70%。傳統媒體共發布42條,占樣本總量的12%。門戶網站共發布51條信息,占樣本總量的15%,其中綜合性門戶網站發布的信息為46條,占門戶網站發布此類信息總量的90%。傳統媒體與門戶網站傳播“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的數量相當,甚至還稍多于門戶網站。傳統媒體所主辦的網站和央視主持人自身對于此類信息傳播數量較少(如圖1所示)。

圖1??“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的傳播者比例
2.“央視主持人口誤”的傳播渠道分布廣泛,根據中介物的內容屬性分類:主要傳播渠道為門戶網站。通過對350個樣本進行整理歸類,“央視主持人口誤”的信息傳播共涉及了134個網站和自媒體(傳播渠道)。按照各網站對自己的定位,可將這134個網站分為門戶網站、報紙電子版、傳統媒體官方網站、網絡服務網站、購物網站、教育網站、社交網站、時尚資訊網站、視頻網站、閱讀網站、新聞網站、游戲網站、娛樂網站、社會團體網站、搜索引擎共14類網站。其中79個門戶網站發布了“央視主持人口誤事件”信息,占所有發布此類信息網站總量的60%,是最主要的傳播渠道。其次有15個視頻網站發布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占所有發布此類信息網站總量的11%;社交網站中僅有9個網站發布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占所有發布此信息網站總量的7%。
3.門戶網站類發布的信息總量最大,社交網站類發布的信息量平均數最高。從統計的情況來看,一是發布“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的網站,新聞網站最多,綜合性門網站次之,其它類型網站所占份額較少(如圖2所示);二是從發布的次數看,約有79個門戶網站共傳播了198條信息。其中,綜合性門戶網站發布“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102次,占門戶網站對此類信息傳播量的51%,約占本研究所獲得的樣本350個樣本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綜合性門戶網站是“央視主持人口誤”的主要傳播渠道。
對樣本進行統計發現,門戶網站、社交網站、視頻網站是傳播“央視主持人口誤”這類信息的三大傳播渠道。79個門戶網站共發布198條“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占總量的57%;9個社交網站共發布42條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占總量的12%;15個視頻網站共發布50條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占總量的14%。其中,門戶網站平均每個網站發布此類信息為2.5個強,社交網站為5.2個強,視頻網站為3.3個強(如圖2所示)。

圖2??各類傳播渠道發布信息數量占總信息數量的比重
4.視頻用戶對“央視主持人口誤”的視頻分享有偏好。對研究樣本進行統計發現,視頻網站中用戶對此類信息的分享是主要的傳播行為。視頻網站上的50條信息中,有31條信息是用戶在視頻網站的視頻分享板塊里分享的,占總量的62%,視頻網站官方發布的信息為19條,占總量的38%。可以推斷,用戶喜歡分享或上傳央視主持人口誤的視頻信息。
5.根據中介物的主辦方分類:企業主辦的網站是“央視主持人口誤”的主要傳播渠道。經過對350個樣本進行整理歸類,“央視主持人口誤事件”的信息傳播共涉及了134個網站。這134個網站中有85個是企業主辦的,占到總網站數的63%。綜合門戶網站是發布信息最多、參與傳播的網站最多的傳播渠道,“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一大半也是綜合性門戶網站傳播的。這些綜合類門戶網站的63%的為企業主辦的,所以說企業主辦的網站是“央視主持人口誤事件”的主要傳播渠道。
6.發布“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數量與網站訪問量的多少成正相關關系。統計表明,在發布過“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的網站中,發布該類信息數量由多至少依次為搜狐、百度、網易、鳳凰網、騰訊網、新浪網。這6個均為中國網站訪問量排名前15的網站。中國網站排名網2015年2月5日15點發布的網站排名榜,前15名依次為百度、騰訊網、360安全中心、淘寶、搜狗、網易、1360、鳳凰網、天貓、新浪網、新浪微博、hao123網址之家、搜狐、duba、優酷網[4]。從發布過“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的網站訪問量的情況來看,發布該類信息數量與網站訪問量成正相關關系(如圖3所示)。

圖3
統計顯示,2014年“央視主持人口誤”網絡傳播的信息量突然大幅增加(如圖4所示)。對之追蹤考察發現,2014年2月份名為《@YouTube》的微博用戶發布了《@世界停止喧囂》制作的《7分鐘央視直播爆笑失誤合集》視頻,這一視頻隨后被許多網站相繼轉發,并成為本次調查中被網站轉發次數最多、被瀏覽量最多的一條信息。其他網站直接轉發此視頻39次,此外,使用此視頻截圖制作央視主持人口誤集合文字版的網站也不在少數。此視頻在騰訊網上的點記錄達到了3273.2?萬。在對350條“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的瀏覽量統計中發現,瀏覽量排名前十的信息中,分別有4條是轉發的《7分鐘央視直播爆笑失誤合集》,有4條與“和佳誤稱菲律賓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相關。

圖4
7.媒體傳播“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目的以娛樂為主。企業主辦的綜合門戶網站發布的“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中42%是娛樂性的,以搞笑逗樂為直接的傳播目的(如圖5所示)。非企業主辦的門戶網站雖然在傳播此類信息的數量上遠遠少于企業主辦的網站,但是在傳播此類信息的內容上大部分仍是把此類信息娛樂化。非企業主辦的門戶網站傳播的“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中,有40%是娛樂性質的。與企業主辦的網站不同的是,非企業主辦的網站在報道“央視主持人口誤”的同時,也對主持人口誤的原因和影響進行分析。

圖5
8.近一半網友以娛樂的態度看待“央視主持人口誤”。在隨機抽取的366條網友跟帖中,有48%的網友在帖子中表示看了“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后非常開心,這些網友并沒有從主持人職業的角度對出錯主持人進行深入的分析,包括出錯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響。有30%的網友認為主持人口誤是可以理解的。即使批評主持人口誤的網友,也多是只言片語,并沒有深究的分析的要求。
三、“央視主持人口誤”事件的網絡傳播是傳媒消費主義文化的產物
1.“消費”決定“生產”。新聞傳播者既是本來意義上的信息的提供者、環境的監測者,更是傳媒產品和市場商品的推銷者;受眾由享用媒介公共服務的公民而被視為傳播內容和市場產品的消費者。媒介生產與消費的商業邏輯開始入主傳媒,消費主義文化語境下的媒介運作,遂由此前的“生產”決定“消費”變成了“消費”決定“生產”,從而馭使傳媒內容生產圍繞“可消費性”旋轉[1]。“消費”決定“生產”這一傳媒消費主義文化特點在以營利為目的企業主辦的網站上體現尤為突出。在本次對“央視主持人口誤”網絡傳播渠道分析時,發現企業主辦的網站是“央視主持人口誤事件”的主要傳播渠道,政府、通訊社、社會團體主辦的網站則很少報道此類信息。而迎合受眾喜好、滿足個體追求快樂的欲望的企業主辦的網站,確實獲得了較高的訪問量。這樣,對新聞價值的評判權完全交付給了作為消費者的受眾,受眾的喜好決定了對新聞的選擇。在傳媒自身的這種利潤主導的消費主義傾向下,對受眾的迎合也就不可避免[1]。“由于消費者決策的內在驅動力是對于快樂的追求,因此,這些媒體認為有價值的新聞應當最大程度地滿足個體追求快樂的欲望”。
2.媒介主體形象:傳播“消費偶像”的目的訴求。“消費偶像”,首先是各種明星,尤其是文娛體育明星。其次是各類名人,包括政治名人和其他各領域的名流[1]。目的訴求的轉變表現為媒體生產這些形象主要是供受眾消費的,因此媒體形象塑造的重點是如何使這些形象更具“可消費性”,即引人關注和觀看,而不是引導和教化的目的,不是出于對促進社會生產和人的道德發展等方面的關注,形象的主要功能也就相應地從“可資教化”變為了“可供消遣”[1]。根據本次統計的數據,從傳播內容角度分析,媒體傳播“央視主持人口誤”信息目的以娛樂為主。《@世界停止喧囂》制作的《7分鐘央視直播爆笑失誤合集》這一視頻,被許多網站相繼轉發,成為本次調查中被網站轉發次數最多、被瀏覽最多的一條信息。這些都是對“央視主持人口誤”事件最淺層的娛樂報道,而在作為傳播這一類信息主渠道的企業主辦的網站上進一步挖掘這一事件的原因、造成的影響、網友評論的信息只占樣本的4%。這表明,在?“央視主持人口誤”的網絡傳播過程中,從傳播主體、傳播渠道到接收者,其目的訴求主要表現為一種娛樂性消費訴求[1]。
總之,網絡和自媒體上關于“央視主持人口誤”的傳播,是一種傳媒消費主義文化景觀,“消費主持人”的文化現象。即傳媒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以消費為目的圍繞自身產品(傳播內容)的“可消費性”來組織生產的媒介消費邏輯[1]。因此,網絡上關于“央視主持人口誤”的傳播,既不是以媒體或其從業者為對象的輿論監督,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媒介批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