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永紅
摘要: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大學生危機事件發生的頻繁,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在大學生危機事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從高職院校輔導員應對大學生危機事件的角色錯位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確立輔導員在應對大學生危機事件中的角色定位,建立長效、科學的工作機制,從而減少大學生的危機事件的發生,維護一個安定有序的教學環境。
關鍵詞:高職輔導員? 大學生危機事件? 角色錯位
近年來,世界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越來越明顯,高校內部外部環境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而大學生本身的身心發展還不成熟,對新鮮事物的判斷能力沒有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增強,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矛盾與沖突,從而使各種危機事件頻頻發生,我們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如何從學生關心的熱門話題作為切入點,及時溝通與引導,參與危機事件的處理,化解突發事件的矛盾沖突,來維護校園安全和穩定的教學秩序,捍衛學校的聲譽和形象是我們高職院校迫在眉睫需要研究的問題。
1 高職院校輔導員應對大學生危機事件的角色錯位及原因分析
所謂角色定位,是指與人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和行為模式。輔導員只是高校危機管理系統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因而并不能代替或超越承擔高校在應對大學生危機事件過程中的全部角色,更不能超越承擔不適于自身職責或自身無法完成的角色。但在高校現行危機管理實際操作中,輔導員有時卻承擔了本不應該由自己承擔的角色,反而造成了危機事件解決的不力。本章嘗試分析高校輔導員在應對大學生危機事件中的角色錯位的表現及原因。
在高職院校現存的管理形式中,由于輔導員管理的事務過多,使得輔導員的權利、義務和行為模式的角色定位不準,在對待危機事件中有時是被動的應付,有時是“越位”管理,而不重視日常的預防和善后的恢復等等;這些現象都是高職輔導員在應對危機事件中的角色錯位,如何讓輔導員在危機事件中正確定位,我們必須分析一下輔導員在危機事件中錯位的原因。
1.1 高職院校輔導員對危機事件管理意識的淡薄
目前,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更重視日常事務的管理,而認為一般不會發生危機事件,就是發生了,還有學校、領導呢,自己只是一個執行者,這樣的事件跟自己的關系不大,存在僥幸心理,因此對危機事件的管理不夠重視,管理意識淡薄。
1.2 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危機的組織管理體系中定位不清晰
一些輔導員由于應對危機的經驗不足,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危機事件組織管理體系中的職責,也不了解應對危機事件的相關工作機制,因此不敢主動參與也害怕擔當相關的責任,以至于危機事件發生后,只能被動地應付,甚至會忙中出錯。
1.3 高職院校輔導員對危機管理的理解存在偏差
危機管理包括危機前的預防工作、危機中的處理工作、危機后的善后工作三個階段,而當前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只重視危機事件爆發后的應對,處理,而日常的預防與善后修復工作都被忽視了,其實,這三個階段,任何一個階段都缺一不可。只有做好了日常預防工作,才能盡最大限度的減少危機事件發生的概率,只有將善后恢復工作落實到底,才能有效地減少危機事件對社會各方的影響,從而避免危機的再次發生。
2 高職院校輔導員應對大學生危機事件的角色定位
所謂角色定位。主要是指輔導員在危機事件的預防、處置和恢復工作中應當承擔權利、義務和行為模式。高職院校輔導員在危機事件中應有的角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闡述。
2.1 高職院校輔導員是危機管理機構的重要組成者
輔導員是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成員,受學工部門和學院的雙重領導,因此應成為高職院校管理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危機管理制度的制定應積極參與并是很好的執行者,同時還承擔著維護校園的安全、穩定的責任。
2.2 高職院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危機事件的預防者
隨著世界格局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新情況層出不窮,就業形勢的不樂觀,大學生的思想極易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高職院校輔導員跟大學生接觸最多,更能觀察、了解、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協調、化解矛盾與沖突,努力培養大學生應對危機的潛在意識和能力,從而減少危機事件發生的可能。
2.3 高職院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危機事件的第一應對者
在危機事件發生時輔導員要根據已掌握的情況做出準確的判斷,第一時間積極地參與,妥善處理第一現場,向領導匯報并為向相關專業機構請求援助,請求一切社會力量協助,從而控制事態的進一步惡化,盡快恢復校園的秩序,減少危機事件帶來的損失。
2.4 高校輔導員是危機管理中信息的溝通者和輿論的引導
危機事件爆發后,通常會以各種非正常渠道在校園中傳播并不斷的擴大,引起校園內部的恐慌及社會的不良影響,這時輔導員要以科學、負責、嚴謹的態度,通過召開年級大會等、各種形式向學生及時準確地傳遞信息,引導學生的思想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2.5 高職院校輔導員是大學生危機事件善后的安撫者
使人心在一段時間內難以平靜下來,正常的教學和生活秩序難以得到恢復。此時,無論什么性質的危機事件,發生后都會在學生心理上造成一定程度驚恐、焦慮、無助,這時輔導員就要不斷的關注學生的身心狀態,及時溝通及做好善后處理工作,使學生心里平靜下來,及早的恢復正常的教學和生活秩序。
3 高職院校輔導員應對大學生危機事件的工作機制研究
高職院校輔導員在應對危機事件的過程中,在有相應的素質和能力的基礎上,找準角色定位的同時,還需要構建一整套科學完善的具有實踐指導作用的工作機制。
3.1 危機事件的防控預警機制
所謂防控預警,是指在危機事件爆發前,及時收集和識別可能引發危機事件的前兆信息,對危機事件的發生概率和發展趨勢做出預測性判斷,提前防范并提出警示的工作過程及其制度和方法。在高職院校具體的做法是:①規范學生管理制度,完善安全防范細則,注重培養學生對學校規章制度的認同程度。②建立問題排查機制,掌握學生基本動態,建立群體學生檔案,實行針對性的分類指導。③通過多種媒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危機意識。④完善校園信息監控,識別誘因評估風險。⑤制定危機應急預案,組織預案演練,建立危機預警機制。⑥廣泛利用相關資源,形成多方預防合力。
3.2 危機事件的應急處置機制
所謂應急處置機制,是指危機事件發生后,立即啟用事先制定的應急管理工作預案,并按照相關預案和領導要求迅速開展危機事件處置工作,盡力控制直至平息的工作過程。在高職院校具體的做法是:①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控制事態發展蔓延。②快速全面了解信息,及時主動向上匯報。③積極溝通學生家長,爭取理解支持配合。④關心保護相關學生,妥善解決學生訴求。⑤做好輿情控制工作,引
導輿論正面傳播。⑥發揮學生骨干作用,穩定學生群體情緒。
3.3 危機事件的善后恢復機制
所謂善后恢復機制,是指危機事件平息后,妥善處理政治影響、經濟損失、秩序恢復等問題,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并進行整改的工作過程及其制度和方法。在高職院校具體的做法是:①做好善后干預,恢復正常秩序。②以危機為契機,開展主題教育。③收集整理資料,反思總結經驗。④更新應急預案,評估處理過程。
參考文獻:
[1]陳光.高校突發事件應對策略論[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
[2]劉向信.高校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3]于正偉.輔導員在校園危機處理中的角色定位[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1,3(4).
[4]楊渝.輔導員在高校突發事件中的角色定位與應急管理[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5(SI).
[5]李余華,李黎青,丁陽喜.高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