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俊 孫宇博


摘要:隨著電子商務及網絡的發展,校園快遞迅猛發展,同時也出現了諸多問題。根據校園快遞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新的校園快遞服務運營模式——快遞收發超市。通過引進先進的物流設備和技術,整合各快遞公司,建立校園快遞收發超市,提高物流快遞的水平和效率,為全體師生提供優質的校園快遞服務,提升校園末端物流服務質量。
關鍵詞:校園快遞? 運營模式? 校園收發超市
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大學生作為主要消費群體,對提高快遞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服務于高校師生的校園快遞業務應運而生。由于大學校園管理制度、快遞配送方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一般不允許派送員進入大學校園,而是通知客戶在集中的時間段內到學校周邊的快遞代理點或者到指定位置自提快件。若收件人未能在規定的時間段內到規定的地點取貨將造成二次配送現象,這種現象時有發生,這就對物流行業的服務質量造成了一定影響。據調查得知,目前對于校園快遞派送可分為有代理點和無代理點兩種業務模式。
1 校園快遞的基本運營模式
1.1 有代理點的快遞業務。在校園周邊設有代理點的快遞公司,將貨物集中分揀,由代理點負責人員通過短信通知學生,要求學生在當天的營業時間內攜帶有效證件前往代理點簽收貨物。如需寄送快件則需前往指定代理點中進行辦理,但其代理點規模小,均屬于兼職營業。這種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快遞接收貨損嚴重、快遞人員服務質量差以及配送效率低。快遞配送車輛于每日上午到達代理點卸貨,并完成貨物分揀等工作后通知學生取件的時間通常在當天中午以后,如果下午滿課的學生在中午以后收到取貨短信后無法在當天前往門店簽收貨物,通常只能在次日取貨,于是就增加了存貨的成本。
1.2 無代理點的快遞業務。對于沒有代理點的快遞公司在往學校配送貨物時,在學校周邊等固定露天場所快遞員就地堆垛貨物,打電話通知學生立即前往簽收,如順豐、天貓超市、聚美優品、樂蜂網、拍拍網、當當網、卓越亞馬遜等。這種配送方式給學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配送人員打電話通知學生,常常是在學生午休時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休息。如果遇到收件人無法在指定時間收取,就會出現二次配送的現象。
2 校園快遞末端業務存在的問題
隨著校園快遞業務量的增加,校園快遞的這種運營模式導致服務水平低下,使收貨人對該快遞產生排斥感,導致客戶流失。通過對各大高校校園周邊快遞公司及其客戶的調查研究,目前高校校園快遞運營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2.1 貨損、貨差現象嚴重。在整個配送過程中,出現了快遞飛竄的現象。工作人員從車上卸載貨物,由于快遞件比較多,為了節約時間,直接拋擲快遞,由此造成的貨物損壞,丟失的嚴重后果。
2.2 信息發送不及時。根據訂單的查詢,顯示快件已經到達指定的快遞公司,但是由于這些代理點都是兼職進行快遞業務,有時幾乎時隔一天才能接收到取件信息。
2.3 效率低。到達快遞指定地點,所有的快遞均按姓名的長短分類。兩個字放一堆,其他類的一堆,收貨人在眾多的貨物中尋找快件,這樣效率就會極大降低。有時也會因為快遞人員的失誤,把類別分錯,由此造成的服務沖突更加顯著。
2.4 快遞服務人員態度差。由于工作人員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物流人員的培訓,因此快遞公司的相關管理條例對代理點的實質性約束并不大,以至快遞代理點的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淡薄、觀念落后。
3 校園快遞新模式——校園快遞收發超市
通過對校園快遞的調查分析,筆者提出一種將現有校園快遞資源有效整合、優化的新模式——“校園快遞收發超市”。
3.1 整合校園快遞業務。針對校園快遞代理多、運營模式簡單雜亂情況,整合校園各快遞代理,建立校園收發超市。主要通過與各快遞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統一接收各快遞公司快件,進行分配管理,從中收取中轉費用,并在超市內給各大快遞公司設有專門貨架,儲存貨物,方便客戶取貨和統一配送管理,同時減少各快遞公司在快遞成本投入,包括分散的物流設備、人工管理等,以達到優化校園快遞資源,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3.2 整合校園快遞信息。校園快遞數量大,信息量龐大。 建立校園收發超市,開發專屬校園快遞數據庫,包括快遞接收,存儲狀態等。開展大學生專業技能培訓,熟練操作流程。整合快遞信息,方便收貨人員查詢、提取以及反饋得整個快遞服務過程,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
3.3 整合高校大學生資源。建立校園收發超市,以學校為背景支撐,利用學校資源,與學校勤工助學崗位合作,招聘大學生進行專業培訓,為高校師生開展送貨上門、寄送業務、個性化服務等,為大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同時讓大學生在勤工助學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
4 校園快遞收發超市的運作流程
校園收發超市是以學校為背景,服務于全校師生為目的,并為大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與服務意識,并整合各大快遞公司的末端配送業務,實施共同配送、有效管理。校園收發超市整合各快遞公司的所有校園快遞,將其送進校園,再由工作人員對快件按公司類別、宿舍樓號、到貨日期等分類,通知客戶,根據客戶的要求實施共同配送或客戶自取。整個校園快遞的運作流程包括外部流程和內部流程兩個部分,內部和外部有機結合。
4.1 外部運作流程。校園收發超市外部運作流程如圖1。
■圖1? 校園收發超市外部運作流程
4.2 內部運作流程。校園收發超市內部運作流程如圖2。
■
圖2? 校園收發超市內部運作流程
對于寄件業務,快遞收發超市根據客戶要求選用快遞公司,客戶填寫運單,當天有收發超市分配給相應的快遞公司進行發貨。
對于到件的配送業務,由校園收發超市的取件員從各快遞公司收取當天達到的貨物,將快件到達校園快遞收發超市,工作人員根據快件的快遞公司類別、客戶所在的宿舍號、到貨日期等進行分類編碼,并貼上相應的分類條碼,通過RF槍掃描將貨物的信息錄入到超市的快件數據庫,然后將快件分類上架,通知客戶,根據客戶的要求實施共同配送或客戶自取。待取件時,工作人員通過核實客戶信息(姓名、手機號碼、存儲位置、原所屬快遞公司),查詢貨物位置。當客戶取走貨物時,使用RF掃描條形碼,清除數據庫中該貨物信息,以備新貨物填入。根據客戶要求,如需進行配送,則另行安排。
5 校園快遞收發超市的實施保障
5.1 與快遞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與各快遞公司協商,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通過向各快遞公司宣傳快遞收發超市的運營模式,以獲得各快遞公司建立校園快遞收發超市的支持和信任,并與各快遞公司簽訂代理合同,形成契約關系。
5.2 學校給予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建立校園收發超市,以學校為背景支撐,整個運營模式與學校勤工助學崗位合作,聘用學生進行管理培訓,形成制度,保證服務質量,并按工作時間向其支付工資。學校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和免費的運作場所、資金支持。通過合作管理,一方面起到強化學校管理制度的效果,另一方面使更多的學生走出宿舍,提早進行業務實習,豐富大學生活。
5.3 引入先進的物流設備。快遞收發超市主要是以“提高物流快遞的水平和效率”為目的的,引進的設備有電腦、貨架、標簽、RF槍等。在整個運作過程中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術,正確使用物流設備,使得快遞超市在運營中體現出先進性和高效性。
6 結論
校園快遞收發超市是在整合大學校園優質快遞資源基礎上創建而成的,以高校校園為支撐,集中為各快遞公司開展校園快件配送服務。校園快遞收發超市順利開展的基本思路是,貨物進入校園超市后由快遞員收取分配,通知客戶領取快件。解決了各快遞公司服務差、影響學生正常校園生活以及派件人員耗時間的現實問題。從而逐步完善了學校管理的規范化和快遞服務的優質化,降低了各物流公司的配送成本。
參考文獻:
[1]劉珍,慕艷平.爆倉時代校園物流如何應對[J].中國電子商務,2013(5):29-30.
[2]尚海旭.哈爾濱商業大學校園快遞新模式探討[J].北京:知識經濟,2013(16):109.
[3]魏光偉.基于RFID的快件實名取貨系統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2(23):204-205.
[4]劉珍.高校校園快遞新模式研究[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3,27(1):27-29.
[5]辛爽,呂鴻見.校園整合型自提點的需求及可行性研究[J].現代商業,2014(12):30-31.
[6]趙楊.天貓物流進入高校快遞帶來的新思考[J].價值工程,2013.12.
[7]叢迪悅,胡菘筠.天貓快遞自提網點運營模式研究[J].科技和產業,2013(8).
[8]王曉燕.解讀“校園快遞”[J].運輸經濟世界,2012(9).
本文受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省指導課題“基于協同管理的大學校園快遞配送末端業務整合研究”,項目編號為xcx201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