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松 郝春生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對于電的需求日益提高,促使電纜建設的規模不斷壯大。而電力電纜在電能的傳輸和分配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文章首先對我國目前的電纜專業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進行了詳細地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精益化運維管理的措施,以期能夠促進我國電力行業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電纜專業;精益化;運維管理;措施
在電力系統中,電力電纜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電能的傳輸和分配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電力電纜一般都被運用于一些電網關鍵點,例如配網主干線、變電站出線、用戶的重要供電線路等。電力電纜的穩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對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提高電纜專業的記憶化運維管理水平和質量,有利促進電力系統的健康、良好運行。
1 電纜線路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據相關統計表明,每年我國電纜設備出現故障的次數已經高達2000次左右,其中故障出現在10kV電纜線路的次數為1700次左右,占總比例的85%。針對于這些故障進行了詳細分析與探討,總結了導致故障出現的原因主要包括有設備原因、人為原因、以及外部原因。
1.1 設備原因
由于設備原因而導致的故障主要是主絕緣老化,而主絕緣老化一般都集中在10kV、35kV的電纜線路中。造成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一部分投入使用比較早的電纜設備在材料、制造技術等方面存在著許多的不足,降低了設備的抗老化功能。如果在惡劣的環境中,例如高溫、潮濕等,長期使用電纜設備,不僅會加快電纜設備的老化程度,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設備的絕緣性能。同時,部分電纜質量嚴重不符合相關的標準要求,例如絕緣厚度、外觀質量、絕緣雜質、導體直流電阻等方面,質量存在著缺陷,也會導致電纜設備出現故障。
1.2 人為原因
在人為原因中,大部分主要是由安裝工藝不當而造成的故障。安裝工藝不當與設備原因一樣,基本都集中在10kV、35kV的電纜線路中。這主要是由于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偏低,沒有根據施工標準和施工設計方案進行安裝,使安裝質量不合格,電纜施工受到嚴的損壞,在運行過程中容易發生擊穿現象。此外,有的電力企業并沒有對施工現場進行嚴格的質量監督,缺少完善的施工質量責任機制以及管理制度等,導致施工質量無法得到充分保障。
1.3 外部原因
在外部原因中,由于建設施工以及機械設備損傷而導致的故障占故障總次數的88%左右。這主要是因為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管道施工、市政建設、道路施工、地質勘測等動土工程比較多,導致電纜的運行環境比較惡劣;許多施工單位在沒有得到電力部門的批準之前,便進行施工,缺乏安全意識,并在施工過程中沒有采取任何安全保護措施,經常出現違規操作的行為;電纜設備量具有大、廣的特點,因此需要進行仔細的巡視和檢查,以此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出現隱患,但是在實際中,有的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巡視工作不到位,不能及時處理電纜設備中的各種隱患,從而引發故障。
通過上述,主絕緣老化、安裝工藝不當、建設施工等是導致電纜設備出現故障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須提高對電纜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采取相應的措施降低故障的出現率,提高電纜設備的運行質量。
2 電纜專業的精益化運維管理措施
2.1 提高電纜運維隊伍質量
針對于電纜設備規模不斷擴大,運維人員不足、電纜專業人才培養時間長等問題,需要重新調整運維隊伍的結構,對電纜運行、技術標準、敷設、測繪、故障檢修、接頭制作、巡視等方面的內容進行重點的培養,并根據狀態檢修工作的情況進行深化,對于成熟、先進的電纜狀態監測技術裝備進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以此提高運維隊伍的狀態監檢測技術水平。此外,采用技術骨干講課傳授、技術比賽、師傅帶徒弟等方式,提高運維隊伍的運維質量,為提高電纜專業的管理水平提供重要的保障條件。
2.2 嚴格管理電纜標準化作業
首先,對電纜設備的資料、臺賬等進行完善,加強電纜設備的運維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建立科學的分析機制,以便能夠及時了解電纜的運行情況,針對于其中出現的故障進行有效的處理,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此外,嚴格遵守相關的要求,例如《電纜通道管理規范》,對電纜通道進行有效管理,做好電纜通道的防水、防火、防毒氣、防外力、防塌方等安全保護措施。落實好現場標準化作業,對施工現場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從最大程度上提高電纜標準化作業管理質量。
2.3 加強電纜及其通道的防外破管理
由于電纜及其通道的外力破壞極強,因此必須要加強與規劃部門、政府部門、市政工程設計單位、公用事業單位等的聯系,充分掌握全面的工程信息,加強電力設備的總體位置和數量,從根本上對外力的破壞風險進行合理的控制。同時還要加強巡視工作,尤其是重點施工現場;對容易造成外破的地方進行排查,對于危險源進行現場監督;提高電力設備的宣傳力度,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并且建立聯防機制。
2.4 提高電纜專業技術的監督力度
積極開展專業技術監督工作、專業檢查工作,制定相應的監督檢查團隊,充分保證電纜設備從設計到改造過程都能夠按照相關的技術標準。首先,對電纜專業信息質量進行監督,保證施工信息、檢修信息、運行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及時性進行監督,并制定監督報告,對監督檢查結果進行公開;其次,提高設備的管理力度,做好電纜設備的驗收工作,對于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地處理,保證電纜設備能夠正常運行。
3 結束語
電纜設備在電力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對此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一個技術標準,落實好精益化的運維管理要求,提高運維管理水平,實現精益化運維管理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馬振祺,王津.電纜專業精益化運維管理方法[J].電氣技術,2014(11):112-113.
[2]譚德清,王維國,白晗,等.高壓電纜運行管理智能操控平臺的應用與研究[C]//2011年全國電力電纜安裝與運行經驗交流會論文集,2011:148-153.
[3]白晗,肖華,王維國,等.基于移動通訊技術及二三維一體化的電纜工區運維管理系統研究[C]//2011年全國電力電纜安裝與運行經驗交流會論文集,2011:100-110.
[4]王劍鋒,蔡岳,呂敏江,等.提高并網光伏電站運維管理水平[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13(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