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晨光
教學內容:小學教科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正確、流利、根據人物性格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反復品讀課文的重點句段、關鍵詞語,學生能理解課文內容,并學習徐帥樸實無華、甘為人民公仆的優秀品質。
3.學生能理解課文中3個小標題的含義,學會運用“標題擴充法”概括3個小故事的內容,并理解本課是怎樣通過3個具體事例來突出本文中心的。
教學重點:學生能通過反復品讀課文的重點句段、關鍵詞語,從中體會出徐帥的高尚品質。
教學難點:學生能夠理解本課是怎樣通過3個具體事例來突出本文中心的。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師:初次和同學們合作,我先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姓楚,是二年一班的班主任,同學們可以怎樣稱呼我呢?
生:楚老師。
師:能再簡練些嗎?
生:師。
(課件出示:師。)
師:何為師呢?韓愈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師”去掉一橫,就念——帥。(課件出示:帥)何為帥呢?兵法云:“為帥者,軍之魂也。運籌帷幄,意在天下。”可見,“帥”的本意就是指軍隊中最高級的指揮官。給它組個詞是——
生:將帥、元帥……
師:新中國成立至今,僅誕生了10位元帥。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同來認識這10位元帥當中的一位,共同學習16課《布衣元帥》。
(教師板書,學生齊讀課題。)
師:元帥一詞,我們剛才已經了解,“布衣”是什么意思呢?
生:用布做的衣服。
師:從字面本身理解,“布衣”的確是指用布做的衣服,課題中的“布衣”還有什么深刻含義呢?相信通過我們接下來的學習,大家會有更深的感悟。
評析:教師由“師”與“帥”字形、字義的辨析引入新課,并順勢而導,引發學生對于課題含義的思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現在老師要請同學來讀課文,每人只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同時思考:這篇課文與我們以往所學文章有什么不同。
(教師指名讀文,并及時訂正學生錯誤。)
生:這篇課文講述了關于徐向前元帥的3個故事,每個故事還都有一個小標題。
師:3個故事連綴起來,并各有標題,這正是本文最大的特點。你能準確說出是關于徐帥的哪3個故事嗎?
生:一塊地毯、看門老人、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師:能回答得完整些嗎?
生:課文講述了關于徐向前元帥的3個故事,分別是:《一塊地毯》《看門老人》《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
師:你說得真好!這也正是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評析:教師很好地抓住文本特點,在師生交流中,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文章特色,概括文章內容也是水到渠成。
三、 對話文本進行學習
㈠ 學習《看門老人》
師:請同學們略讀課文的3個故事,你覺得哪一個故事的內容與課題《布衣元帥》的內容最為契合?
生:《看門老人》。
師:我們就先來學習第二個故事《看門老人》。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試著結合小標題,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師:誰來試試?
(生面露難色。)
師:可以用這樣的句式來說。
(課件出示: 把 當成了 。)
生:這個故事主要寫了新娘把徐帥當成了看門老人。
師:像這樣,以小標題為中心,補充課文中的相關內容,把它們穿連起來概括故事主要內容的方法就叫做“標題擴充法”。
(課件出示:標題擴充法。)
師:新娘竟然把徐帥當成了看門老人,她自己是如何解釋這其中的緣由的呢?
生:在故事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她埋怨丈夫沒早說,喃喃自語:“做夢也沒想到元帥會是這樣,比普通人還普通呢!”
師:元帥究竟什么樣?和新娘想的有什么不同呢?默讀故事的第一自然段,用橫線畫出相關語句,一會兒交流。
生:新娘想元帥肯定很威風,元帥府肯定車馬盈門,衛兵不少。可是按響門鈴后,一個身著藍布舊衣的老人開了門。而這個老人竟是徐帥,與新娘想的截然不同。
師:在你找到的這句話中,最能體現徐帥普通的詞語是什么,能談談你的理解嗎?
生:我認為是“藍布舊衣”,說明徐帥的衣著很普通。
生:我想來補充,一個“舊”字更說明衣服已經穿了很久,看來徐帥并不講究穿著,而是像普通人一樣穿舊衣服。
師:結合重點詞語來談感受,我們的理解就更深刻了。這就難怪新娘認不出徐帥了,你能讀出新娘的這份驚訝嗎?
(課件出示:做夢也沒想到元帥會是這樣,比普通人還普通呢!生讀。)
師:徐帥的普通僅僅體現在他的衣著方面嗎?誰來繼續交流?
生:我找到的語句是:他們走進一條小胡同,來到了一個油漆剝落了的大門口。“油漆剝落”說明房子已經十分破舊,而一個堂堂大元帥竟然住這么破的房子,也說明了徐帥的普通。
生:我來補充。“小胡同”說明徐帥家的位置很偏僻。住在小胡同里的應該都是普通百姓,誰能想到徐帥會住在這呢?
師:對呀!作為開國元帥,徐帥位高權重,可他的住所竟是如此偏僻,衣著竟是如此簡樸,難怪新娘會說——
(生齊讀:做夢也沒想到元帥會是這樣,比普通人還普通呢!)
師:徐帥的普通僅僅是指他生活簡樸嗎?文中還有許多描寫徐帥神態的詞,瀏覽課文,把這些詞語畫下來。
(生畫出詞語:和藹、慈祥、親切。課件出示。)
師:誰來領大家讀一讀這幾個詞?
(一生領讀,其他學生跟讀。)
師:我發現,同學們在讀這些詞語的時候,語調輕柔、溫和,有的同學甚至飽含笑意,為什么要這樣呢?
生:因為這幾個描寫徐帥神態的詞語說明徐帥沒有官架子,為人親切,容易親近。
生:我覺得徐帥平易近人,與他交流應該很舒服,所以才這樣讀。
師:楚老師現在也滿面笑容,你可以用哪一個詞來描述我的神態呢?
生:和藹。
生:親切。
生:慈祥。
師:慈祥?
生:不行,慈祥是形容年紀比較大的老人的。
師:對了,這幾個詞雖意思相近,但在使用時還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才準確。
師:徐帥生活簡樸,又如此平易近人,這些都是新娘沒有想到的,所以新娘才說——
(課件出示:做夢也沒想到元帥會是這樣,比普通人還普通呢!生齊讀。)
師:新娘這一句簡單話語,除了表現出了她的驚訝之外,還蘊含了哪些情感呢?
生:我覺得新娘還很羞愧。她不知道看門老人就是徐帥,所以對徐帥并不禮貌,當她知道真相后,一定很羞愧。
師:你能讀出新娘的羞愧嗎?
(生讀。)
生:我覺得還有新娘對徐帥的敬佩。徐帥忙于國家大事,很偉大,但在生活中卻這樣普通,太了不起了!
師:你能讀出新娘的這份敬佩嗎?
(全班齊讀。)
師:作為開國元帥,徐向前同志雖位高權重卻始終保持著簡樸的工作作風,而且平易近人,所以人們才稱他為——
(生齊答:布衣元帥。)
評析:教師抓住 “做夢也沒想到元帥會是這樣,比普通人還普通呢!”這一重點語句,并以此為中心展開教學。教師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注重引導學生品味語句、辨析詞語,使學生對于文本內涵的理解更為深入。同時,教師朗讀指導有序,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使交流與朗讀相得益彰。
㈡ 學習《一塊地毯》
師:同學們,我們通過品味《看門老人》故事中的重點詞句,體會到了“布衣元帥”的真正內涵。接下來,請同學們用同樣的方法來自學課文的第一個故事——《一塊地毯》。
(課件出示自學提示:1.用“標題擴充法”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2.仔細讀一讀秘書與徐帥之間的對話,把最能體現出徐帥優秀品質的句子用橫線畫出來。3.把你的感受與同學們分享,用朗讀展示。)
生:我用“標題擴充法”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內容,寫的是徐帥要求秘書把一塊地毯送到三座門招待所。
師:你們的學習能力真強,已經掌握了“標題擴充法”。誰來結合語句交流你的感受?
生:我找到的語句是:“還是送去吧。”徐帥打斷秘書的話,“現在國家還很窮,每元錢都應該用到建設上!”說明徐帥一心想著國家建設,從不顧忌個人得失。
生:我來補充,徐帥總是為國家著想,對自己生活的要求卻很低,“每一分錢”說明徐帥認為對于國家來說,每一分錢都很重要,我認為徐帥有克己奉公的優秀品質。
師:“克己奉公”這個詞用得真準確。現在,咱們就來讀一讀徐帥與秘書之間的對話,再一次體會徐帥克己奉公的優秀品質。
師:俗話說“言為心聲”。我們該如何讀好這段對話呢?
生:讀秘書的同學應該讀出秘書不想送回地毯的不情愿,語速可以稍慢一些。
生:讀徐帥的同學應該讀出徐帥要求秘書送走地毯的堅決,語氣上還要注意有親和力。因為秘書是被徐帥的話語感動了,才決定送走地毯,而不是因為命令。
師:你的體會真深入!老師還要提醒讀旁白的同學,注意提示語的位置變化。
(學生分角色讀對話。)
評析:由扶到放的教學設計更為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學生習得方法,并在課內得以運用。
㈢ 學習《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師:徐帥不圖榮華,不求享樂,一心想著國家建設,克己奉公,難怪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
(生齊答:布衣元帥。)
師:徐帥又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的呢?默讀第3個故事,先用“標題擴充法”概括主要內容,再結合相關語句談感受。
生:我用“標題擴充法”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寫的是徐向前元帥教育自己的子女“路是自己走出來的”。
師:誰來結合相關語句談談你的感受?
生:我結合的語句是:徐帥常常告誡自己的子女,不要靠爸媽去“鋪路”。“鋪路”一詞加了引號,我覺得是不要依靠徐帥來獲得不正當的利益。徐帥不僅自身樸實,還要求子女不搞特殊。我認為徐帥非常正直。
師:能夠抓住“鋪路”一詞的引申含義談感受,你真會學習。對于這句話,誰還想從不同角度來談?
生:我想結合“常常告誡”一詞來談。“常常告誡”說明徐帥十分重視對子女的教育,絕不允許子女搞特殊。
師:“告誡”一詞抓得準。你能說出它的近義詞嗎?
生:教育。
生:警告。
生:勸告。
師:大家可以把這些近義詞融入到句子當中,讀一讀,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要選用“告誡”一詞呢?
(生讀語句。)
生:“教育”和“勸告”都不足以說明徐帥對事情的重視。
生:“警告”一詞太過嚴重,不像是父親對子女的教育。
生:“告誡” 既有警告,又有勸導的意思,表達徐帥對于女的嚴格要求更準確。
師:你能讀出徐帥的嚴中有愛嗎?
(生讀。)
評析:教師重視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將詞語的辨析融入到相關語境當中,在反復讀文中,感性地體會作者用意,并順勢進行朗讀指導,深化對文本的理解。
師:在換房問題上,徐帥有一次告誡子女——
(課件出示徐帥與女兒的對話,學生自由讀。)
師:徐帥與女兒的對話與徐帥與秘書的對話在敘述中有什么不同嗎?
生:徐帥與女兒的對話沒有提示語。
師:作者為什么不寫提示語呢?你能聯系上文說說嗎?
生:因為作者稱這段對話為“審問”。更表現了徐帥對于這件事情的重視和對子女的嚴格要求。
師:你的理解太深刻了。我們就來讀一讀這段對話,再次感受徐帥的正直、自律。
(生分角色讀文。)
評析: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但并未停留在文字本身,而是通過對話內容的比較,角色朗讀的指導等多種方法,引發學生與文本的共鳴,強化對文本內涵的感悟。
四、 回歸整體,明晰結構
師:同學們,作者通過3個小故事,從不同方面贊頌了徐帥克己奉公、平易近人、生活簡樸、正直自律的優秀品質。那么,這3個相對獨立的小故事與課文第一自然段有著怎樣的關系呢?
(生自由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第一自然段贊頌了徐帥樸實無華的優秀品質。作者再通過3個故事的講述讓每位讀者都感受到了徐帥的優秀品質。
生:作者先在開頭交代徐帥的樸實無華,又用3個故事證明了作者的想法,更有說服力。
師:作者先說觀點再以事為例,大有“君若不信,有事為證”之意。徐帥樸實無華的品質就更深入人心。讓我們齊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表達對徐帥的敬佩之情。
(生齊讀。)
評析:上課之初,學生對文本特點略有感受,但此時的強化,更令學生明確了作者結構安排的巧妙。
五、 深度拓展,升華主題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不圖享樂、克己奉公、樸實無華的布衣元帥——徐向前。1990年9月24日,徐向前元帥結束了他偉大而又傳奇的人生。他一生金戈鐵馬、叱咤風云,德高不自傲,功高不自居。他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的精神會永垂不朽!
(課件出示:革命一生功高蓋世從不居功自傲,克己奉公樸實無華堪為人們公仆,布衣元帥。生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