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敏 倪鵬
【摘要】確立工作績效的一種有效管理方法就是績效評估,它是采用科學的方法,參照制定好的標準,及時考查公司員工對公司所規定的職責履行的程度的方法。又可以稱為績效考核、績效評價等。績效評價不僅是一種控制方法,同時也作為行為導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勵的作用。本文主要基于績效評估的層面上,進一步分析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同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復合型計算機人才。
【關鍵詞】 大學計算機 績效評估 大學教學
在大學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深受大學教師的困擾的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花費大量精力授課,學生卻在下面無動于衷,嚴重出現了教與學的脫離。教師在面臨教學效率的急劇下降,所產生的投入與收益不成比例。怎樣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優化教學效果、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每一個大學教師所重視的。在日常教學中,利用績效評估幫助我們在解決問題方面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一、相關概述
1.1績效評估的基本原則
1、差別原則。績效評估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別,有著明顯的界限。當然,績效評估是屬于激勵措施,能夠有效激發評估者的熱情。除此之外,還應該對評估者進行客觀培訓。2、客觀原則。在進行績效評估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基本原則就是:客觀原則。在對考核者進行績效評估時,要明確遵循績效評估的標準,客觀的進行評價。當然,在分析和討論績效評估的結果時,應該考慮和實際的評估結果保持一致,不能胡編亂造更不能進行夸大或者貶低其意義之處。3、科學、便利的原則。從整個評估的開始到最后的結束,都要遵循科學、便利的原則。并且要正確使用現代手段,對考核者進行準確而又公正的評估。除此之外,為了達到更好的績效評估效果,應該要求操作步驟的簡潔,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投入。
1.2績效技術概述
績效技術主要是在程序教學和教學系統設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課堂教學是一個由學習者、教育者和教學信息組成的。要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對教學系統進行優化。績效技術的應用是從績效的角度開發出的系統,能夠有效地開展績效差距的需求分析,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必然要求。績效技術是通過分析績效目標,而得到應采取的干預措施,進一步的促進個人和系統的共同發展。將績效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改革課堂管理、促進學生與學習,進一步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和教學效益的提高。因此績效技術在優化教育教學過程中是切實可行的。
二、在教學過程中績效評估的應用
教師可以通過績效評估,快速得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這些信息的收集,也能夠幫助教師進行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績效評估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教師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目標保持一致。績效評估可以系統的分析學生的學習表現情況以及學習成績,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績效評估的應用
3.1分析績效評估在計算機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隨著大學計算機的學習效率的下降,逐產生了教與學之間的矛盾。為了能夠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怎樣正確的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正視自己學習能力、學習狀態以及學習水平。基于學生自身方面,學生通過績效評估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自我認識,為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獲得有力的競爭優勢。基于教師教學方面而言,教師利用績效評估手段,可以有效篩選出高效與低效的學生,以及為學生提供學習方法準則。
3.2實施績效評估的策略
1)在結束教學單元之后,學生應該自覺績效目標,認真完成計算機操作步驟,并及時填寫《評估計算機應用教學的績效考核量表》,同時量表中的每一項任務都將作為考核點。2)在結束教學單元之后,教師可以采用《評估計算機應用教學的績效靠考核量表》,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測試以及評估,從而統計出達到績效目標的學生以及沒有達到績效目標的學生。特別針對沒有達到績效目標的學生,進項分層次的輔導,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3)在結束教學單元之后,學生采用模擬題的系統進行自我評估,假使出現某些同學不合格的情況,可以根據《計算機應用階段評估量表》找出失誤,總結其根本原因所在,找到解決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整體水平。
四、結語
在大學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巧妙運用績效評估制定,能夠有效的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展進行系統的了解。同時能夠幫助教師針對學生情況,制定完善的教學模式提供依據,從而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當然,在借鑒績效評估原則的同時,難免會出現一些狀況,這就需要教師在實施績效評估的過程中,認真總結分析,從而進行有效的調整,最后實現計算機復合型人才。
參 考 文 獻
[1]劉世清,關偉.教育績效技術:績效技術與教育技術融合發展的走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04)
[2]林君芬,馬寧,林濤,何克抗.績效技術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0(04)
[3]許成來.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績效評估模式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