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
【摘要】 為推進縣域電力通信網的建設,滿足配電自動化業務需求,基于TD-LTE的無線寬帶專網在南通如東縣試點建設。本文介紹了該項目的建設情況,并對無線專網在電力系統建設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對無線專網在電力系統的大規模應用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 TD-LTE 1.8GHz 縣域電力通信網
縣域電力通信網是推進農村電網智能化建設,保障電網生產、運行、管理和供電服務的重要基礎,為規范有序推進縣域電力通信網的建設,不斷提高農網智能化水平,國網公司在全公司范圍開展了縣域電力通信網試點建設工作。南通如東縣供電公司作為江蘇省的三家試點單位之一,重點開展了TD-LTE 1.8GHz 無線寬帶專網的建設工作。目前,該無線寬帶系統已竣工投運,各項指標均能滿足電力系統業務要求,證明了無線專網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是可行的。
一、業務應用分析
如東TD-LTE 1.8GHz 無線寬帶專網目前重點試點開展配電自動化、分布式電源控制等生產控制大區業務。
1.1配電自動化業務
1)配電自動化。配電自動化基于對各配電終端信息的采集,實現對配電系統的監測與控制,并通過對采集數據的分析計算和相關應用系統的信息集成,實現對配電網的輔助科學管理。2)配變監測。配變監測實現配電網10kV公用配電變壓器的監測,通過采集配變和開關的運行狀態、電能質量監測,并對采集的數據實現管理和遠程傳輸,以提高配變的運行管理水平,降低配電線路損耗。
1.2分布式電源控制
分布式電源控制實現對分布式電源的并網斷路器、升壓變壓器、逆變器的運行狀態進行檢測,并對采集的數據實現管理和對設備遠程進行控制。
二、TD-LTE 1.8GHz 無線寬帶系統概述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長期演進)技術采用OFDM和MIMO作為其無線網絡演進的標準。在20MHz頻譜帶寬下能夠提供下行326Mbit/s與上行86Mbit/s的峰值速率。LTE技術具有非視距傳輸能力強、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強、傳輸距離遠、帶寬大、不受限于地面線路結構等諸多優點,能針對配電自動化、計量自動化以及配電網視頻監控業務等需求,能夠在非視距的條件下為用戶提供多場景下的高帶寬無線數據接入,以及VOIP、視頻監控等多種增值業務,改善電網整體工作性能和效率。
三、TD-LTE 1.8GHz 無線寬帶系統在如東電力通信網中的應用
3.1通道組織
如東TD-LTE 1.8GHz 無線寬帶系統按I、II區網絡配置,主要傳輸配網自動化信息,業務需從配電終端傳送至如東供電公司,網絡分為接入層和骨干層兩層,其通道組織如下:接入層通道為配變終端至骨干層節點的傳輸通道,擬采用無線寬帶方式,技術體制采用TD-LTE,頻點選用1.8GHz。配電終端配置無線寬帶數傳終端,通過本工程新建無線寬帶系統將信息接入基站。骨干層將利用如東骨干通信網接入層網絡,無線寬帶系統基站信號接入如東PTN傳輸網傳送至如東縣供電公司。
3.2基站設置及覆蓋仿真
考慮覆蓋范圍要求并按利用如東供電公司自有物業設置基站的原則,本次5個基站分別設在供電公司大樓、微波站、掘南變電所、掘港供電所、配送中心,天線掛高均為45米。綜合考慮本期基站擬建設的位置、覆蓋區域無線環境、天饋線條件等因素,通過系統仿真確定整個無線寬帶系統的覆蓋范圍。
1、系統參數。本次系統仿真采用同頻組網,小區帶寬為5MHz,小區發射功率為46dBm,噪聲系數為3dB,采用4*4MIMO多天線,RS信號功率12.2dBm,調制編碼方式采用自適應調制編碼(AMC),采用水平波瓣3dB寬度為65度的定向智能天線對定向站進行仿真。
2、無線傳播仿真模型。本次無線網絡規劃的傳播模型如下公式所示,其中k1~k7的取值根據標準Cost231模型轉換而來。標準宏小區傳播模型:
其中,
Path_Loss:傳播路徑損耗中值(dB)
d:接收機和發射機之間的距離(km)
Clutter_Loss:地物衰減修正值
Hms:移動臺天線有效高度(m)
Heff:基站天線有效高度(m)
表1 區域傳播模型(Aircom格式)
區域類型 K1(dB)
衰減常數 K2
距離衰減常數 K3
移動臺天線高度修正因子 K4
移動臺天線高度修正因子 K5
基站天線高度修正因子 K6
基站天線高度修正因子 K7
繞射修正因子
城區環境 156.61 44.9 0 0 -13.82 -6.55 0
郊區環境 151.67 44.9 0 0 -13.82 -6.55 0
3、覆蓋仿真分析。RSRP(RS Received Power,RS接收功率)是衡量RS信號(Reference Signal,參考信號)覆蓋的一個基本參數,這里的RSRP值是指每RE(Resource Element,資源粒子)的RS信號接收功率。只有RSRP達到了一定的門限,才能進行后續的業務性能的分析。本次覆蓋仿真將采用通過對5座基站RSRP的仿真,得到了基站覆蓋的范圍。站點覆蓋仿真結果如圖1。
根據該區域RSRP仿真圖層統計,覆蓋區域內的信號強度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RSRP覆蓋統計
RSRP強度(dBm) 區域面積(km2)
-115.00 <= x < -110.00 dBm 81.670
-110.00 <= x < -105.00 dBm 49.025
-105.00 <= x < -100.00 dBm 29.070
-100.00 <= x < -95.00 dBm 16.384
-95.00 <= x < -90.00 dBm 8.544
-90.00 <= x < -85.00 dBm 3.580
-85.00 <= x < -80.00 dBm 0.665
4、結論。本次仿真中根據如東地區五座基站的分布位置的具體無線環境劃分5座基站的各扇區仿真環境。配送中心離城區較遠,周圍無明顯建筑物遮擋,仿真中將配送中心的朝北的扇區定義為郊區環境,其他兩個扇區及城區四座基站的扇區定義為城區環境,仿真結果如圖3.2-1所示。
工作在1.8GHz頻段的TD-LTE無線系統,當RSRP>=-115dBm時,系統室外覆蓋面積大約為81.67km^2。當RPRP=-110dBm時,城區環境的小區覆蓋半徑為1.9km,郊區環境的小區覆蓋半徑為3.89km。而根據鏈路預算結果,本系統是上行業務受限,估算的覆蓋小區半徑城區環境為1.69Km,郊區環境為3.79Km。鏈路預算和仿真的差別很小。
3.3系統配置
如東縣供電公司無線寬帶系統建設包括核心網、基站系統、終端設備。核心網設備實現業務數據的傳輸,接入網絡的控制管理;終端設備實現業務數據的匯聚和上傳,控制信息的接收和發送;基站系統完成上下行基帶信號處理,提供無線覆蓋,終端設備的接入控制等。
四、關鍵問題
4.1頻譜資源
頻譜資源作為不可再生資源,是無線通信技術的基礎。根據工信部無函[2013]492 號文,可用于電力無線寬帶專網建設的頻段有1 790~1 795 MHz的5 MHz帶寬,223~235 MHz 的40 個25kHz 離散頻點,就本工程實際應用情況來看,頻譜資源申請難度較大,如何更進一步提高頻譜效率,保證系統吞吐量顯得尤為重要。
4.2安全防護
根據《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電監會5號令)及《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總體方案》(電監會[2006]34 號文)的要求,將中低壓智能配電網各業務系統分為生產控制大區與管理信息大區,對各類型業務進行安全分區,采用各種隔離認證措施保障電網二次系統安全。無線寬帶系統可通過用戶鑒權、空中接口加密等軟件技術,滿足系統安全防護要求。
五、后續工作
5.1 多頻組網
配電業務類型、安全分區要求和可申請頻譜資源分布不均,這些為多頻共同組網提出了應用需求,未來可針對業務類型和覆蓋區域特點進行多頻組網。對于生產控制大區中配網自動化、用電信息采集等流量需求較小,地域分布較為分散的業務,考慮采用230MHz頻率組網;對于管理信息大區中配網智能巡檢、視頻監控等業務采用1.8GHz頻率組網。參照配電網供電區域劃分,對于A+、A、B這類業務流量大,無線傳輸條件相對較差的城市區域,考慮采用1.8GHz頻率組網;對于C、D這類業務流量不大,無線傳輸條件較好的郊區或農村區域,考慮采用230MHz頻率組網。
5.2 設備支持
核心網設備需進一步降低功耗水平,滿足未來綠色電網的要求;同時可以考慮支持不同頻率之間的平滑切換,即同時支持不同頻率系統的應用需求,這樣不僅節省投資,同時又便于實施。終端設備需增加業務支持能力,重點實現集語音調度、視頻回傳、數據錄入、人員定位為一體的綜合智能巡檢業務功能,可以更好地支撐應急單兵搶修等智能巡檢管理業務。
六、結論
TD-LTE 1.8GHz無線寬帶專網通信與公網無線通信方式相比,具有傳輸速率高,實時性強,保密性強,可管理性高等優點。TD-LTE 1.8GHz無線寬帶專網與電力光纖主網互為補充,又能獨立承載業務,為智能配用電業務的在縣域配電網的應用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參 考 文 獻
[1] 李文偉,陳寶仁,吳謙,等.TD-LTE 電力無線寬帶專網技術應用研究[J].電力系統通信2012,33(241):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