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中作為“四總穴”之一的重要地位我們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有關于它的方方面面大家也應當心中有數了。那么,撇開有關于委中的理論不說,讓我們從臨床實踐出發,看一看委中從古到今,在臨床上是如何被應用的。
我們的前輩是如何利用委中的
清代醫學家俞震的《古今醫案按》中記載了這樣一個跟委中有關的病案:陳孟杼的父親是山東人,有一年的6月,由于不小心受了風寒,當時癥狀不是很嚴重,也不很明顯,老人就當是小感冒,只吃了兩副中藥,因為沒有什么特別不舒服,所以也就沒再去管它。可是誰想,轉過年來到了2月份,老人忽然就覺得小肚子和腰部疼得厲害,如果老人自己使勁地按肚子和腰,疼痛就能稍微減輕一點兒,但只要稍微放松,就立刻又疼得死去活來的。陳孟杼趕緊請大夫來給老父親診治,所有的大夫都說沒有大問題,吃兩副藥就好,可是十幾個兩副都吃下去了,仍然是沒有見到什么效果,一家人都十分著急。
后來,陳孟杼聞聽有一個叫盧不遠的大夫,醫術十分高明,于是趕緊派人去請到家中,希望他能有辦法解決老父親的問題。盧不遠看了老人的情況,一摸脈便說,這是小腸腑病。 (《內經》中說:小腸病者,腰脊控睪而痛。意思就是說小腸腑發生問題,就會出現腰脊部位連同陰部都很疼痛的癥狀,這正好和老人的癥狀十分符合。)于是,這位盧大夫先給老人在委中刺絡放血,血一放出來,老人居然立刻就不疼了。但是,當時癥狀的消失并不代表病情的根本穩定,所以為了鞏固療效,徹底地解決問題,盧不遠又給老人開了個方子,用羌活入太陽(小腸經),佐以黃柏、茯苓、肉桂等,希望能夠際本兼治,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老人喝了幾副藥之后,覺得什么癥伏都沒有了,只是腳還有一點兒軟。盧不遠分析,老人這是因為6月份受了寒,太陽經的表寒沒有去除干爭,留在了經脈,時間長了,就進一步向里到達小腸腑,從而引發疼痛,而原來在夏天感受的寒邪,仍然需要用夏天時的火力幫助,才能使血脈溫通,從而干凈徹底地祛除病癥。果然,到了6月天氣炎熱的時候,他身上先是出現紫斑,然后慢慢地腳上也有汗冒出來了,之后腿軟的癥狀就漸漸消失,最后終于可以健步如常了。
現代人是如何利用委中的
有一年暑假,我媽老是感覺肚子發脹,我們就帶著她找到我們當地一個很有名的柳大夫,也是我外公的一個老朋友。那天上午我們去礙有點晚,所以到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了,看了看號,還有二十幾個人才到我們,我們也不好打擾。于是,他們老兩口就出門溜達去了,我就靠在診室的門邊上看老先生怎么給人治病,而這其中就有一個用委中臺病的例子。
這個病人是個5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他自己說,年輕的時候因為滑冰跌倒,曾經有過小腿的骨折,當時住院手術、修養、康復一直都做得誕好的,后來也一直沒有什么問題。可是這兩年來,開始慢慢地發現身體的一些不適。每當季節轉換或者是寒冷的夜里,尤其是冬天的夜里,骨折的地方都會絲絲拉拉地疼,這種疼有時候是隱隱約約的,有的時候又疼得讓人無法忍受,不吃止痛片就睡不著。因為之前那些年一直都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突然出現這種情況,給他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生怕自己是生了什么難治的病,問柳大夫能不能給他解決這個問題。
老先生聽了之后,說只要做到兩條,保證半年之內問題就可以解決。一是注意腿部,尤其是受傷部位的保暖,不能貪涼,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用熱水燙腳;二是每天按摩膝蓋后面的胭窩(委中),按摩的時候用大拇指按壓,一面吐氣一面用力按壓幾秒鐘,每天反復做150次。我當時心里就十分疑惑,就算他治病效果好,可是就這樣一種不算治療的療法,能把這個不小的問題解決掉嗎?后來這個患者就走了。我們看完病也回家了。
一年后,有一次我在街上偶然遇到柳大夫,閑聊間,我突然想起了這個病例,于是就詢問后來的情況,老人笑了笑說:“你很懷疑療效是不是?但是我要告訴你,那個人現在情況非常好。我還要告訴你,要相信中醫的效果,不要認為一個穴位解決不了大問題,只要運用得合適,一個穴位挽救一條生命是很常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