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
隨著國內礦物晶體收藏悄然升溫,礦物晶體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贗品,而且贗品的制作水平越來越高,這也是礦物晶體收藏者面臨的最大的風險。
目前,有不法商人以白石粉和黑水泥鑄造“菊花石”謀利,收藏選購菊花石時要特別留心觀察石紋真的菊花石一定有石紋,過于光滑、漂亮的一定是贗品。
最常見的造假手段是用廉價的礦物晶體冒充貴重的礦物晶體、用人工水晶冒充天然水晶。例如,天然葡萄瑪瑙價格很高,就有人用一種河南產的螢石或菱鋅礦冒充葡萄瑪瑙出售。
有的礦物晶體沒有光澤或顏色不鮮艷,造假者就設法人工染色。市場上的有色水晶、沙漠玫瑰、彩色纖水硅鈣等,大多是人工染色的贗品。這類贗品通過表層顏色的層次、質感即可分辨真假。
有不法商人利用現代科學的結晶原理,制造礦物晶體贗品。如把基巖放在硫酸銅溶液里浸泡,可以制造出硫酸銨鎂、硫酸銨鎳、綠色石膏等晶體。這些晶體顏色鮮艷,晶型完整,但毫無收藏價值。這類礦物晶體一般通過其形狀的自然程度加以辨別,人工造假總歸要留下制作痕跡,只要認真分辨,還是可以辨出真假的。
有關專家建議,入門級收藏者最好從大眾化的礦物晶體入手,把國產礦晶列為首選。在國際市場上,礦物晶體定價有嚴格的科學依據和市場標準。購買礦物晶體,首先要了解其稀少程度,越稀少越有價值。例如,在自然界中方解石比較多,而綠柱石則相對稀少。因此,綠柱石的基價比方解石高很多。其次,礦物晶體收藏最講究的參數之一是完整性,即礦物晶體的發育程度和采集、交易過程中晶體的保存完整程度。即一件高價的礦物晶體一定是完美無缺的,甚至是無擦痕、無碰痕,一旦晶體破損會價值大跌。此外,礦物晶體的美觀性、組合性、奇特性也是衡量其價值的重要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