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
摘 要:熱工控制與電氣控制是火電廠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控制系統,它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熱工控制系統主要是對火電機組的運行進行控制,而電氣控制系統除對單元機組進行控制外,還肩負著控制廠用電的任務。如果能夠使這兩大系統有機地融為一體,將會使彼此之間的配合更加密切。基于此點,文章首先簡要闡述了熱工控制DCS系統與電氣控制ECS系統的應用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對DCS系統與ECS系統有效配合的實現方案進行論述。期望通過該文的研究能夠對火電廠自動化控制水平的提升有所幫助。
關鍵詞:熱工控制 電氣控制 配合 系統
中圖分類號:TM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9(a)-0014-02
在我國,火電廠肩負著生產電能的重要任務,其產能的高低,不僅關系到電能的供給,而且還與經濟效益有著密切的關聯。熱工控制與電氣控制是火電廠控制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二者分別負責對火電機組、單元機組和廠用電進行控制。一直以來,這兩個控制系統都是獨立運行,雖然彼此之間也存在配合,但并不緊密,為了能夠使熱工控制與電氣控制在火電生產中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應當使兩個控制系統之間形成緊密配合,這樣既可以提高火電廠的自動化控制水平,又能提高生產能效,可以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借此,該文就熱工控制與電氣控制的有效配合方案進行淺談。
1 熱工控制DCS系統與電氣控制ECS系統的應用現狀
1.1 熱工控制DCS系統的應用情況
國內火電機組應用DCS初期,DCS的監控范圍主要在DAS、MCS、FSSS、SCS方面。在《火力發電廠分散控制系統(DCS)技術規范書》中,DCS的監控功能覆蓋范圍仍是上述四項。但是,近幾年來,DCS的應用范圍已經拓展到大容量機組的各個控制子系統中,同時也能成功應用于脫硝系統、脫硫系統、大型循環硫化床鍋爐等領域,實現了DCS的全面控制。一些火電廠在DCS的SCS控制功能中納入了電氣發變組和廠用電系統的控制(FECS)功能,由DCS替代ETS控制功能,促使DCS與DEH的軟硬件有機結合,甚至可在單元機組的DCS控制中納入煙氣脫硫控制系統,構建起一體化的熱工控制系統,從而推動了DCS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此外,火電廠還將輔控系統與主廠房的控制系統DCS實現對接,使得輔控室內不再設置水、煤、灰三個監控點,而是將其設置在集控室,進而有利于降低庫存成本和運維費用,強化熱工系統一體化控制。
1.2 電氣控制ECS系統的應用情況
電氣控制系統簡稱ECS,可將該系統細分為單元機組和公用電氣兩部分,前者主要控制的對象包括:發變組斷路器、隔離開關;發電機滅磁開關;自動準同期ASS;勵磁系統VAR控制;高壓廠變工作與備用分支斷路器;6kV廠用電快速投切裝置;低壓變分段開關。后者的控制對象具體包括:公用變分段開關;廠區變分段開關;化學變壓器分段開關;進線電源分支開關等等。
2 DCS系統與ECS系統有效配合的實現方案
想要實現熱工控制系統與電氣控制系統之間的有效配合,最為簡單的方法就是將ECS系統接入到DCS系統當中。常用的接入方式有以下幾種:單純硬接線、硬接線+通信、保留硬接線+通信。下面該文重點對這三種接入方式的特點進行分析,并通過對比分析找出最為經濟、可行的接入方式。
2.1 硬接線
這種接入方式具體是指通過硬接線將ECS系統接入到DCS系統當中,接入的信息包括DI/DO(開關量輸入/輸出)、AI(模擬量輸入)。接入方式為空節點和直流信號。采用該方式將ECS系統接入到DCS系統后,可借助DCS系統的CRT實現電氣設備相關信息的顯示報警和調節控制,由此不但能夠進一步提高電氣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還能是DCS的控制范圍有所擴大,有助于機爐電系統一體化運行監控目標的實現。
2.1.1 優點
該接入方式具有如下優點:I/O模件柜可采取集中的方式進行布置,更加便于管理,給設備的運行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減少了信號傳輸的中間環節,對現場信號的反應快速、可靠;只要確保連接電纜敷設正確,基本不會發生故障,有助于減輕維護工作量。
2.1.2 缺點
前期一次性投入的成本較大,施工復雜;能夠接入到DCS系統中的信息量比較有限,系統可擴展性能不高;需要在廠用電回路上加裝單獨的表計,且無法實現自動化抄表;在廠用電倒送的過程中,無法實現廠用電源的遠程操作;電氣系統的整體自動化水平不高;重復配置、浪費資源。
2.2 硬接線+通信
在這種接入方式下,ECS系統多數采用的都是分層分布式結構,具體包括站控層、通信層和間隔層。其中站控層除了能夠單獨對電氣系統進行監控外,還能為DCS提供后備控制手段;通信層的核心為通信管理機,利用通信接口及通信協議格式的轉換可實現電氣系統聯網;間隔層能夠實現對電氣系統現場信息的采集、保護、控制及數據通信等功能。
2.2.1 優點
DCS系統不需要配置過多的設備,并且能夠獲取更加全面、豐富的信息,且系統自身具備較強的擴展性;綜保裝置無需單獨配置電能表,可將信息直接傳輸至ECS后臺,既具備自動抄表功能,又可實現電能的高精度計量;電氣系統的自動化水平高,具有事故追憶、錄波分析、防誤閉鎖、保護定值管理、操作票等管理功能,并對電氣系統進行維護;ECS在需要倒送廠用電的情況下,可遠程操作高壓啟/備變、高/低壓廠用電源。
2.2.2 不足
通過對國內一些大型火電廠進行調查后發現,用于DCS系統的建設資金有70%左右都投入了進口設備的采購上,進口的DCS在通信方面有一定的限制,由此影響了系統通信的實時性;與單純的硬接線方式相比,信息在整個傳輸網絡內中轉環節較多,可靠性與實時性上可存在一定的差距;節點多、分散性強,多臺機組必須采取分期建設的方法,這對系統容量的可擴展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受廠家解決方案的影響,常常會出現網絡通信中斷等問題,由此增大了系統的維護工作量;因ECS系統的站控層和通信層設備配置過于復雜,致使整體投資偏高,總成本的降低并不十分明顯。
2.3 保留硬接線+通信
這是一種將軟硬信息相互混合采用的方案,它要求ECS系統的I/O信息以通信的方式直接接入到DCS系統當中,而部分設備保留硬接線的控制方式(僅包含啟停控制)。通過這部分硬接線的保留,可以在故障停機時,確保重要設備能夠得到啟停控制,有助于機組設備安全性的提升。該接入方式的特點如下:在間隔層保護測控裝置中采用高速現場總線進行組網,根據電廠自動化的工業環節特點,使DI、DO、AI等參與控制的關鍵點與DCS的控制器層進行通訊,從而保證ECS系統的I/O能夠參與到DCS控制的工藝過程中,利用分散控制方式進而確保系統可靠運行;ECS系統可減少硬接線,使DCS系統配置少量的I/O卡件,這樣一來可節省電纜和橋架等配件的使用量,并且使得安裝和維護工作更加簡便;ECS系統采用兩級控制方式實現與DCS的通訊,分別為控制器層和主站層,可獲取豐富的數據信息,實現ECS系統與DCS系統協同控制。
2.4 經濟性比較
由于單純硬接線方式的成本過高,經濟性較差,所以僅對后兩種接入方式進行經濟性比較。以某2×600MW的工程為例,兩臺機組分別采用硬接線+通信和保留硬接線+通信的方式接入DCS系統,前者共計需要投入1325.6萬元,后者共計需要投入864.87萬元。相比之下,保留硬接線+通信的接入方式在投資上可以節省460.73萬元,由此不難看出,保留硬接線+通信更加經濟,可將之作為熱工控制與電氣控制有效配合的首選接入方案。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火電廠的生產中,熱工與電氣控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與生產安全和產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為了實現熱工與電氣控制的有效配合,可將ECS系統接入到DCS系統當中。該文重點對系統的接入方式進行了分析,通過對比分析,得出如下結果:在硬接線、硬接線+通信和保留硬接線+通信這三種接入方式中,保留硬接線+通信的經濟性最佳。因此,建議采用這種接入方式實現熱工控制與電氣控制的配合。在未來一段時期,應當重點加大熱工控制與電氣控制相關方面的研究力度,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完善,并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為熱工控制系統與電氣控制系統的有效配合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 劉東斌.熱源供熱發電機組DCS與電氣監控系統的應用及特點[J].有色設備,2012(2):34-36.
[2] 王繼波.火電廠電氣控制與DCS系統[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0):50-51.
[3] 金鑫,孫健.淺析機組穩定性中熱工控制的重要意義[J].科技風,2014(24):23.
[4] 李元,朱能飛.火電廠儀電一體化電氣監控系統的理論與實踐[J].華電技術,2011,30(9):59-64.
[5] 董贊宇.淺談DCS系統在電廠電氣控制系統中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3(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