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偉 劉偉 徐慧 陳宏偉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計算機應用人才得到了社會廣泛的需求。對于計算機專業人才,在實施“721”人才培養模式下,如何根據本科生的學習基礎和興趣以及社會需求的不同進行分類培養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導師制是三大教育模式之一,該文初步探討了如何利用導師制提高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切實提高計算機本科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關鍵詞:“721”人才培養模式 計算機專業 應用型人才 導師制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9(a)-0198-02
高等教育大眾化提高整個國民的科學和文化素質,但是對于地方本科型院校的生源質量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1]。 為了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著力提升省屬高校核心競爭力,因材施教,滿足學生成才愿望。湖北工業大學提出了“721”梯級、分類、多元人才培養模式改革[2]。特別是隨著學習產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重視,如何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是一個重要話題。特別是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取得這些學習成果是OBE關心的核心問題之一。
2014年校園社交應用“超級課程表”推出了一個“十大痛苦專業排行榜”, 計算機專業排名第一,可見計算機專業學習的難度。如何學好計算機專業,培養良好的計算思維,具有扎實的動手能力是計算教育的核心問題。目前計算機專業人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欠佳;對工具和方法的應用不熟、經驗不足。實行“721”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的培養環境發生了變化,對于地方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來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無論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論的發展,還是在實際辦學過程中,都應該培養學生正確的、基本的實驗方式、方法與應用技能,對專業學生應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論基礎和一定的技術開發、應用能力。從長遠看,有必要考慮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進行適當的分解和分層,進一步明確專業方向,以適應社會的需要。結合計算機專業發展快、應用范圍廣、社會需求差異大的特點,必須全面進行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實行分層次培養計劃,才能更好的為社會輸送各類合格人才。
實行“721”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地方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來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從社會對計算機人才需求和學生個性化培養需要出發,在“721”人才培養模式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必須突破原有的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實行分層次培養格局,才能有利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發展。721人才培養模式如何落到實處,基于導師制的人才培養分類模式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北京大學2002年在本科生中實行導師制,培養了大批高素質人才。武漢工程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法商學院“1+x”全程導師教育教學新模式,歷經近10年探索,受到高等教育界的關注,一些地方高校也嘗試進行本科生導師制。然而對于地方本科高校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本科生導師制還處于探索階段。
1 基于“721”人才培養模式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導師制的相關問題
導師制由研究生教育層次“下移”至本科教育,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而言是一種新的探索,它使本科教育由“批量式”培養模式向“分流式”培養模式轉變,更多地體現了“以學生為本”,兼顧學生的個體發展差異。對于地方工科院校,在721人才培養模式下,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時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如以下幾點。
(1)導師的選拔和培訓。如何選拔和培養優秀的導師隊伍,每位導師指導多少名學生值得關注的問題。本科生導師制在地方本科型院校是“新生”事物。只有良好的導師隊伍才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雖然本科生教育特點和研究生的教育有所不同,單從個性化培養學生來看,碩士生導師具有更好的實際工作經驗。此外對于本科生導師制,建議不能一下全面鋪開,而是從點做起,挑選一至兩個班級做試點。建議具有碩士生導師資格教師指導的本科生人數不超過3人,一般老師不超過2人,參加工作在2年以內的老師指導不超過1人。導師選拔完以后,還需要針對本科生的特點,開展相應的教研活動,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制度。湖北工業大學為省屬重點多學科型大學,計算機學院高級職稱教師比例在40%左右,接近50%左右的老師具有博士學位完全可以滿足導師制的需要。
(2)建立合理的導師工作評價和獎懲機制。現在大多數高校教師都有“重科研,輕教學”的情況。如何保證導師投入精力到本科生學習指導上面:一是要從制度上入手;二是利用最新的云筆記,輕筆記等手段,做到導師指導有記錄,有證據,比如要求導師將指導記錄通過有道云筆記,或者視頻照片等資料等進行存檔,學院教學委員會定期對導師工作進行檢查。 此外可將導師的工作計劃,輔導日志,帶領學生參加各種活動、競賽時的獲獎情況,各種證書,發表論文情況,學生的就業情況等按一定比例換算成導師的業績,納入考核范疇。
(3)學生考試辦法與評價模式的全面綜合改革。傳統的計算機專業課程考試是一次性的定時閉卷考試,這種考試方法無從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造成了學生臨時突擊、放松平時學習的問題。實行導師制以后導師可以長期的指導和跟蹤學習的學習情況,評價目標不再注重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而主要看其是否具有不斷創新和持續發展的能力,以及其實際掌握的能力。
(4)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問題。傳統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單純地強調教師的教學,對所有的學生教學方案和培養模式一致,學生失去了根據自己的基礎和興趣選擇課程的機會。“721”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導師制將徹底改變這種學習模式,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和建議下,充分利用MOOC(幕課)等網絡教學資源,學生可以根據的興趣和基礎選擇相應的課程學習,從而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 基于“721”人才培養模式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導師制重點關注內容和挑戰
計算機學科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為了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人才的創新能力,就必須將實踐環節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中,提高實踐的效果,從不斷的學習中不斷地給他們提供學以致用的實踐機會,在基于“721”人才培養模式環境下,通過導師制要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如下工作值得關注。
2.1 導師組團,基礎教學強化素質,樹立不同的學習目標
計算機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如:計算機科學與編程導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等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專業學生專業能力的發展。在這些程序設計專業基礎課當中,導師要組成學習指導小組,交叉指導學生,選拔一部分最優秀的學生當教學輔導,切實做到每位參與學習的同學達到實驗的要求。此外針對不同的學生特點,導師要指導他們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樹立不同的學習目標。
2.2 立足社會需求,培養多類型人才
“721”人才培養模式的最大優點在于學生能夠真正做到自主選擇學習時間和安排進程,這給計算機專業學生提供了極好地學習機會。根據計算機專業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不同,可以考慮將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為研究型、工程型及應用型,劃分的依據主要是學生畢業后從事工作性質。因此,在結束基礎教育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向,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根據所選方向,自主安排進程、選擇學習時間和所需要的輔助課程。
2.3 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提高應對社會選擇的能力
目前針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大部分的實踐經驗較淺,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獨立完成對某個系統開發的只有很少一部分。遠遠達不到計算機專業學生在大學期間編程10萬行的要求,對于實踐動手能力要求高的課程,如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等課程,應該獨立開設綜合性課程設計,有其專業導師和任課教師進行指導,共同評分。鼓勵學生參與導師的各類縱向和橫向軟件開發項目,參與各類計算機專業的學科競賽。從這些課題研究、設計與開發實踐,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理解能力、以及對新知識的駕馭能力,而且經歷了計算技術的集成創新與應用創新的能力訓練;還可以通過參與基金課題與國家課題的論證與申請,強化了創新的動力觀和主體觀教育,培養敢于創新的意識,而且作為主要成員經歷課題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究、系統驗證與性能評測等研究過程,培養了理論創新、方法創新與技術創新的能力。創新型人才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的培養需要通過有效的途徑實施和貫徹。
總的來看,在“721”人才培養模式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導師制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該文對上述工作進行了初步探討,上述工作也正在作者所在學院開展試點工作,希望該項工作能使更多的學生受益,為社會培養更多高質量的計算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孫敬澤.GB/T 7714孫敬澤.中國大眾化高等教育的現在和問題[J].教育教學論壇,2015(2):221-222.
[2] 宗欣露,王春枝,徐慧.面向“721”人才培養模式的網絡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J].計算機教育,2014(20):1-5.
[3] http://gaokao.eol.cn/jyqj_2926/20140529/t20140529_1122557.shtml.[EB/OL].百度文庫.
[4] 王鑫.本科生導師制激勵問題研究[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4,28(8):137-142.
[5] http://hb.people.com.cn/n/2015/0123/c195930-23660077.html.[EB/OL].人民網.
[6] 嚴建峰,楊璐,許繼芳,等.計算機類本科生導師制對策研究.計算機教育,2012(2):5-9.
[7] 何蒲明,徐輝,楊慶芳.本科生導師制的實踐與思考[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1(17):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