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佳艷
2015年1月9日,證監會正式發布《股票期權交易試點管理辦法》。當天,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表示,證監會已經批準上證所開展股票期權交易試點,批復品種為上證50ETF期權,該期權將于2月9日正式上市。
期盼已久,中國資本市場終于迎來了股票期權的第一個試點。
認識股票期權
對于國內大部分投資者來說,股票期權還是一個陌生的事物。期權顧名思義,“期”表示未來,“權”表示權利,期權合約就是一份代表未來權利的合約。
股票期權交易是一種股票權利的買賣,即某種股票期權的購買者和出售者,可以在規定期限內的任何時候,不管股票市價的升降程度,分別向其股票的出售者和購買者,以期權合同規定好的價格購買和出售一定數量的某種股票。股票期權包括單只股票的期權和ETF期權,兩者均是國際資本市場重要的期權品種,是其他期權無法替代的產品。
股票期權合約,指由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買方可以在將來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約定股票或者跟蹤股票指數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等標的物的標準化合約。
舉個例子,投資者甲花了1元錢,獲得了在1個月后以10元買入1股某股票的權利,其中甲就是通過1元的權利金支出獲得了未來的資產買入權。
期權一般分為認購期權和認沽期權。從期權買方的角度看,如果他所獲得的是以約定價格買入某資產的權利,那么該期權稱為認購期權,即“買權”;如果他所獲得的是以約定價格賣出某資產的權利,那么該期權稱為認沽期權,即“賣權”。
作為一種多空操作皆宜的投資工具,期權還可以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認為,具備做多和做空功能的股票期權是一個套利和風險管理的工具,也是滿足不同投資者交易需求的工具。
在股票期權推出之前,A股市場已經擁有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兩款具備做多和做空功能的風險管理工具,不過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股票期權的吸引力會更大。與“兩融”交易相比,股票期權的杠桿比例要高得多,通常情況下融資融券的杠桿比例在1:1~1:2左右,但期權杠桿理論上可以達到非常大,這是由于股票期權交易相當于是交定金的形式進行投資,投資者可以輕松實現10倍以上的杠桿。更重要的是,投資者買入ETF期權,哪怕股市短期下跌,投資者也不會被強制平倉,這一點比股指期貨更吸引人。
舉例來說,假如投資者認為上證50ETF未來三個月還會繼續上漲,于是買入一張3個月后到期、行權價格為2.8元的甲股票認購期權,合約單位為10000份,權利金為0.1元,如果沒有股票期權,投資者最少要投入2.8萬元,使用股票期權,投資者共花費0.1×10000=1000元權利金,就可以成交。期權合約到期時,如果上證50ETF上漲到3元,投資者選擇行權,將獲利(3-2.8)×10000=2000元,收益率為100%。當然,如果上證50ETF沒有漲到2.8元,譬如說跌到2.6元,投資者面臨2000元的虧損,那么他可以選擇放棄行使這個認購權,實際損失1000元權利金。
由這個例子可以看出,理論上講,賣方的收益就是期權費,而風險是無限的;買方一旦手中的權利失去價值,就會損失掉全部的期權費,但收益卻是無限的。因此,股票期權是對市場具有強大影響力的金融衍生品。從全球衍生品成交看,自2012年,股票期權成交量超過股指期權,成為成交量第一的品種,并將這種勢頭延續到2013年。近10年,股票期權成交量占所有衍生品市場成交量的20%左右。
準入門檻高
股票期權交易專業性強、復雜性高,上交所因此對普通投資者設置了高門檻。
上交所分別針對投資者和做市商兩類主體的準入及其管理制定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做市商業務指引》,以及股票期權經紀合同示范文本及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
按照上交所的規定,股民現有的股票賬戶不能交易股票期權,需向有業務資格的券商申請開立衍生品合約賬戶,首先個人投資者申請開戶時托管在其委托的期權經營機構的證券市值與資金賬戶可用余額(不含通過融資融券交易融入的證券和資金),合計不低于人民幣50萬元。
其次,投資者必須具備在證券公司6個月以上融資融券業務參與資格或者金融期貨交易經歷,或者在期貨公司開戶6個月以上并具有金融期貨交易經歷,此外還需有上交所認可的1個月期權模擬交易經歷。
第三,投資者必須通過上交所認可的股票期權知識測試,測試題目涉及諸多內容,測試需全程清晰攝像,投資者中途不能與他人進行包括打電話在內的任何交流,測試完后,工作人員須從剛考的測試題中隨機抽兩道題讓客戶現場回答,回答錯誤意味著闖關失敗。期權綜合測試共分為三個等級,不同等級的交易權限不一樣,股民不能跳級測試,通過三級的股民才可進行所有權限的股票期權交易。
某券商期權業務負責人表示,期權交易測試題量比兩融、滬港通投資者的測試大,并且對考試的監考制度要求也十分嚴格。此外,期權投資者的年齡限制在18至65歲之間,超過年齡范圍的就算通過了考試也多半不會開通三級投資者權限。
此外,監管層對做市商的監管也更加嚴格,如規定做市商必須使用專用賬戶做市,做市業務必須和自營業務分離,做市商不得利用做市賬戶進行自營等非做市業務。對于違法違規的做市商,也必須采取相關監管措施、給予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將上報證監會查處。防范好風險,維持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