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我們之間的關系就像婚姻,我之所以能夠在北京生活這么多年,是因為我當初‘嫁到北京來,我就沒想過要離婚。我希望多子多孫地發展下去,心態如此,就會走得長久。” 寶健(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李道在形容企業和員工、企業與其所在的投資環境之間的關系時做了這樣有趣的比喻。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猶如一塊磁鐵般吸引著眾多海外投資者的目光,他們紛紛看好這片擁有巨大發展空間的市場,這其中就有寶健。自1995年進入中國,作為北京第一家直銷企業成立至今,李道帶領他的企業拾級而上,實現了經營業績19年的持續增長。在經歷了行業政策的幾輪調整和國際金融危機等各種考驗之后,“持續增長”更顯得尤為珍貴。
“情定終身”的選擇
當年的李道從斯坦福商學院畢業后在美國從事過貿易工作,之后幾年輾轉在亞洲的幾個國家從事健康產業直銷。而一直以來,父親對李道的要求就是有機會一定要效力于自己的祖國,適逢其時寶健向李道拋出了橄欖枝,使得這樣的“姻緣”一直存續到今天。盡管當時寶健提出的條件并不是最優厚的,但李道卻有著自己的考量:第一,寶健公司希望在中國建立一個長期銷售的渠道和品牌,這樣的長期發展戰略不同于其他許多投資者盡快收回成本、完成贏利的短期目標,恰好與他自己的長遠發展規劃不謀而合;第二,寶健給了他很大的空間,他可以安心地代表公司向董事會負責,完成彼此間的良好互動。
決定你是什么的,不是你擁有的能力,而是你的選擇。李道與寶健“兩情相悅”的選擇成就了彼此。“寶健最令我感到安慰的事情就是給了我一個相對寬松的財務政策支持,免去了我很多后顧之憂。我可以自豪地說,到今天為止我沒有向銀行借過一毛錢。建成這么大的廠區沒有向銀行抵押貸款,一個CEO最安心的事情就是不用借錢。”李道提及的廠區,就是在2008年落戶于北京亦莊的寶健亞太區營運總部暨寶健研發及生產基地。該項目累計投資總額超過4億元人民幣,占地面積5萬平米,目前業已成為北京最大的健康產業集團之一。李道在談到為何選址北京時說:“當時在全國進行考察的時候,很多地方在國家級優惠政策之外又開出許多其他優惠政策以招商引資,只有北京堅決執行國家政策,沒有再給出其他額外的政策。執行這樣公開的標準,代表的是一種信心,這讓我感覺北京很‘正。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對我們非常重要,而北京就是最好的選擇。”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采訪中李道提及最多的是,多年來,寶健在中國確立的是長久發展目標和方向,要扎根在這里,始終圍繞這樣的初衷努力尋求發展。在尋求最佳解決方案的時候,這樣的信念成為了李道應對一切問題的法寶,無論從企業自身的發展還是企業對社會的回饋,寶健都站在國內外資健康產業的金字塔尖:營業額在資本額中占比、公益捐贈在營業額中占比均在全國名列前茅;企業利潤留在國內用于持續發展的比例在全國領先;企業連年納稅超億元,位居行業納稅前茅;寶健投身公益18年,累計公益捐助超億元……
許多國外的直銷企業抱怨國內的行業政策、直銷環境不好,甚至在利用政策的變化,以不規范、不正當的手段搶占市場,進行夸張宣傳炒作,但志存高遠的寶健憑借穩健誠信的經營,19年來,始終腳踏實地行走在正統規范的直銷道路上。
盡管任何企業都希望在行業內享有較高的知名度,但在李道看來直銷企業是個例外:“我再三強調,直銷公司本身就不該是個高調的公司,在國際直銷領域的情況也是大抵如此,這是由直銷行業的性質決定的。傳統銷售渠道中花費最大的就屬廣告成本,直銷就是將傳統銷售渠道中節省出來的利潤轉成直銷員的收入,依靠的就是口碑相傳。很多人說我們低調,但我想是本應該就是這樣子,如果高調反而不符合直銷初衷。”
李道還為記者講了一個故事:2003年中國遭遇“非典”,在“非典”時期寶健生意大好,甚至有幾款產品脫銷,尤其是提高免疫力的產品牛初乳。疫情持續爆發的過程中,全世界原材料價格漲了10倍,雖然寶健和原材料廠家簽了合約,但隨著市場價格的飛漲,原材料廠商無法按照承諾的價格提供原料,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如果寶健按照原價去賣產品就會面臨虧損,而公司因為有對消費者的承諾,不能隨意漲價。在進退兩難之際李道向董事會請示產品是否繼續銷售,“董事會詢問我的意見,我主張從道義上應持續供應,這其實真的是一個艱難的抉擇,賣,就意味著虧損,但令我感動的是董事會尊重了我的意見。”李道回憶說, “雖然在這筆生意中我們虧損,但我們很自豪也很坦蕩,寶健并沒有趁火打劫,發國難財。”在許多人看來應該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面前,李道選擇了道義、選擇了初心。
提供沒有天花板的發展空間
許多直銷企業面臨的人才流動問題,似乎并沒有給寶健帶來困擾。除了投資者試圖建立長遠目標的良好心態,寶健重視對人才的培養,也成為員工保持忠誠的重要因素。
“掌握自主”,是如今寶健從產品研發到銷售始終都在奉行的理念。李道實實在在地使寶健人看到了這樣的理念對自身發展帶來的改變。
李道是為數不多在新員工培訓的第一堂課上親自講滿兩個小時的總裁。在他看來:員工與公司之間不是勞動關系、聘用關系,是合作關系。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自主的成長,寶健成為員工成長的土壤,為他們提供平臺和指導,最重要的是提供一個沒有天花板的發展空間。寶健摒棄論資排輩的陳舊模式,公司中的任何一個位置都是開放的,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每個人都必須有自主學習的動力。
做優秀企業公民,
將公益植入企業基因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已成為優秀企業的自覺行動,寶健也不例外。2010年,寶健宣布取消萬人赴日研習旅游的新聞發布會迎來多方贊譽。寶健每年的大規模旅游活動已成為其企業文化一面獨特的旗幟:2010年,寶健計劃于10月初組織萬人赴日旅游研習,然而9月7日一艘中國拖網漁船的船員在釣魚島附近被日本海上保安廳非法扣押。對此,中國政府及民眾發出強烈抗議。此時寶健已預付了萬人赴日旅游的機票和酒店訂金。去,還是不去?!
李道將情況向董事會說明并請示,如果不去,寶健將損失6000萬的訂金。董事會依舊決定給予李道充分的信任和權力。在民族尊嚴面前,沒有絲毫的猶豫,9月17日,寶健宣布取消日本游。
與此次活動相關的所有人選擇支持。旅游團成員力挺李道的決定,國內各家航空公司如國航、東航、南航也都紛紛決定支持寶健,機票訂金全部退還。公司損失也從6000多萬降到了3000多萬,即使這樣,做出這個決定也需要很大的擔當。但李道說,寶健向來以做優秀企業公民律己,這個事情是一個公民應該做的,“愛你就不傷害你,愛你就要支持你,愛你就要幫助你”是寶健人掛在嘴邊也放在心里的話。
寶健時刻把民族尊嚴、國家利益置于企業利益之上,同時也關心著千千萬萬普通人的命運。而今,企業做公益很多被認為是名利雙收的做秀,但如果讓你傾聽那些貧困山區希望小學的孩子講述自己走進課堂的激動與喜悅,你一定會覺得寶健的公益助學帶給他們的是實實在在的福祉。
“中國人缺什么?缺機會!”李道感慨道。為了讓孩子有平等受教育的機會,同時也是為了讓更多人有獻愛心、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10萬名寶健1%愛心志愿者在李道的帶領下從1997年開始支持公益,扶持我國貧困地區的基礎教育事業。2004年,企業攜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成立“寶健自主基金”,并創新地提出三個1%的公益理念:即承諾每年將企業應納所得稅額的至少1%、員工自愿捐贈個人收入的1%、代理商自愿捐贈個人收入的1%投入到“寶健自主基金”。截至2014年底,該基金已經捐建了91所寶健希望小學和農民工子弟學校。
做好時間的管理者
“家庭是第一位的,出來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家。”在談到家庭與事業的關系時,李道堅定地說出這句話。看到父母奮斗了一輩子,到老了,最大的安慰就是家里人都在一起時,李道認為人的一生就是曲線,最終要回歸到家庭。
“我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做時間規劃管理,我有多少時間在工作上,應該有多少時間留給家里人。越是成功的人,就是越會利用時間的人。”在他看來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管理時間,善于管理自己和團隊的時間。“直到今天我和我太太每個月至少有兩次是單獨吃飯、約會的機會,羨慕吧……”說到這里李道的幸福與驕傲溢于言表。
采訪中,李道一如既往地嚴格管理著時間,隨時準備奔赴下一個需要他的地方。毫無疑問,記者面前睿智幽默、魅力非凡的李道是寶健不可或缺的精神領袖,這位寶健王國的掌門人帶領著他的隊伍始終依循正道,腳踏實地前行。